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药材》2019,(11)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筛选姜黄挥发油成分变化最为敏感的氧化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优选最佳抗氧化剂种类及浓度。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Box-Behnken设计试验,紫外测定姜黄挥发油氧化样品中的过氧化值(POV)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响应面法分析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APH)浓度、Fe~(2+)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姜黄挥发油POV及TBARS的影响,总评归一化法筛选姜黄挥发油最敏感氧化条件。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抗氧化剂及浓度,GC-MS分析姜黄挥发油在不同浓度抗氧化剂干预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结果:姜黄挥发油最敏感的氧化条件为:温度40℃、AAPH浓度为9 mg/mL、Fe~(2+)浓度为0.4865 mg/mL。对其稳定性改善最明显的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其最佳浓度为0.8 mol/L。结论:在加速氧化环境下,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明显变化,加入0.8 mol/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姜黄挥发油的稳定性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威灵仙和显脉旋复花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和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GC-MS-DS联用的方法,分析了威灵仙和显脉旋复花的化学成分,显脉旋复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和异丁酸百里香酯;威灵仙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  相似文献   

3.
陈叶  石秀云  李海亮  罗光宏 《中药材》2016,(10):2261-2263
目的:对窄叶鲜卑花果穗的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窄叶鲜卑花果穗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S-MS)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窄叶鲜卑花果穗中分离鉴定得到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32%,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42%)、二十酸乙酯(9.08%)、叶绿醇(6.29%)、山嵛酸乙酯(6.21%)、正三十四烷(5.15%)、植酮(4.69%)、正二十三烷(4.14%)、二十五烷(3.85%)、亚麻酸乙酯(3.76%)、棕榈酸(3.73%)、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2.59%)、亚油酸乙酯(2.53%)等。结论:窄叶鲜卑花果穗挥发油种类较多,以酯类物质和烷烃类为主。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10)
目的:对窄叶鲜卑花果穗的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窄叶鲜卑花果穗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S-MS)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窄叶鲜卑花果穗中分离鉴定得到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32%,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42%)、二十酸乙酯(9.08%)、叶绿醇(6.29%)、山嵛酸乙酯(6.21%)、正三十四烷(5.15%)、植酮(4.69%)、正二十三烷(4.14%)、二十五烷(3.85%)、亚麻酸乙酯(3.76%)、棕榈酸(3.73%)、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2.59%)、亚油酸乙酯(2.53%)等。结论:窄叶鲜卑花果穗挥发油种类较多,以酯类物质和烷烃类为主。  相似文献   

5.
挥发油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其成分复杂,稳定性较差。环糊精包合技术常用于改善挥发油的稳定性并利于制剂。目前中药挥发油的包合材料多选用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评价指标常为包合物的得率及含油率等。包合材料的选择在挥发油包合研究中少有报道。该文以薄荷挥发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薄荷醇为模型药物,以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包合材料进行包合,对包合物平衡常数(K)、增溶倍数进行考察,并结合IR,DSC,TG等分析手段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在0~15 mmol·L~(-1)时,薄荷醇的溶解度随着HP-β-CD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呈AL型,K=3 188.62L·mol~(-1);在0~12.5 mmol·L~(-1)时,薄荷醇的溶解度随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线性关系,K=818.73 L·mol~(-1);超过12.5mmol·L~(-1)后,随着β-CD浓度的增加呈负向偏离型,相溶解度图呈AN型。表明薄荷醇与β-CD,HP-β-CD的包合行为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挥发油多组分包合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醋乳香挥发油及水提液中是否含有乳香酸类成分,并通过比较乳香酸类成分含量和抗炎活性来确定醋乳香最佳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水提法、乙醇提取法及水蒸气蒸馏-乙醇连续提取法提取,比较6种主要乳香酸类成分α-乳香酸,β-乳香酸,3-乙酰-α-乳香酸,3-乙酰-β-乳香酸,11-羰基-β-乳香酸和11-羰基-3-乙酰-β-乳香酸的含量,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产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探讨醋乳香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HPLC测定6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含量,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和250 nm。