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运用祛瘀定痛、解毒化浊、消癥散结法自拟祛瘀解毒消癥汤(由红藤、白花蛇舌草、生黄芪、生薏仁、瓦楞子、荔枝核、山慈菇、血竭、制乳香制没药、土鳖虫、蜈蚣、藿香、炙甘草等组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结果对本病之痛经和癥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1%和87.5%。结论该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祛瘀解毒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运用祛瘀定痛、解毒化浊、消癥散结法自拟祛瘀解毒消癥汤(由红藤、白花蛇舌草、生黄芪、生薏仁、瓦楞子、荔枝核、山慈菇、血竭、制乳香制没药、土鳖虫、蜈蚣、藿香、炙甘草等组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结果 对本病之痛经和癥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1%和87.5%.结论 该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解毒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解毒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5例,单独的化瘀汤比较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74.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解毒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优于单纯化瘀中药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肾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综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肾虚血瘀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温肾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综合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理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温肾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症,与对照组相比,其临床疗效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温肾消瘕汤联合米非司酮综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局部体征,降低CA125水平,缩小盆腔包块,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EMT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3例用消瘢汤内服及中药外敷,对照组40例用三苯氧胺内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3%、对照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Х^2=4.61,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祛瘀解毒消症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峰  董鹂芸  王青 《陕西中医》2009,30(3):260-261
目的:观察祛瘀、清热、化湿、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瘀解毒消症汤(由红藤、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生黄芪、瓦楞子、荔枝核、山慈菇、藿香、蜈蚣、血竭、土鳖虫、制乳香、制没药、炙甘草等组成),治疗本病45例,并与文献报道的罗氏内异方(对照1组43例)和祛瘀解毒汤(对照2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试验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74.42%、77.5%,P<0.01,有较显著的差异。结论:该方有祛瘀通络、解毒化浊、消症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方法:14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消异汤治疗96例;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48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9%,对照组为79.5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化瘀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方法:48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采用自拟补肾化瘀汤内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3.8%。结论:自拟补肾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是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病,针对临床多见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中药异位1号活血化瘀,消瘢散结,调经止痛治疗,治疗30例,总有效率93.33%。  相似文献   

10.
孙永忠 《河北中医》2003,25(2):89-90
目的:观察消症舒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消症舒痛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口服桂枝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28.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症舒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破瘀消瘢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破瘀消瘢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门诊患者118例,用中药消结汤、消结安治疗。另一组为住院患者130例,在消结汤、消结安基础上加用针灸、穴位注射、中药保留灌肠、宫腔注药、后穹窿上药、中药外敷等综合治疗。结果:单纯中药治疗组痊愈37例,有效率91.53%;综合治疗组痊愈47例,有效率97.69%。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结论:破瘀消瘢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消除异位病灶、控制病灶扩大、减轻疼痛、提高受孕率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祛瘀解毒法治疗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祛瘀解毒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方法临床研究: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用祛瘀解毒方治疗)和对照组(为丹那唑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症状、体征、妊娠率及白细胞介素-1(IL-1)、IL-6及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变化。实验研究:60只大鼠分为治疗组(用祛瘀解毒方)、对照组(用丹那唑)与空白组,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观察异位内膜腺上皮、在位内膜腺上皮及子宫肌层组织学评分。结果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后痛经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0±1.85和3.47±2.03;月经不调积分分别为1.67±2.04和3.73±1.72(P〈0.05),两组妊娠率分别为63.2%和23.5%(P〈0.05)。中药与丹那唑治疗后均显著降低IL-1、IL-6含量和EMAb的阳性率。实验研究表明中药与丹那唑均可增加异位内膜腺上皮、在位内膜腺上皮及子宫肌层组织学评分,说明可促进异位病灶细胞的Bax的表达;但中药对在位内膜及肌层组织无此作用。结论祛瘀解毒法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蕴毒症候,其作用机理与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促进异位病灶细胞凋亡有关。提示祛瘀解毒方是治疗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3.
张晓峰  张明亮 《陕西中医》2013,(12):1676-1678
目的:观察自拟方祛瘀解毒消癥汤(由血竭、制乳香、制没药、红藤、白花蛇舌草、虫、蜈蚣、薏苡仁、生黄芪、荔枝核、山慈菇、藿香、炙甘草等组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模型大鼠腹腔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EMT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在造模成功的大鼠中随机选出40只,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祛瘀解毒消癥汤高、中、低剂量组和丹莪妇康煎膏阳性对照组。分组后进行药物干预,连续给药4周,选择动情期分批处死,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腹腔液IL-6、IL-8含量。结果:肉眼观察:祛瘀解毒消癥汤各剂量组药物干预后,囊泡样的异位内膜较模型组明显缩小,与周围组织粘连的程度有所减轻。IL-6、IL-8含量的检测:①空白组大鼠腹腔液中其含量的低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祛瘀解毒消癥汤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③祛瘀解毒消癥汤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祛瘀解毒消癥汤能明显抑制EMT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生长及炎症反应,减轻异位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粘连。②祛瘀解毒消癥汤通过降低EMT模型大鼠腹腔液中IL-6、IL-8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抑制了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阻止了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病理发展,这可能是祛瘀解毒消癥汤临床取得疗效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补肾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补肾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将 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2例口服补肾消异汤 ,对照组 38例口服丹那唑 ,观察比较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 % ,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果 补肾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用桂枝茯苓胶囊、自拟中药祛异消症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34例,并与西药米非司酮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观察,总有效率:治疗组91.2%,对照组87.5%,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16.1%,受孕率63.6%,对照组复发率46.4%受孕率31.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桂枝茯苓胶囊、自拟中药祛异消症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拟异位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剑南 《四川中医》2006,24(7):72-7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消散结、祛瘀生新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自拟异位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煎汤口服,每月10~15剂,3个月为1疗程。结果:48例经1~2疗程治疗后,治愈6例,显效20例,缓解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结论:异位逐瘀汤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7.
消结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玲 《四川中医》2008,26(2):76-7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对6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消结汤内服外用.结果:治愈30例,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结论:采用消结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温阳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雨波 《四川中医》2007,25(5):79-80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自拟温阳化瘀消异汤治疗内膜异位症63例,并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痊愈38例,占60.3%;显效13例,占20.7%;有效8例,占12.7%;总有效率93.6%。结论:温阳化瘀法治疗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活血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6例,采用自拟消瘀止痛汤治疗,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痊愈26例,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8%。  相似文献   

20.
祛瘀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挺托  赵娟 《陕西中医》2011,32(7):774-775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内服祛瘀解毒汤(桃仁、红花、川芎等)治疗,治疗1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统计疗效,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3个疗程。结果:在改善痛经症状及消除盆腔病灶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祛瘀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改善痛经症状及消除盆腔病灶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