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与瘢痕期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69例作为A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瘢痕期患者64例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以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片+枸橼酸铋钾胶囊四联根治幽门螺杆菌(Hp)。结果 A组共检出Hp阴性64例(92.75%),Hp阳性5例(7.25%);而B组结束治疗后检出Hp阴性51例(79.69%),阳性13例(20.31%)。两组根治率及Hp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效果理想,而瘢痕期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20mg3周。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3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情况和Hp根除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Hp根除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91.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是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温胃舒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溃疡愈合质量作用。方法140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伴有(或不伴有)H.pylori(Hp)感染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给予埃索美拉唑+温胃舒胶囊,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安慰剂(模拟温胃舒胶囊),对Hp阳性者,均另给予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程为4周,胃溃疡为6周后复查。内镜复查观察溃疡的愈合率、Hp转阴率、愈合S2期的获得率。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病例溃疡愈合和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溃疡愈合S2期获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温胃舒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有效率高、安全、实用的方案,温胃舒胶囊在提高溃疡愈合质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Hp)阳性并消化道出血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88例(治疗组)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另152例(对照组)用法莫替丁和阿莫西林治疗,比较这两种抑酸剂和阿莫西林配伍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结果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控制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愈合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6.8%,Hp根除率为97.9%;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71.7%,Hp根除率为79.6%。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现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显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奥美拉唑加两种抗生素1周三联治疗。治疗组:口服奥关拉唑(20mg/次)+克拉霉素(500mg/次)+阿莫西林1000mg/次);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甲硝唑片(400mg/次)+阿莫西林(1000mg/次),均为2次/d,疗程为1周,一月后进行Hp检测。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0.7%,对照组Hp根除率86.0%,两组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为16.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方案均能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和根除Hp,但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相对较高,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由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d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87例随机分组,治疗组(44例)方案为前5d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d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43例)三联疗法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7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5.45%,对照组Hp根除率7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之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即标准三联组、序贯治疗组和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组,每组50例.标准三联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序贯治疗组前5d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d加用左氧氟沙星;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3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根治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给予黏膜保护剂维持治疗4周,停药4周后均行胃镜下黏膜活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观察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身体不适、肝肾功能异常等)及计算成本效益比.结果 标准三联组、序贯治疗组和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78% (39/50)、88% (44/50)及90% (45/50),含左拉氟沙星三联组和序贯治疗组Hp根除率均高于标准三联组,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标准三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序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标准三联组根除Hp所需总费用为356.60元,成本效益比为457.2;序贯治疗组根除Hp所需总费用为289.60元,成本效益比为329.1;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组根除Hp所需总费用为305.60元,成本效益比为339.6.序贯治疗组根除Hp总费用与成本效果低于其他2组,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种根除Hp方案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含左氧氟沙星的序贯疗法的所需费用和成本效益比在3种方案中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雷贝拉唑为基础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3例H.pylori感染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溃疡愈合率以及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95.24%(40/42),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87.80%(3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和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48%(38/42)和82.93%(3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三联治疗具有疗程短、HP根除率高、副作用小的优点,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根除HP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49-4551
探讨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9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予以雷贝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溃疡平均愈合时间、Hp根除时间、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5.55%)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溃疡平均愈合时间、Hp根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p根除三联疗法与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Hp根除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38例予Hp根除三联疗法+铝碳酸镁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消退情况,8周后复查胃镜,1a时随访溃疡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快,效果好,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a时随访溃疡复发率,治疗组7.9%,对照组1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p根除三联疗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消化性溃疡,缓解症状快,副作用少,复发率低,溃疡愈合质量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三组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Chelicobaeter pylori,Hp)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效果差别。方法将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分成三组,A组:分别给予金奥康20mg一日二次、诺帮500mg一日二次、阿莫灵1000mg一日二次;B组:金奥康20mg一日二次、诺帮500mg一日二次、替硝唑500mg一日二次;C组:达克普隆30mg一日二次、诺帮500mg一日二次、阿莫灵1000mg一日二次。疗程均为1w。停药4w后,复查胃镜及检测Hp。