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昏迷刺激疗法在持续植物状态促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昏迷刺激疗法(comas timulation programs,CSP)对脑损伤形成的持续植物状态患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康复内容。昏迷刺激疗法的基本原理、治疗原则、刺激技术和现代临床研究进展,提示了该疗法的方便,及有效性。特别在当前医学对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CSP应该被重视。  相似文献   

2.
PVS病人的刺激性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临床抢救、治疗护理,即使度过危险期后仍然持续昏迷,意识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终身昏迷不醒,临床上称为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ate PVS)。对PVS病人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的疗效与机制,同时探索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66例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高压氧组,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和联合应用正中神经电刺激及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同时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患者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6个月时应用格拉斯哥(GOS)结果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GOS评定结果:正中神经电刺激组:恢复良好1例,中残7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1例,死亡1例。高压氧组:恢复良好1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11例,死亡2例。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恢复良好3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8例,死亡1例。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中神经电刺激组及正中神经电剌激+高压氧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56.7±13.1)cm/s和(58.2±13.8)cm/s,较高压氧组的(48.6±12.2)cm/s明显加快(P<0.05)。正中神经电剌激+高压氧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28.4±5.3)cm/s,较高压氧组的(25.1±4.9)cm/s明显加快(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的机制主要是加快脑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的疗效与机制,同时探索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66例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高压氧组,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和联合应用正中神经电刺激及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同时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患者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6个月时应用格拉斯哥(GOS)结果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GOS评定结果:正中神经电刺激组:恢复良好1例,中残7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1例,死亡1例。高压氧组:恢复良好1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11例,死亡2例。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恢复良好3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8例,死亡1例。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正中神经电刺激组及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56.7&;#177;13.1)cm/s和(58.2&;#177;13.8)cm/s,较高压氧组的(48.6&;#177;12.2)cm/s明显加快(P&;lt;0.05)。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28.4&;#177;5.3)cm/s,较高压氧组的(25.1&;#177;4.9)cm/s明显加快(P&;lt;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的机制主要是加快脑血流速度。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有较好的促醒作用,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在无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以替代高压氧治疗PVS,而更利于PVS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发现,脊髓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变患者神经递质的含量和脑血流量,已作为治疗意识持续恶化的最新方法,逐步在国内外应用.美国神经外科协会(AANS)调查表明,此法可很好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费用[1].我院于2011年9月10日对一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患者实施了高颈段脊髓刺激促醒手术,经多学科联合及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顺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总结55例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的术后护理,通过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术后昏迷恢复量表平均分数较术前提高3分,最高的提高5分,认为围术期护理对提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超早期面体针疗法结合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面体针疗法结合电刺激治疗。采用格拉斯预后评分量表(GCS)、西方神经感觉刺激参数量表(WNSSP)以及卡氏评分对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感觉刺激、功能状态、血浆脑损伤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干预2周后,观察组GCS、WNSSP、卡氏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浆人S100B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面体针疗法结合电刺激能够改善重型颅脑的昏迷程度,提高脑血流灌量,降低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复苏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28例采用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治疗组,以同期入院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脑损伤类型、手术与否等方面基本相同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组成1:1配对.对照组患者除不接受右正中神经刺激治疗外,其他控制颅内压、防止并发症及一般性康复治疗与治疗组相同.观察治疗4周后两组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图(EEG)评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评分等主、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意识障碍恢复情况随治疗前GCS评分升高呈逐渐好转趋势,GCS 5~6分者中治疗组治疗后DRS(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2±4.31比8.25±3.37),EEG评分(分)和ABR评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EG评分:9.18±2.87比7.25±2.04,ABR评分:3.33±0.54比2.71±0·63,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后GCS(分)明显升高(2周:9.03±2.74比7.12±2.13,3周:10.43±3.01比8.22±2.67,4周:10.85±2.35比9.46±3.23,均P<0.05),DRS(分)明显降低(2周:10.45±6.73比13.76±4.87,3周:6.77±4.32比11.57±4.85,4周:5.58±3.91比7.84±2.64,均P<0.05),EEG评分(分)和ABR评分(分)明显升高(EEG评分2周:5.31±2.11比3.43±1.81,3周:8.51±2.39比5.67±1.93,4周:9.47±3.59比7.71±1.64 ABR评分2周:2.23±0.79比1.44±0.51,3周:3.11±0.62比2.34±0.79,4周:3.43±0.81比2.88±0.59,均P<0.05).结论 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促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中的康复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对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3 5例帕金森病 (PD)患者予以低频rTMS治疗 ,以 60 %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 ,每侧刺激 3 0次 ,频率 0 .5Hz,每日 1序列 ,连续治疗共 7次为 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WPDEF评分、汉密尔顿抑郁分级量表 (HAMD)及中枢静止期 (CSP)等指标变化 ,评估rTMS在PD康复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低频rTMS治疗后WPDEF评分减少 (P <0 .0 1)。TMS CSP延长 ,HAMD降低 (P <0 .0 5)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为 86%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低频rTMS治疗在减轻PD主要临床症状的同时也能改善其伴随的抑郁状态 ,适用于PD的康复辅助治疗 ;其作用机理为低频rTMS可能增强皮质内抑制而延长CSP ,促进多巴胺的释放 ,以及改善PD伴随的抑郁心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脑仿生电刺激及其序贯治疗脑外伤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的脑外伤PVS患者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并随机分为3组:rTMS组(24例),予高频rT-MS治疗;脑仿生电组(23例),予脑仿生电治疗;rTMS与脑仿生电联合组(简称联合组,26例),先高频rT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