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锌原卟啉(ZPP)作为铅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效应筛查指标的意义.方法 对某铅酸蓄电池厂478名铅作业工人(接触组)和112名上岗前工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测定ZPP、血铅(PbB)和血红蛋白(Hb),并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结果 工作场所铅烟、铅尘检测点超标率分别为62.5%和37.5%.接触组工人PbB质量浓度中位数(M)为186.4 μg/L,ZPP浓度M为0.69μ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48.9 μg/L、0.58 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接触组Hb水平[(138.08±15.53) g/L]与对照组[(138.00±14.69) 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用ZPp≥1.57 μmol/L(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上限)作为指标确定进行诊断性驱铅试验的比率高于以PbB≥400μg/L作为指标的比率(P<0.05),21名ZPP≥1.57 μmol/L人员经诊断性驱铅试验后慢性铅中毒和观察对象检出率为38.1%(8/21).结论 ZPP作为早期筛查铅作业人群职业健康损害指标有重要意义,建议将ZPP作为铅作业人群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2.
南方某地16~60岁人群环境铅暴露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南方某地16~60周岁人群环境铅暴露情况,分析影响血铅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以及铅暴露所致的健康损害.方法 随机选取居住于当地>5年,食用当地自产食物的人群,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血、尿、头发、趾/指甲样本中铅浓度.自制调查问卷面询.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412名调查对象血铅水平为(64.1±1.8)μg/L,尿铅、发铅、指(趾)甲铅分别为(11.0±1.7),(11.7±3.4),(12.1±3.4)μg/g.对数变换的尿铅、发铅、甲铅与血铅呈正相关,对应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85,0.317,0.350;居住于D村、饮酒、男性是血铅升高的危险因素;发铅、指(趾)甲铅与失眠、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视力模糊等自觉症状的发生有关.结论 A村铅暴露最严重,男性、饮酒是血铅增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胎儿孕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妇低水平铅暴露对胎儿孕周的影响.方法 采集1 000例健康产妇周围血及与其对应的新生儿脐血进行血铅检测.按所测血铅分为极低血铅组(血铅<0.242μmol/L)、低血铅组(血铅为0.242~0.483 μmol/L)、高血铅组(血铅>0.483 μmol/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妇血铅水平的高低与新生儿脐血铅的高低呈正相关(χ2=229.1,P<0.05).极低血铅组、低血铅组、高血铅组的早产发生率分别为9.40%,14.07%,23.81%.早产儿脐血铅水平高于足月儿(χ2=34.65,P<0.01).产妇血铅越高,胎儿孕龄越短,发生低龄早产儿的概率越大(χ2=4.56,P<0.05).结论 铅对胎儿的毒性没有最低值,低水平铅暴露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环境铅与幼儿体内铅水平及健康危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环境铅与幼儿体内铅水平及对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测定大气、食品、饮水等铅含量以及5 0 1例 3~ 6岁儿童发铅和血铅含量 ,并检查 2 6 4名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计算获得市区幼儿每人每日摄入铅约 5 4 μg ,郊区约 4 5 μg ,市区和郊区幼儿发铅分别是 18 71± 8 8μg/g和 13 97± 8 0 μg/ g:血铅分别是 131 2± 72 1μg/L和 10 8 3± 6 8 1μg/L(1μg/L =0 0 0 4 83μmol/L) ;市区幼儿的发铅和血铅水平显著高于郊区 ,P <0 0 0 1;市区幼儿血铅≥ 10 0 μg/L者占 6 9 8% ,郊区占 4 0 1% ;以血铅 10 0 μg/L划线分组比较幼儿体格发育 ,各年龄段幼儿血铅 <10 0μg/L和≥ 10 0 μg/L组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和血色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成都市环境铅污染严重 ,幼儿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率较高 ,应重视防治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5.
