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归纳恙虫病合并肺部及心脏改变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1994年至2007年我院收住的63例恙虫病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肺部及心脏大致正常21例;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11例;支气管及肺部炎症31例。其中7例有少量胸腔积液:心影改变有15例,心电图提示有心肌损害。治疗后复查恢复正常。结论本文例数虽然较少,但可显示肺、胸腔、心脏受累的频数。这与文献报告相符,且第1周也是以肺纹理改变为主,第2周以肺部渗出、心肌损害多见。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233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恙虫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及治疗。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33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恙虫病合并DIC发生率2.58%,比较罕见。结论:恙虫病合并DIC发生率罕见但病情严重;敏感抗生素联合小剂量肝素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儿童恙虫病并发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3例合并心脏损害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观察,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该组患儿临床表现有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等,同时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和心肌酶谱活性持续升高,当病情好转时两者趋向正常。结论儿童恙虫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治疗中应注意保护心脏功能。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改变可作为预测心脏受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恙虫病并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1月-2005年11月住院儿童恙虫病病例资料,并总结多脏器损害为主的38例病例。结果:儿童恙虫病多并发多脏器损害,以呼吸系统占65%。泌尿系统50%,消化系统48%,血液系统32%,循环系统22%,中枢系统12%。同时合并2个脏器损害38例100%,3个脏器8例21%,4个脏器2例5.2%,5个脏器1例2.2%。结论:儿童恙虫病易致多脏器受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易误诊,对疑似病例应详细体检及做外斐试验以明确诊断。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对受损脏器的保护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地区重症恙虫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宿迁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24例确诊为重症恙虫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皮肤焦痂、高热、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临床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全程优质护理。结果 24例重症恙虫病患者,23例体温恢复正常,治愈出院,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结论重症恙虫病常累及多个器官,优质护理对重症恙虫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明显降低重症恙虫病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恙虫病并发多器官损害的护理;方法:观察114例恙虫病患者中23例发生多器官损害的情况;结果:经积极治疗及精心的护理,19例治愈出院,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例因多器官衰竭,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恙虫病未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本组病例中均为发病后6-10余天后才就诊,延误了诊治及护理的时间,多器官衰竭的护理及早期诊断治疗同样重要,可减少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恙虫病患者肾损害及早期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了156例恙虫病患者中。肾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156例恙虫病患者有39例(21.1%)曾被误诊肾综合征出血热、败血症、急性肾炎等。结论恙虫病患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医师对本疾病认识不足、忽视流行病史资料、体格检查不全面、思维局限等是构成恙虫病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细致的体格检查,积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性治疗可以减少早期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65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65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符合日本川崎病诊断标准的6项主要表现者28例,符合5项主要表现者25例,符合4项主要表现者12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8例。全部患者均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其中加用丙种球蛋白45例,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8例;治愈40例,好转2d例.转院1例,无1例死亡。随访22例,随访时间1~8年,19例患者〈1年恢复正常,3例好转仍在随访观察中。结论:大多数川崎病患者症状较典型,可明确诊断。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较好,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北京市67例恙虫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SPSS软件,分析北京市67例恙虫病病例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自2007年报告首次发现外省输入性病例,截至2010年10月,北京市报告的67名恙虫病患者职业主要为农民(73.1%),平均年龄(52.±14)岁,男女性别比1:1,本市感染病例占92.5%,本市病例现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COVID-19合并早期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心脏损害早期识别的指标。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2月20日我院收治的12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等资料,心脏彩超主要收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总体纵向应变(GLS)。分析COVID-19早期心脏损害的发生情况,比较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GLS作为COVID-19合并早期心脏损害表现的可能识别指标,并进一步分析COVID-19早期心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例COVID-19患者包括2例重型、8例普通型和2例轻型,所有患者肌钙蛋白Ⅰ、LVEF均无明显异常。但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及GLS的异常率均为33%,肌酸激酶同工酶与B型钠尿肽的异常率均为8%;COVID-19早期心脏损害可能指标GLS的绝对值与年龄、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存在负相关(r=-0.795,-0.816,-0.917,P < 0.05),与血钾存在正相关性(r=0.73,P < 0.01)。结论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新发改变及GLS在COVID-19患者中存在一定的异常比例,可能作为早期心脏损害识别指标。在肌钙蛋白Ⅰ、LVEF未见异常的COVID-19,通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的是否存在窦速、新发异常改变、GLS的异常,有助于对COVID-19心脏损害的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夜间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房扑、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行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临床症状、睡眠呼...  相似文献   

12.
费县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山东地区恙虫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于1994~1997年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办法,对费县恙虫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年发病率为0.41~1.09‰(1995年属该病的高峰年),发病自然村占总自然村的56.68%(106/187),有13个自然村连续四年均有病例出现,其中以汪沟乡闵寨村病例最多共33例,年发病率为3.45‰。发病高峰在10月中、下旬,以26~35年龄组患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1.3∶1),患者多为农民(占83.76%)。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坐卧史、居住环境潮湿及居住村庄边缘为恙虫病危险因素,此外影响当地恙虫病自然因素还有鼠密度及小盾纤恙螨密度。  相似文献   

13.
