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18年颈部淋巴结复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8岁.18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上颈肿大淋巴结,直径约3.0cm,质硬、固定.鼻咽镜检查发现鼻咽部新生物;新生物活检结果为鼻咽低分化鳞癌.在我科行60Co-γ线放疗,鼻咽部肿瘤剂量6660cGy/35Fx、共49天,颈部淋巴结照射剂量6459cGy,未予化疗.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56岁,因右侧头痛伴记忆力下降半年入院。患者于11年前因涕血,经鼻咽部病理活组织检查诊断为右侧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行常规放射治疗,鼻咽部肿瘤照射剂量7000cGy,颈部照射剂量5000cGy。放疗后每年例行复查,鼻咽部肿瘤未见复发,一般情况均可。半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右侧头痛,伴有记忆力减退,自行服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入院。  相似文献   

3.
放射诱发癌少见,大多位于皮肤,甲状腺,骨胳、乳腺、喉、肺,膀胱、唾液腺等,位于消化道者更为少见。我们最近遇见1例因鼻咽癌作放射治疗,间隔15年后发生食管癌,现报道如下。 病例 男性,50岁,15年前因鼻咽未分化癌两颈淋巴结转移,自1972年5月~7月在我院作放射洽疗,鼻咽部用~(60)Co照射,肿瘤量为7041cGy/42天  相似文献   

4.
随着放射治疗治疗率的提高,其晚期并发症也随之增多,放射诱发癌就是其中一种,作者在短期内遇到四例,报导如下:临床资料例一、杜××,男60岁,17年前因鼻咽未分化癌于1970年2—4月在本院行放射  相似文献   

5.
31例舌根癌的放射治疗李长青1975年至1989年我院共收治舌根癌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21~70岁,50岁以上17例;占54.8%。鳞癌21例(67.7%),腺源性上皮癌6例,未分化癌4例,根据1987年UICC头颈部肿瘤分期标准分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从1969年至1979年12月的42例以放射治疗为对象的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症候群。年龄15岁至69岁,平均年龄46岁。男24例,女18岁。原发部位以肺癌及纵隔肿瘤为最多,组织型分别为未分化癌、鳞癌、腺癌、恶性淋巴瘤等。放射治疗采用10MeV-X 线或~(60)Co-r 线,多数为前后对穿照射,照射野平均为11×11cm~2,参考胸部  相似文献   

7.
儿童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76~1986年放射治疗儿童鼻咽癌44例。均经病理证实。占同期放疗病人的0.6%年龄7~14岁,男24例。女20例。低分化鳞癌39例,未分化癌3例,泡状核细胞癌2例。临床Ⅱ期6例,Ⅲ期24例,Ⅳ期14例。采用~(60)Co和深部X线外照射。原发灶常设双耳前野,为主野,面积(6×6)~(6×7)cm~2,野上介颅底线上0.5cm或1cm,野后界平外耳孔前缘或后缘。当鼻咽部肿物侵犯后鼻孔,用凸字型鼻前野照射8~10Gy。鼻咽部肿瘤量60~70Gy/6~7W,颈部前切30~40Gy,深部X线垂直放疗12~16Gy。  相似文献   

8.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原发灶不明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治疗方法和技术。方法:共收集122例初治治疗的病例,单纯放射治疗(R)62例,单纯手术治疗(S)23例,单纯化疗(C)5例,手术加放射治疗(S+R)20例,放射治疗加手术(R+S)12例。手术治疗局部淋巴结切除术 18例,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34例,双侧颈巴结清扫术3例。放射治疗94例中,全咽部和全颈部照射65例,全颈部照射9例,部分颈部照射20例。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9%和36.5%,颈部转移癌未控和复发占45.9%,远地转移率为26.2%,原发灶发现占8.2%。影响颈部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N分期、综合治疗、全颈照射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影响远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N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和原发灶出现。影响原发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颈淋巴结转移部位。结论:早期鳞癌或低分化部、未分化癌局部手术切除或活检术后直接进行放射治疗,晚期颈转移以放射治疗和手术综合治疗为主,可同时加化疗,而腺癌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上中颈部低分化和未分化癌应采用全咽部和全颈部照射,除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以外,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照射野至少应该包括全颈部。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左耳听力下降、涕血2个月,头痛及颈部包块10天.CT显示鼻咽左后壁软组织增厚、左侧咽隐窝变浅,左上颈深部淋巴结肿大.纵隔、腹膜后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肝脾未发现异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8×109/L.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经DF方案化疗和放射治疗(鼻咽部肿瘤剂量DT 7000cGy/35Fx/49d,颈部包块剂量DT 6800cGy/34Fx/48d),患者鼻咽部肿块缩小,颈部包块消失.6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头痛、左侧鼻塞及鼻出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鼻咽未分化癌放射治疗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lpps年7月至1988年12月我院收治47例鼻咽未分化癌患者,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男性36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1.3岁,均用”CO治疗机外照射。结果:所有病人随访皆超过5年,其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北.9%、29.8%、20%,死于1年以下者19例,占物.4%。结论:对鼻咽未分化癌,病期愈旱,疗效愈好,放疗剂量以价ho-75Gy/-8周为宜,在对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灶施行放疗的同时,应考虑采用综合治疗,以预防远处转移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左耳听力下降、涕血2个月,头痛及颈部包块10天。CT显示鼻咽左后壁软组织增厚、左侧咽隐窝变浅,左上颈深部淋巴结肿大。纵隔、腹膜后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肝脾未发现异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8×109/L。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经DF方案化疗和放射治疗(鼻咽部肿瘤剂量DT7000cGy/35 Fx/49d,颈部包块剂量DT 6800cGy/34Fx/48d),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5例T2b 期声门鳞癌的放射治疗效果 ,复习文献 ,讨论提高T2b 期声门鳞癌放疗生存率的方法。[方法]1985年至1994年江苏省肿瘤医院和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T2b 期声门鳞癌15例 ,均行单纯放射治疗 ,局部5cm×6cm~5cm×7cm小野照射 ,照射剂量DT7000cGy~7500cGy,DT180cGy/次~200cGy/次 ,53天~57天。[结果]1例失访 ,随访率达93 33%。5年无瘤生存率53 34%。[结论]T2b 期声门癌的放射治疗效果较差 ,较理想的放疗方法为 :DT7000cGy左右 ,DT120cGy/次 ,一天2次(或DT>200cGy/次 ,一天1次)照射 ,≤45天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告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并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着重于超微结构方面的观察。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7岁。1974年11月因鼻衄在南京某医院活检诊断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病变累及左侧鼻咽顶、侧壁和鼻后孔。颈左淋巴结直径4cm,有肿瘤转移。1974年11月16日至1975年1月4日在南京某肿瘤医院多次接受钴~(60)治疗,总照射量:两侧耳前野4000cGy;鼻前野2700cGy;全颈切线野4000cGy;颈左侧野  相似文献   

