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人群研究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除了干扰免疫、神经和生殖等系统的正常功能,还能够影响机体正常脂质代谢。EDCs依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介导脂肪分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PPARγ结构特征、生理功能,以及EDCs对PPARγ的表达调控进行综述,旨在为全面评估EDCs的健康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对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EDCs的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以及致癌致畸作用等,而对前列腺的影响却较少有报道。笔者综述了常见的几类EDCs的前列腺毒性特点及其作用机制。这不仅为前列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是对EDCs毒性研究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上个世纪,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chemicals,EDCs)由于其对生物机体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的不良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八十年,EDCs的研究范围和程度逐步深入,是当前环境科学的前沿和热点。本就目前EDCs对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检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包括17β-雌二醇(17β-E2)、壬基苯酚(NP)、双酚A(BPA)、三丁基锡(TBT)和多氯联苯(PCBs)等,尽管对这些化学物采取了严格管理或禁用,但TBT和PCBs还是广泛的分布于底泥、鱼体和哺乳动物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致鱼类生理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高校学生对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的认知情况,初步了解高校学生对EDCs的态度和日常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并促进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72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9.2%的高校学生知晓EDCs,其主要的认知途径是教科书;59.7%的高校学生对使用或食用含有EDCs的物品或食物呈抵触的态度;23.4%的高校学生日常行为有摄入EDCs的风险;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高校学生对EDCs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学生对EDCs的认知率偏低,应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加强对高校学生有关EDCs危害等信息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环境雌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简写EES),又称为环境荷尔蒙(Environmental Hormones)、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文献的叙述,目前较一致性的描述可认为是:进入生物体内,可通过干扰生物体自身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活性反应、代谢、消解或产生类似生物体自身激素的作用,对生物有机体维护正常的动态平衡、繁殖、生长及行为有不利影响的环境化学物质(生物体外源物质)。这些化学物质都有激素样的作用。即使数量很少,也可能导致各种生物的性激素分泌量下降、活性减弱、精子数量减少、生殖器官异常、癌症等发病率增加,并影响到各种生物的性行为、生殖功能、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等。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环境雌激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合成的化学物质约1 000万种,每年还新合成约10万种,有7~8万种化学物质被人类直接使用,对推动人类发展和经济繁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也给人类社会留下了毁灭性的隐患.许多化学污染物具有类似激素的作用,能干扰生物体的内分泌功能,对机体、后代或(亚)群引起有害效应,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endocrine disruptor ED),又称为环境荷尔蒙或环境激素.EDCs能模拟和扰乱生物内分泌系统,对雌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睾酮等呈现显著的干扰效应.目前无论野生动物还是人类几乎都生活在环境激素包围之中,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雌激素效应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应用重组人雌激素受体(h-ER)基因酵母菌评价方法,结合手持式光电比色计现场检测技术,对水环境中几种典型EDCs物质的雌激素活性进行筛检。结果应用改进的测定方法检测了五氯酚、三氯酚、氯丹、硫丹、狄氏剂等农药类EDCs物质的雌激素活性,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费用经济,且能实现定量检测〔如0.5μg/LTCP的雌激素活性相当于(1.50±0.37)×10-10mol/L的雌二醇的活性〕。结论改进后的重组人雌激素受体(h-ER)基因酵母菌评价方法,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实现定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启动和进程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挥主要作用。全球性人群研究提示青春期发育有提前趋势。这种变化除了与社会经济改变和营养保健的改善有关以外,环境中一些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EDCs)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受到关注。许多化学物质包括用于农业的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日常生活使用的清洁物质、化妆产品、塑料物质和溶剂等可能都是EDCs。EDCs通过雌激素、抗雌激素、雄性或抗雄性激素样效应或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影响儿童青春期发育,表现性早熟、性发育迟缓、生殖器畸形等。  相似文献   

