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与琼脂糖电泳两种方法检测ApoB100基因点突变的比较。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poB100基因的26号外显子,BbaⅠ酶切后,分别用常规琼脂糖电泳和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对比检测了43例标本。结果和结论:毛细管电泳的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研究基因突变与高脂血症关系更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双重PCR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前期进行转录组测序的分析结果,挑选8个差异基因作为靶基因,分别使用双重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双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比较三者的验证率。结果双重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的验证率为50%;双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验证率均为100%。结论双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转录组测序结果验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和优化分离不同碱基数目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有效方法。方法:用去离子水溶解硫代脱氧寡核苷酸样品并采用核酸蛋白分析仪定量。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之前超声波和高速离心脱气。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以线性大分子ssDNA 100-R Gel作为分离介质。为得到最佳效果,对毛细管温度、分离电压、进样方式和进样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灵敏度、迁移时间和重现性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毛细管温度25℃,电动进样10kV10s,DAD检测器波长为255nm,18kV恒压分离模式。在此条件下,成功分离了依次相差一个碱基的21种脱氧寡核苷酸[pd(A)40-60]。结论:建立并优化了一种简单快速分离相差单个碱基的脱氧寡核苷酸的毛细管电泳方法。  相似文献   

4.
明淑节  尹继云 《武警医学》1997,8(5):259-260
对50例脑梗死和5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I、ApoB100)、血脂(TC、TG、HDL-C)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其ApoAI和HDL-C无明显低于健康人。而TG、ApoB100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因此,测定血清脂质尤其是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对了解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形成、发展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50例脑梗死和5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I、ApoB100)、血脂(TC、TG、HDL-C)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其ApoAI和HDL-C均明显低于健康人。而TG、ApoB100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因此,测定血清脂质尤其是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对了解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形成、发展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的分析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毛细管电泳的定量分析应用。方法:通过总结毛细管电泳在蛋白质,核酸等生命物质及各种药物,离子方面的分析应用,展望毛细管电泳的广泛前景。结果与结论:毛细管电泳在分析方面具有以往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100份大肠癌组织,用RT-PCR-SSCP检测P53基因CDNA突变;PAb1801单抗免疫组化检测P53基因蛋白搞表达并对大肠癌术对后病人作5年生存随访,比较上述2结果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100例大肠癌中,RT-PCR-SSCP显示51例大肠癌P53基因CDNA突变,PAb1801阳性率62%,P53基因CDNA突变和P53基因蛋白高表达与Dukes分期无关,P53基因CDNA突变与P53基因  相似文献   

8.
孟慧 《人民军医》2004,47(6):323-325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CE)测定法检测血清中左旋多巴含量,为帕金森病人在左旋多巴治疗期间的血药浓度监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75μm石英熔融毛细管总长75cm(有效长度50cm),缓冲液为20mmol/L硼砂,紫外检测波长280nm,压力进样,电压10kV,温度25℃。结果:测定左旋多巴浓度在5~160m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8,平均加样回收率97.59/5~100.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左旋多巴临床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细胞SELEX方法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建立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细胞指数式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SELEX)技术,实现快速、高效和微量筛选。方法:以表达有绿色荧光蛋白的HepG2细胞作为靶细胞,FITC标记的DNA文库作为初始文库,采用带有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毛细管电泳(CE)进行检测分离,收集制备次级文库。同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了一轮细胞筛选,以进行比较。结果及结论:流式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方法相比,引入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后经过一轮筛选,特异配基即获得了较好的富集。这表明基于毛细管电泳的细胞SELEX方法获得了初步建立,为实现肿瘤细胞的快速微量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集209头牛血样,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垂直板电泳检测分析Hb(血红蛋白)194头份及血清运铁蛋白(Tf)109头份的多态性状。分析结果获得肉用和兼用型纯种牛及杂种牛的Hb及Tf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Hb位点受A、B二个等显性基因控制,表现为AA、AB和BB三种基因型,Tf位点受A、D、E三个等显性基因控制,表现为AA、DD、EE三种纯合型和AD、AE、DE三种杂合型,Hb^A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者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第11、12外显子点突变.方法 应用PCR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结合基因序列测定方法进行筛查和鉴定.结果 在37例PKU患者共74条染色体中,检出基因突变5种,其中第11外显子2种,即无义突变Y356X和剪接位点突变V399V,突变发生率分别为5.4%和5.4%,外显子11的等位基因频率是10.8%;第12外显子3种,全部为错义突变,分别是R413P、R408W及A434D,其突变发生率为4.1%、1.4%和1.4%,外显子12的等位基因频率占6.8%.上述突变中,R413P以日本人最为常见,Y356X和V399V多集中于我国北方地区,而R408W则是欧美及拉美等国最多见的基因突变.结论 新疆地区是中国与亚欧地区之间一个较为特殊的PAH突变基因分布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2.