结果:在醋乳香挥发油中检测到4种乳香酸类成分,但提取率较低(1.73%~13.02%),水提液中含有上述6种乳香酸类成分。相同提取条件下,乙醇提取法的效率最高,6种成分的提取率81.09%~88.38%。水提法、乙醇提取法及水蒸气蒸馏-乙醇连续提取法细胞液中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2.248 5±0.332 2),(1.933 2±0.422 9),(2.148 3±0.534 3)μg·L~(-1),IL~(-1)β质量浓度分别为(25.53±3.23),(23.22±3.24),(24.32±4.32)ng·L~(-1)。最佳乙醇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0 min,各成分的提取率均90%。结论:醋乳香挥发油中含有少量乳香酸类成分,水提液中也含有乳香酸类成分;采用乙醇提取法时,乳香酸类成分的提取率和抗炎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楼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重楼挥发油,用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挥发油中鉴定出78种物质,占总成分的95.15%,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9,12-十八碳二烯酸(50.27%)、棕榈酸(11.93%)、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2.96%)、9,12-十八碳二烯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2.69%)、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1.72%)、2-(9,12-十八碳二烯氧基)乙醇(1.71%)、N-苯基-1-萘胺(1.56%)和1-单棕榈酸甘油(1.19%)。结论:该实验为重楼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肺上皮间质转化的体外模型,筛选出对肺纤维化有抑制作用的丹参活性成分。方法:设立丹酚酸A(10,20,40,80,160μmol·L~(-1))组,丹酚酸B(10,20,40,80,160μmol·L~(-1))组,丹参素(10,20,40,80,160μmol·L~(-1))组,丹参酮Ⅱ_A(10,20,40,80,160μmol·L~(-1))组及空白组作用于A549细胞,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法(MTS)检测这些有效成分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以筛选出丹参有效成分的安全浓度。在安全浓度范围下,再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丹酚酸B组,丹参素组及丹参酮Ⅱ_A组,用MTS法检测丹参有效成分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的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丹参有效成分对纤连蛋白(FN),I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筛选出抑制作用较好的丹参有效成分,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对细胞E-钙粘(E-Cad)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丹酚酸A 40μmol·L~(-1),丹酚酸B 160μmol·L~(-1),丹参素160μmol·L~(-1)对A549细胞具有毒性作用(P0.05)。在无毒浓度范围下,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 10,20μmol·L~(-1),丹酚酸B 80μmol·L~(-1)在培养24 h后对TGF-β_1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培养72 h后,丹酚酸A 5,10,20μmol·L~(-1),丹酚酸B 40,80μmol·L~(-1)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P0.01)。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FN,COL-Ⅰ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20μmol·L~(-1),丹酚酸B 40,80μmol·L~(-1)对FN,COL-Ⅰ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E-Cad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 20μmol·L~(-1),丹酚酸B 80μmol·L~(-1)时,细胞E-Cad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丹酚酸A,丹酚酸B对TGF-β_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砂培实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25,50,75,100 mmol·L~(-1))对花期荆芥离子吸收、分布和挥发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荆芥根、茎、叶、花中Na~+含量显著增加,且地上部位的Na~+含量逐渐高于根部;根中K~+含量降低,而茎、叶、花中K~+含量有所增加;Ca~(2+)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但总体受盐胁迫的影响较小。荆芥各部位K~+/Na~+,Ca~(2+)/Na~+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中度盐胁迫(50 mmol·L~(-1)NaCl)促进荆芥挥发油含量增加,重度盐胁迫(100 mmol·L~(-1)NaCl)抑制挥发油的合成和积累。荆芥挥发油中98%以上的物质为萜类成分,以胡薄荷酮和薄荷酮的含量最高。盐胁迫对荆芥挥发油组成成分的种类影响小,但改变了各主要成分所占的比例。盐胁迫促使胡薄荷酮向薄荷酮转化,胡薄荷酮/薄荷酮值(相对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薄荷酮相对含量在75,100 mmol·L~(-1)NaCl处理下高于胡薄荷酮成为第一主成分。其他成分如D-柠檬烯在中度和重度盐胁迫下含量上升,石竹烯含量仅在轻度盐胁迫下增加。该研究可为盐渍化土壤条件下荆芥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5,(1)