10.
环境介质中以低剂量存在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具有相似的作用终点,可能通过多种机制表现出联合作用。目前EDCs的毒性研究多针对单个化合物进行,各EDCs之间,尤其不同作用类型EDCs之间的联合作用模式尚不明确,无法为这一类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化合物累积暴露风险评估方法逐渐建立起来,这些方法将在评估EDCs联合暴露风险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EDCs联合作用的研究和累积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EDCs联合暴露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标志物因为创伤性小甚至无创伤性、花费少而且更能反映体内实际情况而逐渐成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研究的焦点。目前环境(抗)雌激素生物标志物研究较多亦较成熟,已有几种生物标志物如卵黄蛋白原、卵壳蛋白得到广泛应用,而在环境(抗)雄激素方面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有spiggin和6cdl5a-羟化酶比值等。EDCs生物标志物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EDCs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从动物外推到人的困难以及工作量很大的标志物的标化和验证等。本主要对环境(抗)雌激素和环境(抗)雄激素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陈苏    周子寒    阳晓敏  余红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8,(22):4058-4061
目的 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为EM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检索近五年有关EDCs暴露与EMS发病风险的相关文献。结果 阅读邻苯二甲酸酯类、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类和农用化学品及工业化合物等EDCs暴露与EMS发病风险的相关文献几十余篇。结论 EDCs在EMS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性,与生俱来。人类的性行为,除了具有生物学特征之外,还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也就是说,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对性行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即使在同一社会、同一文化,在不同时期,对性行为依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很难定出一个评价性行为的绝对标准。  相似文献   

1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_(Endocn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是一类外因性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可使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现象,不仅具有“三致”作用,还会严重干扰人类和动物的生殖遗传功能。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类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其中,作为EDCs之一的类雌激素物质双酚A(Bisphe—nol A.BPA),  相似文献   

15.
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指来源于环境中,进入人体后具有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转、代谢、结合等过程,激活或者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破坏其维持机体稳定性和调控作用的物质。EDCs会对人体发育及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1-2])。烷基酚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内分泌干扰物与女工生殖肿瘤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某些职业性内分泌干扰物 (EDCs)与女工妇科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使用EDCs物质作为增塑剂、农药载体或制造杀虫 (菌 )剂、医用器具、绝缘电缆等多个工厂中接触EDCs的女性共 84 3人 ,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 84 3例被调查者中发现妇科肿瘤患 2 5例 (2 97% ) ,其中乳腺癌发生率为 35 6 / 10万 ,卵巢癌发生率为 35 6 /10万 ,与一般人群乳腺癌发生率 (42 8/ 10万 )和卵巢癌发生率 (8 7/ 10万 )相比较均有显著增高 (P <0 0 5 ) ;同时 ,EDCs所致妇科肿瘤与其浓度高低似有关 ,接触 10年以上者肿瘤发生率显著高于接触 10年以下者 (P <0 0 5 )。结论 此次调查的职业性内分泌干扰物可能致妇科肿瘤 ,尤其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率增高 ,提示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壬基酚与肿瘤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不少国家癌症列主要死因的第二位。国内外科学家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对机体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一系列实验表明EDCs与激素反应性肿瘤发生率的增加有一定关系〔1〕。经体内外实验证实,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可能通过雌激素效应、毒性作用等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危害〔2〕。本文主要就NP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1 NP及其相关特性1·1 NP概况NP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onylphenol ethoxyla…  相似文献   

18.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是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干扰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和结合,也可模仿天然激素的作用进而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最终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EDCs在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某市自来水与原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市自来水以及原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chemicals,EDCs)污染的现状。方法于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采集某市的自来水源水以及末梢水样品15件,每件20 L。水样经XAD-4树脂吸附处理后,用丙酮-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检测。结果3个水厂的15件水样中共检测出78种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酚类、苯系物和烷烃类等。所有水样中均检出酞酸酯类化合物,其中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五氯酚为可疑EDCs,其浓度范围分别为0.004 75~4.50μg/L、0.002 25~2.39μg/L和0.727μg/L。结论该市的自来水原水和末梢水中存在较多的有机污染物,其中主要的EDCs为酞酸酯类和酚类化合物。该市饮用水中EDCs污染的变化趋势和健康效应需引起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0.
环境雌激素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资料表明,环境中存在多种能模拟和干扰动物及人类内分泌机能的物质。这些外源性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干扰体内内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输、代谢、结合等过程,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一大类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ers/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