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介素(intermedin,IMD)是2004年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家族成员。IMD与其同家族成员肾上腺髓质素(AM)类似,通过降钙素受体样受体/受体活化修饰蛋白复合物共同受体(CRLR/RAMPs)发挥效应[1]。AM仅作用于CRLR/RAMP2/3,而IMD无选择性地作用于CRLR/RAMP1/2/3[2],推测IMD具有更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AM在参与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的影响,为阐明CGRP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用CGRP或/和10%FBS处理细胞。噻唑蓝比色法(MTT)观察CGRP对10%FBS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CDK2和Cyclin E的表达。结果:CGRP能抑制10%FB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升高G0/G1期细胞百分比,降低S+G2+M期细胞百分比,抑制细胞内CDK2和Cyclin E表达。结论:CGRP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由G0/G1期进入S期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DK2和Cyclin 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陈哲  于康英  周鸣鸣 《安徽医药》2020,24(5):947-95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 Ⅱ(Ang Ⅱ)是否能够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自噬,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 VSMC为研究对象,设立组别分别为空白组、 Ang Ⅱ组、自噬抑制剂( 3?MA)组、自噬促进剂雷帕霉素( Rap)组、血管紧张素 Ⅱ(AT1)受体抑制剂( ARB)组、 3?MA+Ang Ⅱ组、 Rap+Ang Ⅱ组、 ARB+Ang Ⅱ组,采用四唑盐(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脂化和膜相关蛋白( LC3 Ⅱ)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小体数目的变化。结果实验中空白组吸光度为( 0.159±0.001)Ang Ⅱ组吸光度为( 0.151±0.003),相比空白组,加入 Ang Ⅱ药物对细胞存活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加入 Ang Ⅱ促进 VSMC的 LC3?Ⅱ表达量增多,呈现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表明 Ang Ⅱ促进 VSMC自噬发生。 3?MA对 Ang Ⅱ(10-7 mol/L,24 h)引起的 LC?3Ⅱ表达量增多起到抑制作用, Rap对 AngⅡ(10-7 mol/L,24 h)引起的 LC?3Ⅱ表达量增多起到叠加作用。 ARB对 Ang Ⅱ(10-7 mol/L,24 h)引起的 LC?3Ⅱ表达量增多起到抑制作用,表明自噬是由 Ang Ⅱ通过 ATI受体引起的。结论 Ang Ⅱ通过 AT1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ACE2 siRNA干预SD大鼠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后,探讨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type 1 receptor,ATlR)蛋白表达、ERK1/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1)用脂质体法将含有ACE2基因的质粒DNA及si-ACE2转染到各对应干预组VSMCs;(2)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CE2、AT1R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ERK1/2、p-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对比空白对照组、GFP组、脂质体组,si-ACE2组、AngⅡ组ACE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AT1R蛋白表达和p-ERK1/2、p-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5);(2)分别对比AngⅡ组和AngⅡ+ACE2组,AngⅡ+si-ACE2组和AngⅡ+ACE2+si-ACE2相应的ACE2蛋白表达均降低,而AT1R蛋白表达、p-ERK1/2、p-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均增加(P<0.05)。结论ACE2 siRNA和AngⅡ均能抑制ACE2蛋白的表达,且两者对ACE2起协同抑制作用;ACE2蛋白表达的减少能上调AT1受体蛋白表达,同时提高其下游信号通路ERK1/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内源性中叶素(IMD)与心肌细胞肥大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孵育乳鼠心肌细胞构建心肌肥大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细胞IMD产生和分泌,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IMD及其受体系统降钙素受体样受体/受体活性修饰蛋白(CRLR/RAMPs)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以[3H]-亮氨酸([3H]-Leu)摄入及脑钠素(BNP)基因表达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结果 AngⅡ孵育下调心肌细胞IMD生成、表达,并影响其受体系统的基因表达。反过来,利用IMD抗体及其受体阻断剂阻断内源性IMD的生物学效应可增强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结论内源性IMD及其受体系统参与了心肌肥大的发生、发展,对其生成、表达的干预有可能成为今后防治心肌细胞肥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甲醛后肢致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勿动蛋白-A(Nogo-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大鼠单侧后肢sc给予2%甲醛0.1ml引起炎症反应,第3天用热和压力刺激方法,检测大鼠后爪缩爪潜伏期变化,确定甲醛致炎痛敏模型成功。分别在致炎后第3天和第7天取出大鼠PAG,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AG内Nogo-A、CGRP、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LR)和受体调节蛋白1(RAMP1)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鼠PAG内Nogo-A,CGRP,CLR和RAMP1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甲醛致炎第3天,与正常大鼠比较,压力和热刺激方法测定大鼠缩爪潜伏期均显着缩短(P<0.01),并且致炎痛敏大鼠PAG内Nogo-A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CGRP,CLR和RAMP1mRNA表达显着增加(P<0.01).甲醛致炎第7天,CGRPmRNA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但Nogo-AmRNA表达仍低于正常水平(P<0.01),CLR和RAMP1mRNA表达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结论 甲醛致后肢炎性痛敏大鼠PAG内Nogo-A表达显着下降,CGRP,CLR 和RAMP1mRNA表达升高;并且随炎症的减轻,CGRPmRNA表达逐渐恢复正常。这些变化可能与大鼠PAG涉及炎症反应或痛觉调制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肽Ⅱ(AngⅡ)不同受体亚型(AT1,AT2)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采用改良Boyden小室,对不同浓度AT1拮抗剂坎地沙坦(CV)、AT2拮抗剂PD123319(PD)和酪氨酸激酶(PTKs)抑制剂金雀异黄素作用下AngII诱导产生的VSMC跨膜迁移细胞数进行评价。