胎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超声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产前超声诊断方法及常压氧疗法的疗效。方法应用胎儿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从2250例心律失常胎儿中遴选的29例阵发性SVT进行心率、心律变化的分析,采用常压氧疗法治疗干预并对治疗前后胎儿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9例阵发性sVT胎儿均于检查后行常压氧治疗干预,第1个疗程转律15例,第2个疗程转律12例(含3例转偶发早搏);1例发生频发房性早搏;1例10d后发生持续性SVT。两个疗程常压氧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治疗前后心脏各指标对比明显改善。结论胎儿阵发性室SVT多由频发房性早搏导致,通常不出现心功能异常。常压氧疗法可有效抑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改善胎儿循环功能及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4.
心脑Ⅰ号治疗心功能不全和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中药心脑Ⅰ号治疗心功能不全和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用动态心电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服药前后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心律失常的改变和程度。结果服药30日后①动态心电图分析,24小时平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平均心率均减少(P<0.05或P<0.01),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数明显减少(P<0.01),房性期前收缩与房颤例数无改善。②心脏收缩功能有改善(P<0.05),而舒张功能改善较小。结论心脑Ⅰ号以改善心室收缩功能为主,对室性期前收缩和心率的控制较好,而房性期前收缩与房颤的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与比较2006 — 2018年中国大陆恙虫病高发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空间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比较高发区恙虫病流行特征。结果将12个恙虫病发病重点省份划分为北区、西南区和南区。 2006 — 2018年研究区内共有恙虫病病例146 653例。 北区和西南区恙虫病疫情呈单峰分布,分别集中在10 — 11月和7 — 10月;而南区呈双峰分布,集中在5 — 12月。 北区恙虫病病例数先增长再回落,2010年以后安徽省病例数较多,江苏省发病区(县)数较高。 西南区和南区恙虫病病例数和发病区(县)数均持续增长,其中西南区以云南省恙虫病病例数增长最快,2018年病例数是2006年的28.91倍,南区以广东省恙虫病疫情最为严重,2018年病例数是2006年的17.11倍,累计发病区(县)数高达139个。 恙虫病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特征,北区病例集中在安徽北部、山东中南部、江苏东北部;西南区病例广泛分布于云南省以及四川省的东部和南部;南区则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东部等地区。 各高发区发病数男少女多,发病均以41~50、51~60和61~70岁年龄组居多,其中西南区0~10岁年龄组儿童比例也较高。 各高发区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西南区散居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我国大陆地区不同恙虫病高发区流行特征存在差异,应在不同发病高峰季节对重点人群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恙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33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4.4%,梗死部位以广泛前壁乡见。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多见于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或窦房结功能低下所致,当。心室率>120/分时应给予紧急措施控制心室率.若心房颤动持续不能转复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11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12例有(或无)心悸等主观不适,并有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有心律失常,如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室性期前收缩、或伴有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单盲法观察。在前一周内未用过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开始服用稳心颗粒9 g(1袋),3次/d,连续治疗4周,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不良发应,并有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作前后对照。结果:其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率分别为:房早45.80%,室早49.27%,症状缓解86.50%,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对频发房早、室早的总有效率与口服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的有效率相接近;而对窦性心率几无影响,且在减少早搏的同时能减轻症状,这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合并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总结2010年1月~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17例,年龄60~78岁,平均67.5岁。心律失常类型:窦性心动过速33例、窦性心动过缓16例、ST-T改变71例、室性早搏14例、室上性早搏29例、房性早搏23例、室性早搏合并ST-T改变19例、房性早搏合并ST-T改变12例。分别在无痛胃镜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无痛胃镜检查,术中出现一过性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下降24例,一过性SPO2下降45例,经报告麻醉医师予以及时处理后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全部患者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改变。电话或问卷调查显示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5.4%,80.6%的患者愿意再次接受同样检查。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具有潜在风险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o test the usefulness and reliability of fetal magnetocardiography as a diagnostic or screening tool, both for fetuses with arrhythmias as well as for fetuses with a congenital heart defect. METHODS: We describe 21 women with either a fetal arrhythmia or a congenital heart defect discovered during prenatal evaluation by sonography. Four fetuses showed a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two an atrial flutter, nine ventricular extrasystole, and one a complete irregular heart rate. Five fetuses were suspected to have a congenital heart defect. In all cases magnetocardiograms were recorded. RESULTS: Nine fetuses with extrasystole showed a range of premature atrial contractions, premature junctional beats or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Two fetuses with atrial flutter showed typical flutter waves and four fetuses with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showed an uncoupling of P-wave and QRS complex. One fetus showed a pattern suggestive of a bundle branch block. In three of four fetuses with confirmed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the magnetocardiogram showed abnormalities. CONCLUSION: Fetal magnetocardiography allows an insight into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fetal heart, is accurat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fetal arrhythmias, and shows potential as a tool in defining a population at risk for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