Y chromosome polymorphisms and haplotypes in West Saxony (German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order to apply a set of useful and high polymorphic Y-STRs in paternity testing, we performed a population genetic study from Saxony. The allele distributions of the systems DYS19, DYS385, DYS389I/II and DYS390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ample of 250 unrelated males from the area of Leipzig. PCR products were detected using nativ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s well as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GenScan Software on the ABI Prism 310 DNA sequencer. Haplotype frequency data of 164 different types were obtained which show that these four systems are very useful for special cases of paternity and forensic stain analysis. In addition several confirmed father-son pair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paternity cases of the institute. One mutation was found in the system DYS390 and sequencing data are presented. Received:22 December 1997 /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6 January 199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感染与脂类代谢的关系及特点。方法:采用免疫沉淀法,以羊抗人载脂蛋白B(Apo-B)抗血清沉淀HCV抗体阳性者血清Apo-B,再以PCR技术进行扩增检测Apo-B中HCV-RNA,并设多组阴性对照。结果:实验组15例HCV抗体阳性者血清Apo-B中,14例有HCV-RNA表达,且载量较高,而对照组26例血清及其Apo-B中却没有HCV-RNA表达。结论:HCV抗体阳性者血清Apo-B中检出HCV-RNA,进一步证实了HCV感染与脂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从血液中早期检出伤寒沙门氏菌病原体的方法。方法:选择沙门氏菌属中的invA invE,采用PCR扩增-反相杂交法及电泳法同时对血培养物中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对比检测。结果:电泳法6h检出8份,检出率80%。8h、10h可将10份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反相杂交法4h有3份阳性,阳性率为30%,6h有9份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0%,8h、10h可将10份全部检出,阳性率为100%。临床标本中电泳法12/16阳性,阳性率75%,PCR-反相杂交法阳性14/16,阳性率87.5%。结论:反相杂交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对伤寒的早期快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10例儿童进行性脊肌萎缩症(SMA)患者进行分子诊断.方法 提取10例SMA患者和其19例家系成员(患者的父母)以及2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的基因组DNA.常规PCR扩增SMN基因第7外显子(E7),PCR产物经Dra I酶切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同时行特异性PCR扩增SMN1和SMN2的E7.结果 常规PCR中,所有10例SMA患者的SMN1 PCR产物(189bp)全部被Dra I切割,所有39例对照组成员(包括19例家系成员和2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的SMN1 PCR产物仅有部分可被Dra I切割.在位点特异性PCR中,所有10例SMA患者只有SMN2的E7扩增,所有39例对照组成员既有SMN1、也有SMN2的E7扩增产物.结论 所有10例SMA患者可见SMN1纯合性缺失.所有39例对照组成员未见SMN1纯合性缺失.本研究采用PCR-RFLP和位点特异性PCR相结合,相互佐证,形成一套特有的分子诊断方法,确保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α粒子诱发BEP2D细胞转化过程中p53基因的改变。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结果 分析发现在细胞转化过程中,p53基因发生重要改变,照射后早期传代细胞中,p53外显子7就发生碱基突变,经酶切分析为249密码子的改变,外显子5/6在照后20代细胞内开始丢失,并经Southern杂交证实,以上改变均在转化过程中持续存在;而外显子8/9未见变化。结论p53基因外显子5、6、7是α粒子对DNA损伤的重要靶位点,在α粒子诱发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国产基因芯片检测HBV—P基因突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选择14例服用拉米夫定48周时HBV—DNA定量检测仍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标本,用HBV基因突变检测基因芯片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聚合酶基因,观察发生YMDD变异的情况。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上述血清标本中编码HBV—DNA聚合酶的P基因片段并直接测序,以对比检查P基因发生YMDD变异的情况。结果:14例患者血清标本用基因芯片均检出HBV—DNA,9例为野生株,5例发生YMDD变异,其中3例为M552I(YIDD)变异,2例为M552V(YVDD)变异,同时均伴有L528M变异。与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结果完全相同。结论:国产HBV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快速、简便等优点,可以替代繁琐的DNA序列测定和分析,可作为临床监测HBV—DNA变异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丁维  ;朱宏建 《武警医学》2014,(7):724-727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2, MEN2)的诊断和预测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已诊断首发症状为嗜铬细胞瘤的一个家族内两姐妹患者进行RET(外显子10~16)、VHL(外显子1~3)、SDHD(外显子1~4)、SDHB(外显子1~8)及SDHC(外显子1~6)基因测序。发现两患者均有RET基因634号核酸发生突变,并对其家族其他成员的RET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其家族内共有5例患者均有RET基因634号突变( TGC突变为CGC),导致其氨基酸编码由半胱氨酸变为精氨酸。其中2例先为临床诊断然后基因诊断,1例先由基因诊断然后临床诊断,2例(均为儿童,分别为6岁及7岁)为基因诊断,目前尚未发病。其中3例行腹腔镜双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理确诊为双侧嗜铬细胞瘤;1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结论对于多发性内分泌多发肿瘤2A型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行基因检查不仅可以作为确诊手段,更可以作为无症状者的预测诊断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瘢痕组织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16第2外显子(exon2)有无缺失及突变.方法:取临床深Ⅱ度烧伤愈后瘢痕标本,取材时间:愈后4、8、18、32个月增生性瘢痕组织,愈后32个月稳定瘢痕、瘢痕疙瘩,每组5例,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R)分析方法,动态观察p16 exon2有无缺失及突变发生.结果:PCR结果显示,基因组中p16 exon2无缺失发生,SSCP分析显示各种瘢痕组织中p16 exon2无突变发生.结论:在烧伤愈后不同瘢痕组织中,抑癌基因p16 exon2未发现缺失及突变存在,不同瘢痕组织间无差异,肿瘤中多见的p16 exon2在基因组水平上缺失及突变不是导致瘢痕过度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辐射剂量与平滑肌细胞HPRT基因变异的关系,提供放射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基础实验依据.方法不同剂量的放射性核素188Re内辐射平滑肌细胞后,应用6-TG筛选分离HPRT变异细胞,采用PCR-SSCP技术进行HPRT基因7/8外显子的变异分析.结果辐射后平滑肌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为(5.5~13)×10-6;91株HPRT突变细胞克隆中,14.3%呈现7/8外显子缺失,16.5%呈现点突变,7/8外显子总变异率为30.8%;辐射剂量与HPRT基因突变率、第7/8外显子的总变异率及外显子缺失率呈正相关.结论辐射所致DNA分子的损伤,包括基因片段的缺失、断裂及点突变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