分对照组、AngII组、AngII+10-10~10-5mol·L-1CV组、AngⅡ+10-9~10-6mol·L-1PD组、AngⅡ+CV+PD组、AngⅡ+金雀异黄素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跨膜迁移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坎地沙坦在10-10~10-5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由AngⅡ介导的VSMC迁移(r=0.95,P<0.05)。PD123319对此无明显的增强或抑制作用。金雀异黄素组VSMC跨膜迁移细胞数低于AngⅡ组,高于对照组。结论:AngⅡ影响VSMC迁移能力的生物学效应由AT1介导;AT2在VSMC迁移过程中不起作用或者不起主要作用。酪氨酸激酶的激活也参与了AngⅡ诱导的VSMC迁移的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AngⅡ干预,RT-PCR测定VSMC Lox-1 m RNA表达,并观察AngⅡ受体1(AT1R)阻断剂氯沙坦和AngⅡ受体2(AT2R)阻断剂PD123319对AngⅡ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 AngⅡ作用于VSMC后,Lox-1 m RNA表达增强(P〈0.001)。氯沙坦阻断AT1R后,Lox-1 m RNA表达显著下降(P〈0.001)。PD123319阻断AT2R后,Lox-1 m 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AngⅡ明显促进VSMC Lox-1 m RNA表达,在此过程中AT1R的介导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杨俭  薛春  胡刚 《药学学报》2005,40(3):208-212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Ang II和AT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 II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和肾脏AT1受体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浆Ang II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后大鼠血浆Ang II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染色发现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肾脏AT1受体表达明显增加,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肾脏AT1受体表达与正常组接近。结论糖尿病大鼠血浆Ang II升高,血管和肾脏AT1受体表达增加,依那普利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浆Ang II水平,下调血管和肾脏AT1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细胞外基质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将载有ACE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al-ACE2)以感染复数为10(MOI=10)感染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96 h);采用CCK-8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ACE2、AT1R及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目的蛋白GFP表达量明显增加,慢病毒ACE2的表达量成时间依赖性增加,并且在96 h时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升高,(1.22±0.06 vs 0.53±0.03和0.53±0.09,P<0.05,n=4);AngⅡ(10-7 mol·L-1)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ACE2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0.53±0.10 vs 0.68±0.03,P<0.05,n=5);AngⅡ(10-7mol·L-1)作用平滑肌细胞12 h后AT1R明显上调,同时ACE2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AT1R的上调(0.34±0.01 vs 0.73±0.07,P<0.05,n=4);ACE2能够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ERK1/2的磷酸化水平(0.43±0.06 vs 0.71±0.08,P<0.05,n=4)。结论 ACE2可以通过下调AT1R和/及ERK1/2的磷酸化水平而抑制平滑肌增殖,提示ACE2的过表达具有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草次酸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体系,采用MTT,放免,免疫组织化学的测定方法.结果:K562细胞抑制率与GA浓度及用药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性.GA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明显上升.K562细胞中检测到AngⅡ 1型受体(AT1R)及2型受体(AT2R)蛋白的表达,但GA对其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A可能通过抑制AngⅡ与AT1R的结合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淡豆豉异黄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及Janus激酶2-细胞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AngⅡ诱导VSMC增殖模型,MTT法检测VSMC增殖活性;RT-PCR法检测Ang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receptor1,AT1R)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JAK2,STAT3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100、200μg·L-1淡豆豉异黄酮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并明显下调AT1R mRNA表达水平;200μg·L-1淡豆豉异黄酮可明显下调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的表达。结论淡豆豉异黄酮可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T1R表达,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利用厄贝沙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干预平滑肌细胞,阐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厄贝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平滑肌细胞后对细胞AT1受体蛋白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厄贝沙坦能显著地抑制AngⅡ诱导的AT1受体蛋白表达(0.208±0.022 vs 0.997±0.131,P<0.01)及下游信号通路中的ERK1/2蛋白磷酸化(0.055±0.007 vs 0.103±0.020,P<0.01)、STAT3蛋白磷酸化(0.162±0.010 vs 0.758±0.054,P<0.01)。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厄贝沙坦抑制AT1R和下游的ERK1/2及STAT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Ang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发挥控制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肾素前体通过非血管紧张素Ⅱ途径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肥大。方法利用3 H同位素标记的胸苷和亮氨酸的结合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肥大。