结果A、B、C三组一周的Hp根除率分别为87.50%、84、37%、88.24%,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周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4.37%、81.25%、88.2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不良反应均少。三组成本-Hp根除疗效比,溃疡愈合疗效比分别为8.64、8.75、9.75和8.96、9.08、9.75。其中A组成本-疗效比最低,有效率较高。结论A方案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较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3 种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14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48例:A组行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B组行针灸治疗,C组行伽玛刀联合针灸治疗。治疗后观察1周~3年,研究对比三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即时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年,VAS评分比较:C组<A组<B组;即时显效率比较: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B组<C组<A组,复发率比较:C组<A组<B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B组<A组<C组。结论:伽玛刀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显著提高疗效,能明显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数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A组)、消化性溃疡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B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32例(C组)。检测各组EPC的数量及黏附、增殖、迁移能力。结果:A组和B组的EPC数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EPC数量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EPC的黏附、增殖及迁移能力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EPC的黏附、增殖及迁移能力低于B组。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EPC数量减少、功能受损;EPC可能参与了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配合五禽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屈伸肌力的影响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KOA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推拿+等速训练+五禽戏),B组(推拿+等速训练),C组(推拿+五禽戏),每组各60例。三组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伸肌力和临床总疗效,以及6个月随访时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复发率。结果:三组KOA患者的临床疗效A组最佳(P<0.05),B、C组次之(P>0.05)。治疗后三组的VAS、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VAS评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组间两两比较A>B=C。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值力矩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A>B>C。6个月随访显示VAS、Lysholm评分组间两两比较A>B=C,复发率比较A>B=C。结论: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配合五禽戏治疗KO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方案,可以提高膝关节的屈伸肌力,进而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溃疡临床特征,研究埃索美拉唑对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以30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行Hp检查后划分为Hp阳性组(245例)和Hp阴性组(55例),对比年龄、溃疡部位、胃泌素及生长抑素水平。续以Hp阳性组为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先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7 d,后予埃索美拉唑治疗21 d;B组先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7 d,后予奥美拉唑治疗21 d。对比两组Hp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Hp阳性组年龄明显高于Hp阴性组,十二指肠溃疡率显著高于Hp阴性组而胃溃疡率显著低于Hp阴性组,生长抑素水平显著低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差异不明显,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A组上腹痛、反酸、烧心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中,十二指肠溃疡及复合型溃疡发病率更高,且可明显抑制生长抑素水平;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可在保证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的基础上,迅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疗联合运动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治疗方式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食疗和运动疗法指导,比较两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社交功能、总体健康感、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食疗联合运动疗法有利于减少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提高消化性溃疡门诊病人医嘱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病人医嘱依从性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指导护士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方法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12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针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C组:常规治疗+针对病人和家属实施联合护理干预。对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3组病人医嘱依从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病人医嘱依从性最好,其病人治愈率达93.5%。结论对病人与家属进行医嘱依从性联合干预,是保证消化性溃疡病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在出血性消化性溃疡中的假阴性率 ,了解 RUT在出血性消化性溃疡中诊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 患者分为 A、B两组 :A组为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组 30例 ,B组为非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组 36例。 2组患者在胃镜检查时取活检 ,行 RU T检查 ,同时行组织学检查 (W- S染色 ) 1 3C-尿素呼气试验做对照。结果 A组 30例中 ,RUT阳性 12例 (12 / 30 ) (4 0 .0 0 % ) ,阴性 18例 (18/ 30 ) (6 0 .0 0 % ) ,这些阴性病例中有 13例 (13/ 18)对照方法检查为阳性 (6 6 .6 7% ) ,敏感度为 48% ,特异度为 10 0 %。B组 36例中 ,RU T阳性 2 9例 (2 9/ 36 ) (80 .5 6 % ) ,阴性 7例(7/ 36 ) (19.44 % ) ,这些阴性病例中仅 2例 (2 / 7)对照方法检查为阳性 (2 8.5 7% ) ,敏感度为 93.3% ,特异度为 83.3%。A、B两组 RU T阳性率比较 P<0 .0 0 1(χ2 =11.44 ) ,差异具有显著性。 A组 RUT与对照方法检查阳性率比较 P<0 .0 0 1(χ2 =11.91) ,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出血性消化性溃疡 RUT有较高的假阴性率 ,不能仅用这一方法来诊断 Hp感染。  相似文献   

19.
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为消化性溃疡组和正常健康人100例为健康组,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生活事件量表结果显示,过去1年内消化性溃疡患者遇到的心理社会刺激强度增加。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艾森克人格量表结果显示,N量表分值消化性溃疡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SCL-90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各因子较健康组得分高(均P〈0.01);社会支持评定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组较健康组在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方面得分低(均P〈0.01)。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消化性溃疡的护理和预防不仅需要注意生理方面,还应注重心理方面,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及预防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邓宏  丁顺斌  罗劲松 《华西医学》2009,(6):1454-1455
目的:研究分析德阳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溃疡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5820例消化性溃疡,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3696例,胃溃疡(GU)1558例,复合性溃疡(CU)566例。溃疡患者男女比例为2.56:1。胃溃疡患者平均年龄为47.82岁,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5.8岁。检出率以冬季最高(32.25%),夏季最低(21.6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90.82%。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季节、年龄、性别和部位相互有关,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占绝大多数,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