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调查四川藏区(即安多牧区)龙胆属(Gentiana)药用植物资源,对该地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做出概述。方法:通过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场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藏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群落、药用价值、资源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进行总结。结果:本次调查表明,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物共26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共5种。结论:四川安多牧区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较多,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其植物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研究吉林省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与分布,对萝藦科药用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和药用植物种类鉴定,利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信息对吉林省境内野生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确定吉林省内萝藦科植物种类3属11种,植物多具药用价值。结论研究获得吉林省最新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情况,对其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江口县试点工作和摸清该县蕨类药用物种资源的家底。普查队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标本鉴定、内业整理和文献研究,对江口县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种类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江口县蕨类药用植物有41 科88 属246 种,其中有药用新资源15 种、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8 种、珍稀濒危品种14 种。药用资源物种数占贵州省蕨类药用植物54.6%,比现有文献报道多26种,对丰富贵州省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山地区腰岱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唐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笔者采用了野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资料查阅、标本采集整理及鉴定、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的调查、野外化学成分检验等方法对腰岱山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据多年对腰岱山药用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显示,腰岱山药用植物绝大部分为野生种类,共有药用植物78科196属237种(不含变种,变型和亚种)。绝大多数是被子植物,共计225种,占总种数的94.94%。其中蔷薇科、菊科、豆科、百合科为本地的优势科属,占腰岱山药用植物总资源的近1/3。本文亦对腰岱山药用植物资源的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介绍了腰岱山的道地药材,并针对其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结论:腰岱山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科属类型组成合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植物的种类及药用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研究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植物种类分布及药用资源,探讨它们的分布特点及药用价值.方法 野外调查,采集鉴定标本与查阅标本资料相结合.结果 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植物有38种10变种3变型,其中24个分类群作为地方性中药材和民间草药广泛使用.结论 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巴林右旗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收集标本的基础上,研究该区域内野生药用植物的分布、生境、种类;常用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提出可行报告。方法:采用文献法、资料查阅、实地考察、标本采集整理及鉴定、药用植物学分析研究等方法。结果:经初步鉴定巴林右旗野生药用维管植物有91科536种,占野生维管植物总数的62.91%。在91科药用植物中菊科药用植物种类较多。结论:调查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巴林右旗的药用植物提供了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红景天属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评价,考证藏医用药品种,提出合理化的保护利用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调查、野外实地调查和市场调查,对收集的资料和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青海8种红景天属药用资源分布特点及资源现状,编制了红景天属植物检索表,制订了红景天属药用植物的分布表,确定了青海红景天商品药材主流品种来源,并对保护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结论:大花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和唐古红景天为当地藏医药用红景天的主要基原,且蕴含量较为丰富,应合理利用开发这一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利川市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为该类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野外样地样方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等方法对湖北省利川市的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整理并鉴定。结果:该市百合科药用植物共有61种,隶属于24属,占全国百合科植物总属数的40%,占总种数的10. 17%。结论:利川市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学意义,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贵州菊科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和药用新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功效,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及资料考证相结合。结果:发现贵州菊科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5种,药用新资源42种。结论:贵州菊科药用新资源种类较多,但部分种的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较少,这些药用新资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陕西龙胆属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品质评价、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有关研究文献,对陕西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生境分布、资源状况、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归纳总结,编制分种检索表。结果确定陕西龙胆属植物共14种及1变种,供药用的共4个种。结论陕西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不多,但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总结了近10年发布的福建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的新种及新分布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药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福建省9个市85个县中发现41个新种(含3变种),隶属于18科31属;新分布植物93科256属362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1科110属128种。新种及新分布植物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山脉。福建省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近10年新种及新分布植物增加了403种,为该省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中药资源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安徽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万佛山区药用植物种类及资源分布特点,为本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6次深入山区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整理和系统鉴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研究,万佛山药用植物共有966种,隶属154科,519属。发现了安徽1个新分布属-牧根草属Asyneuma;9个新分布种:柳叶马尾杉、红毛虎耳草、大酢酱草、野黄瓜、西南牧根草、丝裂沙参、斑唇卷瓣兰等。结论万佛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如果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是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普查队对芒康县进行中药资源普查的部分调查内容。首次报道了保护区内共有药用植物资源67科202属300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7种,裸子植物3科4属6种,被子植物6科194属287种。藏药共有47科102属166种。从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属构成、入药部位、药性、药味、藏药的应用、有毒药用植物及新的植物6个方面进行了多样性统计分析,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建议,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系统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福建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及相关资料,确定福建省水生药用植物种类,对其生活型分类、功效、地理成分及药用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水生药用植物共59科137属251种,单子叶植物最多,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莎草科;水生类型以挺水植物居多,涉及151种;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和1年生草本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59.76%和35.86%;科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热带分布为主;主要入药部位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药性和药味方面,以性平、味甘类中药占比最高;功效方面,以清热药为主,占比达51.59%。福建省地域特色突出,水生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多样性程度高,建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资源更新和升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唐山市菩提岛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的方法对菩提岛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菩提岛药用植物共有51科96属108种。其中优势科为菊科、百合科、唇形科、萝藦科、蔷薇科、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占菩提岛野生药用植物总资源的47.23%。对菩提岛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功效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菩提岛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简要介绍。结论:菩提岛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哈思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集区域药用植物标本及走访调查,整理该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47种7变种,隶属61科161属,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以多年生草本居多;按药用部位统计全草类种类最多,共124种,占48. 82%,根及根茎类和果实及种子类次之;按中药功效统计清热类药用植物最多,占32. 68%;此外有草麻黄、达乌里秦艽及火烧兰等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8种。结论:哈思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靖远县及黄土高原区域药用植物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区域。但药用植物受采挖及虫害等威胁比较严重,资源利用存在盲目性,应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八仙山药用植物资源,为保护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调查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结果:发现八仙山共有植物391种,药用植物186种。结论:该地区药用植物相对丰富,可以成为药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其种类、生活型、分布、药用部位、药性、药味和功效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水生、耐盐药用植物有25科61属79种,涉及药材152种,按药用功效分为17类,以清热药为主。其中,芦苇、柽柳、罗布麻和白茅等蕴藏量较大。针对该区域自然条件及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野生水生耐盐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及水生耐盐药用植物栽培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整理福建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发现,福建省滨海耐盐药用资源有109科276种,其中海洋藻类21科41种、维管植物54科164种、海洋动物33科70种、海洋来源矿物1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外来入侵植物27种。普查团队对福建省滨海沙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综合性价值、外来物种中药化进行调查。福建省耐盐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基础阶段,有待进一步挖掘特色资源类群的多元价值,加强福建滨海滩涂及不同盐渍化程度地域耐盐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闽产耐盐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与规模化发展,促进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