对某蓄电池厂632名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显示, 632名铅作业工人中血铅>600 μg/L者68人(10.76%),血铅400~600 μg/L者201人(31.80%)。男性血铅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心电图、血红蛋白、血常规各项异常率均高于女性(P>0.05);尿常规异常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提示该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职业危害现状较为严峻,应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控制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陕西省一般人群血液和尿液中铬、镉和铅的内暴露水平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201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陕西省5个县(区、市)720名3~79岁人群为监测对象,采集血液和尿液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品中铬、镉和铅的含量。检测结果定量资料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 陕西省一般人群中,血铬和尿铬几何均数分别为0.31μg/L和0.51μg/L,男性尿铬高于女性(〖XC小五号.EPS;P〗=7.276,P<0.05);血镉和尿镉几何均数分别为0.20μg/L和0.19μg/L,男性均高于女性(〖XC小五号.EPS;P〗=14.022、5.698,P<0.05);血铅和尿铅几何均数分别为16.24μg/L和0.47μg/L,男性均高于女性(〖XC小五号.EPS;P〗=50.157、5.173,P<0.05)。城镇地区血铬和血镉几何均数高于乡村地区(〖XC小五号.EPS;P〗=36.815、17.222,P<0.05),乡村地区尿铬和尿铅高于城镇地区(〖XC小五号.EPS;P〗=53.492、15.874,P<0.05)。血镉和血铅,尿镉和尿铅浓度水平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379.871、64.070、365.190、25.470,P<0.05)。结论 陕西省一般人群血液和尿液中铬、镉和铅水平逐渐降低,铅平均水平偏高。铬、镉和铅存在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了解工业区周边居住儿童的血铅蓄积水平,探讨降低血铅的干预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随机整群抽取儿童268名(暴露组)和远离工业区的儿童268名(对照组),比较其血铅水平及异常率,并研究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暴露组血铅水平为(99.96±43.27) μg/L,高于对照组的(49.69±23.97) μg/L,血铅异常率也较高,4~6岁组血铅水平最高,达到(109.71±41.18) μg/L.结论 工业区周边铅污染不容乐观.加强对儿童采取健康教育并联用辅助驱铅治疗等综合干预,是预防工业区周边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某大型铅锌矿企附近儿童铅污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8月7-18日,选择居住在云南省某大型铅锌矿企附近24个村小组的1 380名儿童进行血铅、尿铅测定.结果 血铅中位数为66.0μg/L(1.0~450 μg/L),血铅异常儿童占24.3%,其中高铅血症占18.1%,铅中毒率为6.2%.多因...  相似文献   

9.
佛山市加油站员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佛山市加油站员工血铅水平与铅中毒状况。方法采用伏安溶出方法对247例佛山市加油站员工与500例佛山市无职业性铅接触史的健康人员的血标本进行血铅水平检测;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5个佛山加油站的30个采样点空气样品以及佛山非加油站区域的100个空气样品进行空气铅尘测定。结果受检测的247例加油站员工的血铅平均值为(0.29±0.06)μmol/L,500例无职业性铅接触史的健康人员血铅平均值为(0.23±0.05)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加油站员工高铅血症率为1.2%(3/247),对照组高铅血症率为0.2%(1/500),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个加油站采样点空气中铅尘平均值为(0.0025±0.0006)mg/m3,100个非加油站区域空气中铅尘平均值为(0.0020±0.0006)mg/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佛山市加油站空气中铅、员工血中铅的平均水平均在正常参考值和国家容许标准范围内,证实该市推广无铅汽油,治理铅污染有效。加油站空气中铅和员工血中铅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提示应继续做好环境铅污染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会区铅接触工人血铅和血锌原卟啉(ZPP)水平。方法选择新会区2家蓄电池厂253名铅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用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测定ZPP,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作业车间空气中的铅烟及铅尘的浓度。结果 A蓄电池厂空气中铅烟和铅尘含量不超标,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平均值为223.9 g/L±86.31 g/L,ZPP浓度平均值为1.43 mol/L±0.47 mol/L;B蓄电池厂空气中铅烟和铅尘含量超标率分别为20%和30%,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平均值为323.17 g/L±96.77 g/L,ZPP浓度平均值为1.80 mol/L±0.60 mol/L;两蓄电池厂铅作业人员血铅和ZPP检测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5、14.85,P0.05);两厂男性和女性铅作业工人Pb B浓度与ZPP浓度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970、0.929,P0.01)。结论建议铅作业工厂改进生产工艺,改良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对铅作业工人进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