肾素受体siRNA进行受体表达抑制。结果肾素前体处理细胞48h后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内3 H同位素标记的胸苷和亮氨酸含量增高(n=6,P<0.05)。而且,20nmol/L肾素前体处理24h后细胞内3 H同位素标记的亮氨酸显著增高(n=6,P<0.05)。预处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坎地沙坦(100nmol/L)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卡托普利(1mmol/L)对20nmol/L肾素前体诱导的细胞增殖和肥大没有作用,然而对于肾素受体siRNA处理后的细胞肾素前体不能引起细胞的增殖和肥大。结论肾素前体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增殖和肥大效应是肾素受体依赖的,而不是通过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缬沙坦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Ⅰ型(AT1)和Ⅱ型(AT2)、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方法:使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HUVECs),分为对照组、AngⅡ组、缬沙坦组和AngⅡ加缬沙坦组,作用不同时间,检测AT1/AT2的mRNA和蛋白表达、eNOS的蛋白表达和NO的生成。结果:在HUVECs细胞中未检测到AT2的蛋白表达,AngⅡ、缬沙坦均显著抑制细胞中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缬沙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AngⅡ作用36h显著抑制NO的生成而合用缬沙坦可明显逆转该效应。结论:在HUVECs中缬沙坦可通过自身的结合下调AT1,并能逆转AngⅡ长时间作用对NO生成的抑制作用,提示缬沙坦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缬沙坦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I型(AT1)和Ⅱ型(AT2)、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方法使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HUVECs),分为对照组、AngⅡ组、缬沙坦组和AngⅡ加缬沙坦组,作用不同时间,检测AT1AT2的mRNA和蛋白表达、eNOS的蛋白表达和NO的生成。结果在HUVECs细胞中未检测到AT2的蛋白表达,AngⅡ、缬沙坦均显著抑制细胞中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缬沙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AngⅡ作用36h显著抑制NO的生成而合用缬沙坦可明显逆转该效应。结论在HUVECs中缬沙坦可通过自身的结合下调AT1,并能逆转AngⅡ长时间作用对NO生成的抑制作用,提示缬沙坦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缺氧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收缩血管,AngⅡ含量及受体的影响.方法:冲氮气诱导离体豚鼠主动脉缺氧记录加AngⅡ后,主动脉的收缩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AngⅡ含量,并进行受体结合实验.结果:AngⅡ3—3000 nmol L~(-1)加强主动脉收缩.缺氧明显加强AngⅡ的血管收缩作用,缺氧和不缺氧主动脉中AngⅡ含量分别为50±17和44±24(pg/g wet wt,n=10),而受体密度则明显不同,前者为33±5,后者17±3fmol mg~(-1).结论:缺氧加强AngⅡ的血管收缩作用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细胞外基质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将载有ACE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al-ACE2)以感染复数为10(MOI=10)感染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96 h);采用CCK-8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ACE2、AT1R及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目的 蛋白GFP表达量明显增加,慢病毒ACE2的表达量成时间依赖性增加,并且在96 h时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升高,(1.22±0.06 vs 0.53±0.03和0.53±0.09,P<0.05,n=4);AngⅡ(10-7 mol·L-1)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ACE2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0.53±0.10 vs 0.68±0.03,P<0.05,n=5);AngⅡ(10-7 mol·L-1)作用平滑肌细胞12 h后AT1R明显上调,同时ACE2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AT1R的上调(0.34±0.01 vs 0.73±0.07,P<0.05,n=4); ACE2能够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ERK1/2的磷酸化水平 (0.43±0.06 vs 0.71±0.08,P<0.05,n=4).结论 ACE2可以通过下调AT1R和/及ERK1/2 的磷酸化水平而抑制平滑肌增殖,提示ACE2的过表达具有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洛沙坦、PD123319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含有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cDNA的质粒转染入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后,实验组分为血管紧张素Ⅱ处理组(组1)、血管紧张素Ⅱ和洛沙坦处理组(组2)、血管紧张素Ⅱ和PD123319处理组(组3)。检测核增殖抗原表达、细胞数目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变化。结果组2细胞数目为(4.17±0.15)×105个,核增殖抗原平均光密度为0.2026±0.0076,较组3细胞明显减少(P<0.01);而组2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平均光密度为0.0275±0.0021,明显高于组3细胞(0.0169±0.0020)(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能通过其2型受体表现为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拮抗1型受体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这种作用可能与增强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使细胞合成、释放一氧化氮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20.
高山林  王希柱  李小东 《中国药房》2007,18(16):1220-122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Ang Ⅱ1型受体拮抗药缬沙坦(Val)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K-2分别用AngⅡ及Val刺激,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TGFmRNA的表达。结果:Ang Ⅱ使HK-2细胞CTGF的表达增加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2893±0.0233)、(1.4517±0.0353)、(1.6998±0.0969)倍(P<0.01);先用Val刺激后再加入Ang Ⅱ刺激HK-2细胞,其CTGF的表达是空白对照组的(1.2140±0.0832)倍(P>0.05)。结论:Val能够抑制Ang Ⅱ引起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CTGF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