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CT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52例腮腺肿瘤患者CT表现。结果肿瘤按CT表现分三类:52例患者中,Ⅰ类30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清楚,除1例腺淋巴瘤外,29例均为良性混合瘤:Ⅱ类15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欠均,边界较清或模糊,其中7例良性混合瘤,2例恶性混合瘤,3例腺淋巴瘤,2例血管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Ⅲ类7例,形态不规则,边缘无法确定,其中恶性混合瘤2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囊腺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腺泡细胞癌1例。结论CT对腮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较为准确,特别是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成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440-1441
目的:探讨泪腺良性混合瘤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泪腺良性混合瘤的CT特点.结果:20例中,均起源于泪腺眶部,肿瘤呈椭圆形14例,圆形5例,不规则形1例;边缘光滑18例,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或结节状2例.CT表现为肿块与脑组织密度相似,大多数密度均匀.眶壁骨质受压、凹陷或缺损18例,骨质增生硬化2例.增强后肿瘤呈中度至明显密度相似,大多数强化均匀.结论:泪腺良性混合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多层螺旋CT后处理软件综合分析,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为手术及避免复发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鉴别要点.方法 收集2007-2011年经CT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腮腺腺淋巴瘤和30例多形性腺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增强表现等.结果 25例腮腺腺淋巴瘤肿瘤个数35个,3例双侧单发,1例双侧多发,2例一侧多发,19例一侧单发,23例边界清楚、包膜完整,2例边界不清,21例位于腮腺后下象限(浅叶后下部),32个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增强扫描早期病变实性部分及实性病灶明显强化,15例病人延时扫描14例病灶CT值减退,25个病灶内或边缘可见小血管进入或包绕,20个病灶密度均匀,15个病灶密度不均,内见裂隙样低密度影;30例多形性腺瘤均为单侧单发,19例位于腮腺浅叶,11例位于腮腺深叶,边界清楚、包膜完整25例,9例呈分叶状,18例密度均匀,12例不均匀,内见囊状低密度影,病变呈轻中度强化,18例病人延时扫描16例病灶延时强化.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在CT特征方面有各自的特点,根据它们的影像特征并与临床特点相结合,可以帮助鉴别这两种腮腺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GIST.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GIST肿块直径2-4.5cm,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强化均匀,CT值增加10~35Hu;恶性GIST肿块直径5-12cm,6例病灶呈类圆形,3例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中7例可见坏死区,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CT值增加45~80Hu。结论:螺旋CT是GIST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密度及强化特点,有分叶或坏死征象提示为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T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腮腺病变的CT表现.结果 良性肿瘤典型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清楚锐利,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可均匀或环形强化;局限炎性可形成肿块类似良性肿瘤,弥漫性炎症表现为腮腺普遍肿大、密度增高,炎症累及邻近组织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程度的侵袭性,多呈分叶状、不规则或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结论 CT扫描对区分腮腺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49例,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32例中,皮质腺瘤11例,肿瘤直径为1.0~4、0cm,有包膜,密度均匀但较低,强化较轻。皮质腺癌3例,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匀、环状强化的肿块。嗜铬细胞瘤8例,单侧,良性,瘤体大,平扫不均匀,实质强化明显,低密度区无强化。肾上腺囊肿2例,表现为边缘光滑、均质水样的囊性占位,增强无明显强化;髓质脂肪瘤2例,低密度的脂肪密度区是其特征性CT表现。转移瘤5例,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较明显。畸胎瘤1例,CT可见脂肪密度和钙化。结论CT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高,在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6年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20例,总结其CT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资料,进一步提高多层螺旋CT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20例患者共发现26个病灶,其中19例为单侧、单发病灶,一例为单侧多发病灶,5例病灶有浅分叶,15例密度较均匀,5例密度不均匀伴有囊变;平扫最高密度为41.6HU,最低密度为26.7HU,平均36.1HU;增强扫描观察8例病灶呈较均匀强化,12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在CT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对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MSCT均表现为边缘清楚的肿块,其中圆形、卵圆形18例,分叶状7例,密度高于腮腺,较均匀16例,不均匀9例。增强后均表现为渐进性强化,其中16例表现为均匀强化,9例表现为环形强化。结论:边缘清楚,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增强后渐进性强化是腮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23例炎症,18例肿瘤)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腮腺炎及腮腺肿瘤的CT征象.结果:炎症多为双侧性(17例),肿瘤单侧多见(18例),弥漫性炎症密度均匀,恶性肿瘤密度不均匀;边缘清楚者30例,边缘模糊者11例,增强后炎症轻度均匀强化,混合瘤中度以上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不均匀强化并伴有邻近组织的侵犯和骨质破坏.结论:CT检查能够对大多数的腮腺炎症及肿瘤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能准确定位,病灶边界模糊不清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征象,但对于良性肿瘤和炎性病变的鉴别有限度.  相似文献   

10.