目的:研究重楼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重楼挥发油,用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挥发油中鉴定出78种物质,占总成分的95.15%,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9,12-十八碳二烯酸(50.27%)、棕榈酸(11.93%)、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2.96%)、9,12-十八碳二烯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2.69%)、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1.72%)、2-(9,12-十八碳二烯氧基)乙醇(1.71%)、N-苯基-1-萘胺(1.56%)和1-单棕榈酸甘油(1.19%)。结论:该实验为重楼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45例超声诊断胃癌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患者,先经腹扫查胃区及周围组织,然后饮造影剂,逐段扫查贲门、胃底、胃体、胃窦部必要时扫查邻近器官和周围淋巴结,观察胃壁是否平滑、胃壁厚度、层次是否清晰及蠕动情况.结果:超声显像诊断超声显像诊断胃窦占位病变27例,胃体占位病变7例,胃壁增厚原因待查6例,大部份胃内弥漫占位2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胃癌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标准制定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辨证标准制定的10个关键学术问题。①辨证信息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要予以充分认识与反映;②一些症状所蕴涵丰富的辨证信息导致“但见一症便是”;③辨证标准要求建立最低纳入标准;④某证的成立,客观存在着对另一些有关证候的否定,具有“否定价值”,简称为“斥值”,是鉴别诊断的一种形式;⑤现行一病若干证的模式有利有弊,建议建立其常见证的单证标准,自由组合;⑥单证辨证具备的3个要素:病邪、病性、病位;⑦不同病种建立其各自独特的辨证标准的依据和必要性;⑧建立跨病种的综合辨证标准的依据和必要性;⑨辨证结论的4个构成:疾病、证候、具体病机、关键症状;⑩历史地看待和反映证候内涵与外延的演变,要求采用当代医学比较统一的观点来整理、比较、判读、挖掘、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讨论了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治中的价值,其重要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术前使用彩超对隐睾症的超声定位、测定大小、内部结构及血流的扫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1995-2007年经手术证实的34例隐睾症患者。结果:34例中有31例探到隐睾有血流,经手术证实其准确率为91%,在腹股沟25例,其中右侧13例,左侧8例,双侧4例。隐睾在腹股沟管内最多为15例,在外环口8例,内环口3例,合并腹股沟疝9例。结论:彩超对隐睾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应视为重要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60例心衰患者为观察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测定血浆中的NT—ProBNP、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评价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①观察组的NYHAⅡ、Ⅲ、Ⅳ级与对照组的血浆enNT—proBNP水平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心功能越差血浆en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②enNT—proBNP(取自然对数en)与LVDd呈正相(r=0.424,P〈0.01),n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08,P〈0.01)。③NT—proBNP诊断心衰的R0c曲线显示,当cut-Off值定为459pg/ml时,正确诊断指数最高(0.579),此时敏感度76.8%,特异度100%。④心袁患者出院时NT~proBNP升高组35例,正常组25例。升高组3个月内因心衰再住院者14例(40.0%),正常组3例(12.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NT—proBNP是诊断心衰的可靠指标,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观察NT—proBNP变化水平可有效地判断心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型医学模式的建立,整体护理观念也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强调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开展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感,是手术室护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在针灸临床上根据需要深刺达到效果的,也有只通过轻轻浅而刺可获成效的,除了对症下药,常常因施求的部位所限制或某些针法是以刺表皮部位为目的而必须用浅刺针法的。一般对于浅刺所用手法往往看似极易简单,然而实际上这是荒谬的认知。了解查找古代浅刺针法的相关历史文献、浅刺针法习惯的刺针手法技术和在全国医学史上的应用实践价值,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非外伤性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8例患者共203眼均采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77眼,有效103眼,无效23眼,总有效率为88.67%。结论:穴位按摩可以改善眼组织内环境,对常见性非外伤眼病具有治疗及辅助治疗的作用,在重症眼疾中作为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可作为眼外科疾病的常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以及超声对其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0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其中恶性病变49例,良性病变51例。结果:甲状腺超声图像中,病灶形态、边缘、和钙化表现与病变的良恶性关系密切;恶性病变中,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钙化;良性病变中,病灶一般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无钙化。结论:超声图像特征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范富辉  边雨田 《中医临床研究》2013,(16):114-115,117
目的:内科胸腔镜对88例胸腔积液进行检查,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并常规行胸膜活检。结果:88例胸腔积液确诊85例,确诊率达96.6%。结论: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