14.
报道鼻咽未分化癌放射治疗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1975年7月至1988年2月我院收治47例鼻咽未分化癌患者,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男性36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1.3岁,均用^60Co治疗机外照射。结果:所有病人随访谐超过5年,其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8.9%、29.8%、20%、死于1年以下者19例,占40.4%。结论:对鼻咽未分化癌,病期愈早,疗铲愈好,放疗剂量以DT60-7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110例鼻咽低分化癌,经常规放射治疗和5年随访,表明泡状核细胞癌预后,比鳞癌Ⅱ级、腺癌Ⅱ级都好。为使肿瘤病理分型对临床实践起更大的指导作用,提示病理工作者注意鼻咽泡状核细胞癌的诊断及其与低分化鳞癌和腺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9岁,1989年11月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在我科行放射治疗,鼻咽部剂量7000cGy。放疗后6个月因鼻咽肿瘤复发而再次住院化疗,患者除有鼻咽部症状外,还出现进食时在右颞、右眼眶周围、右耳前及耳下区皮肤潮红,大量出汗的典型耳颞神经综合症。经给予阿托品0.5mg口服,一日3次,治疗一周,症状明显改善,三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7.
我科1976年5月至1985年6月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原发性肺癌125例。男109例,女16例。 按UICC 1987年标准分期,Ⅰ期3例,Ⅱ期49例,Ⅲ期73例。其中鳞癌59例(47.2%),腺癌4例(3.2%),大细胞癌16例(12.8%),小细胞癌13例(10.4%),未分化癌33例(26.4%)。 全部病人均采用单纯~(60)C_o体外前后两野垂直对穿轮照,每周5次,180~200cGy/次,照射范围包括原  相似文献   

18.
魏瑞  涂青松  袁君  申良方  刘海峰 《肿瘤》2002,22(5):348-348
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约占鼻咽癌的 90 % ,粘液表皮样癌极少见 ,现报道一例鼻咽部粘液表皮样癌误诊为低分化鳞癌的病例。病例男性 ,6 5岁 ,因回缩性涕血伴右鼻涕血 2 0余天于2 0 0 1年 2月 5日入我科。体检 :颈淋巴结不大 ,颅神经征阴性 ,鼻咽部顶壁见 3cm× 2cm× 2cm结节状  相似文献   

19.
例1 患者男,53岁。因右上颈肿块1个月伴右侧耳鸣、右侧头痛就诊。入院时体格检查:鼻咽右侧壁增厚、右侧隐窝变浅;右上颈可触及3 cm×3 cm×3 cm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受限。鼻咽CT示右侧壁软组织肿块,右枕骨斜坡骨质破坏。鼻咽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低分化鳞癌,临床分期Ⅲ期。1997年3月始行根治性放射治疗D_T8000 cGy,肿瘤全消,未行化疗,至今无瘤生存已5年余。 例2 患者为例1孪生兄弟。1997年3月因鼻出血、回缩性涕血就诊。鼻咽CT示鼻咽左侧壁肿块,咽旁间隙变窄,左侧岩骨尖、斜坡见骨质破坏,破裂孔扩大。鼻咽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低分化鳞癌,临床分期Ⅲ期。1997年4月始行根治性放射治疗D_T7692 cGy,并行两程顺铂+氟尿嘧啶+四氢  相似文献   

20.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随着治疗效果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放射线的远期效应之一——放射致癌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作者在临床上遇到的2例介绍如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例1 男,1979年患者9岁时患鼻咽部鳞癌,行放射治疗,颈部预防量3600cGy,6年后发生甲状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