戴凯峰  黄永础 《中外医疗》2012,31(34):170-170
目的探讨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对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病人进行腮腺区的CT平扫及增强检查,总结其术前CT表现。结果 22例腮腺混合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形态较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密度高于腮腺组织,3例可见小囊变区或钙化灶,23例肿块均匀强化,2例环形强化。结论 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腮腺炎与腮腺肿瘤的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CT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1例 (2 3例炎症 ,18例肿瘤 )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腮腺炎及腮腺肿瘤的 CT征象。结果 :炎症多为双侧性 (17例 ) ,肿瘤单侧多见 (18例 ) ,弥漫性炎症密度均匀 ,恶性肿瘤密度不均匀 ;边缘清楚者 30例 ,边缘模糊者 11例 ,增强后炎症轻度均匀强化 ,混合瘤中度以上均匀强化 ,恶性肿瘤不均匀强化并伴有邻近组织的侵犯和骨质破坏。结论 :CT检查能够对大多数的腮腺炎症及肿瘤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能准确定位 ,病灶边界模糊不清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征象 ,但对于良性肿瘤和炎性病变的鉴别有限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评价其诊断意义。23例行胸部CT平扫,其中18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不典型肺炎性假瘤主要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病灶分布于肺的外围,3例伴邻近胸膜增厚、粘连。病灶呈圆形12例,椭圆形3例,不规则形8例。19例边缘清晰,4例边缘较模糊。边缘呈深分叶状4例,呈锯齿状7例,边缘毛糙9例,出现长毛刺6例。病灶密度较均匀19例,密度不匀匀4例,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14例见轻至中度持续强化,4例显示周边部强化,4例可见强化的血管穿行于病灶内。结论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综合分析各种征象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3D重建技术图像中,胃肠道间质瘤(GIST)CT表现及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9例,男5例,女4例,年龄30~68岁,对MDCT双期扫描图像行3D重建,特别是曲面重建,着重观察GIST分布,与胃壁关系.结果:CT表现:良性2例,GIST肿块直径2~4.5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强化均匀,CT值增加10~35 HU;恶性7例,GIST肿块直径5~12cm,4例病灶呈类圆形,3例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中2例可见坏死区,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CT值增加45~80HU.结论:多排螺旋CT3D重建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肿块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密度及强化特点,显著提高对GIS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手术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及钡餐造影的影像表现,以提高胃肠钡餐造影及CT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GIST影像检查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胃15例,小肠2例,结肠1例.8例行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7例病灶呈圆形、卵圆形,界限清晰,边界光滑,1例呈分叶状,瘤体周围黏膜呈推移改变,管壁无僵硬.18例行CT检查,16例 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例呈不规则分叶状,其中13例密度不均匀,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液化;5例密度均匀,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恶性15例,肿块直径多大于5 cm,边界不清楚,2例出现肝脏转移灶;,交界性1例,良性2例,肿块直径小于5 cm,边界清楚,均匀强化.结论 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及CT检查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免疫组化证实的23例胃肠道间质瘤CT平扫和增强表现,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肿瘤多单发。2例发生在食道、9例发生在胃、1例位于十二指肠、3例位于小肠、1例位于结肠、7N位于胃肠道外。CT平扫表现为腔内、外或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6例为良性,瘤体直径〈3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CT值增加10-35HU;5例为低度恶性,瘤体直径2.5~6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多均匀、中等强化,增强后CT值增加25~55HU;12例为恶性,瘤体较大为4.5~20em,呈分叶状、内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密度明显不均匀,CT值增加45~80HU,可见转移灶。对CT征象(肿块位置、大小、形状、密度、强化程度)与病灶良、恶性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x2值分别为8.74、17.66、22.77、18.5、26.45,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清楚地显示肿块数量、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密度及强化特点,显著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手术及治疗有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的多层CT(MSCT)征象,探讨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胃肠间质瘤的三期MSCT征象。结幂肿瘤发生于胃11例,空肠4例,回肠3例,肠系膜2例,食道1例。21例中,艮性3例,交界性4例,恶性14例。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均匀实性者4例,不均匀实性者9例,囊实性混合者8例,有1例钙化灶。良性胃肠间质瘤体积较小,密度均匀,肿瘤坏死及囊变少见,病灶边缘光整。恶性度较高的胃肠间质瘤CT表现为:肿块相对较大,密度不均,肿瘤中央坏死及囊变多见:肿瘤边缘多不光整,可呈分叶状。增强扫描表现为肿块实性部份动脉期、门脉期明显强化,平衡期强化无减退。转移病灶与原发灶的CT表现相似。结论MSCT三期检查能够反映肿瘤强化特点,CT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肾上腺肿瘤螺旋CT表现,探讨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征象。结果 20例肾上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如腺瘤、髓性脂肪瘤、囊肿、结核瘤体较小,密度较低且均匀,边界光整;嗜铬细胞瘤、畸胎瘤肿块较大,密度略高且不均匀,边缘可不光整,可见分叶,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恶性肿瘤如皮质腺癌、脂肪肉瘤、转移瘤肿块大,密度不均匀,多呈分叶状,增强中等或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准确,在定性诊断上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肾上腺肿瘤螺旋CT表现及特征,评价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征象。结果59例肾上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如腺瘤、髓性脂肪瘤、囊肿瘤体较小,密度较低且均匀,边界光整;嗜铬细胞瘤、畸胎瘤、黄色纤维瘤肿块较大,密度略高且不均匀,边缘可不光整,可见分叶,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恶性肿瘤如皮质腺癌、脂肪肉瘤、转移瘤肿块大,密度不均匀,多呈分叶状,增强中等或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高,在定性诊断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块直径4cm,类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强化均匀,CT值增加35Hu;恶性肿块直径5~12cm,7例呈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坏死区,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CT值增加45~80Hu。结论:螺旋CT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密度及强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35例腮腺良性或恶性肿瘤影像学资料,分析不同性质肿瘤的CT平扫及增强特征。结果26例良性肿瘤CT诊断正确率为84.6%,9例恶性肿瘤CT诊断正确率为88.9%。腮腺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缘清晰,以腮腺浅叶多见,增强后良性多形性腺瘤为缓慢持续强化,腺淋巴瘤为早期强化、快速流出,基底细胞瘤为早期持续强化,且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及淋巴结。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常累及深叶或深、浅两叶,增强后呈延迟持续强化,常侵犯周围组织及淋巴结。结论 CT 扫描可在头颈外科术前辅助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在肿瘤位置、形态、累及周围组织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