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95-98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子宫颈瘤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_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低切(LS)、全血黏度高切(HS)、血小板聚集率(ARBC)]、VEGF、COX-2、HIF-1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2、3个月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E_2、P、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PV、LS、HS、ARBC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COX-2及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桂枝茯苓丸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中,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能与下调VEGF、COX-2、HIF-1α的表达有关,且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水平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2、LH、FSH、P、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血清激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9,(11)
目的考察桂枝茯苓丸联合加味逍遥丸对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加味逍遥丸,观察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疗程3个月。然后,检测临床疗效、卵巢囊肿体积、性激素(LH、FSH、LH/FSH、E_2)、炎性因子(CRP、IL-6、TNF-α)、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卵巢囊肿体积显著缩小(P0.05),LH、E_2、炎性因子、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FSH显著升高(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加味逍遥丸可缩小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囊肿体积,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变化及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8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FSH、LH、E2、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FSH、LH、E2、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可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肌瘤体积的变化;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痛经、腰腹胀痛患者比例及观察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比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为(2.02±0.83)cm3,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21±0.81)cm3(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2、LH、FSH、P水平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黏度及ARBC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除LH外,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可显著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患者血液黏度,肌瘤体积明显减小且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疗效明显优于米非司酮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6.
王新华  孙静  孙黔 《新中医》2015,47(6):158-15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法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2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行益气活血化瘀法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肿瘤体积、子宫体积、性激素指标[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以及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SH、LH、E2、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43%,对照组为8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片12.5 mg/次,1次/d;观察组同时加服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2组患者均连续服用12周,月经来潮时停止服用。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瘤体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FSH、P、E2、LH水平逐渐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肌瘤体积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组反弹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效降低性激素水平,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缓解临床症状,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时红  刘旺根  杨丽萍  王蕾  王雪萍  王玎玎 《中成药》2004,26(12):1040-104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新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用肌注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头形态学变化,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实验性大鼠模型血浆内雌二醇(E2)、黄体酮(Pt)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结果: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大鼠的乳头红肿、乳腺增大和显微小叶、腺泡、导管增生均显著轻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雌二醇、乳腺组织中ER和PR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浆黄体酮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与改善血液流变、调节实验性大鼠性激素的血浓度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联合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单纯接受米非司酮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及米非司酮治疗者为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卵巢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FSH、LH及E2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及药物副作用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FSH、LH及E2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差值(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χ2=5.2851,P=0.0215)。此外两组治疗期间药物副作用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0945,P=0.7585)。结论:联合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及米非司酮可显著提高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谢吉蓉  陶俊贞  瞿向东 《新中医》2016,48(7):175-277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片对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大小及性激素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7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常规组39例采用常规强抗孕激素药物米非司酮片治疗,联合组39例以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2组均以持续用药3月为1疗程,持续治疗2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的疗效,并观察2组不同时点子宫肌瘤体积和相关性激素指标[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血清雌二醇(E_2)、血浆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P)]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愈显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2疗程后,2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有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在上述时点的子宫肌瘤体积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FSH、E_2、LH、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小子宫肌瘤和降低性激素水平,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