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90例脑出血重症监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存活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广谱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广谱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脑出血重症监护合并肺部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手术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更好恢复神经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体质量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40例低体质量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同顾性总结。结果自动复跳36例,电除颤复跳4例,术后均在ICU苏醒,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果断的判断能力及默契的配合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体重气管狭窄婴幼儿的术后护理。方法选择3例年龄2~5个月、体重4.5~5.4kg的低体重气管狭窄婴幼儿的术后重点做好循环系统、体位、呼吸系统护理。结果 2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因气管吻合口肉芽组织增生撤离呼吸机失败死亡。结论根据低体重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实施针对性专科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顾潇  张海燕  朱希燕 《河北医药》2009,31(23):3318-3319
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相当一部分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需在婴幼儿时期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由于年龄小,体重低,畸形复杂,耐受体外循环及手术创伤的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术后早期恢复及护理具有其特殊性,然而对于体重在10kg以下的低体重患儿而言,手术难度明显增大,风险随之增多,所以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及护理对手术成功和术后顺利恢复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付华秀  陈露  古秀容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73-1874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监护措施,提高术后护理成功率.方法:对42例患者术中采用中低温(25℃~28℃)体外循环,中度血液稀释,应用4∶1含钾冷血停跳液间断灌注,保护心肌.术后重症监护,使用呼吸机10~72 h,华法令抗凝使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值的1.5~2倍.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1例,死亡率7.2%,并发低心排综合征2例,心包填塞2例,心律失常5例,肺栓塞1例,术后随访1~4年,复查胸片心胸比明显缩小,UCG检查心脏各腔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术后心功能改善良好,Ⅰ级31例,Ⅱ级7例,Ⅲ级1例.结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改善脏器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及营养支持,术后严密监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血气、水电解质变化及抗凝效果,可提高护理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科381例3岁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ICU期间的管理及ICU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381例婴幼儿按照年龄和疾病类别进行分类,总结在ICU期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护理要点,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ICU期间死亡13例,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4~126h,平均18.9h,住ICU时间1~14d,平均4.8d,再次手术3例.没有因护理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婴幼儿手术后进行全面监测,细致查体,尤其是抓好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监护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8,(8):1374-137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目标性监测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抽取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1—12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资料,分析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发生部位,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在1 000~1 500 g之间患儿呼吸机实用率和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最高,不同出生体质量患儿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间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500 g以上患儿感染发生率为最高,感染症状主要发生于下呼吸道等部位,不同部位和出生体质量患儿感染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目标性监测,有助于新生儿各类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付美娇  徐凤兰 《江西医药》2006,41(10):815-816
目的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护理经验,减少肺部并发症。方法对40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通过正确使用呼吸机.适时吸痰,严密消毒隔离措施,肺部体疗,气道温温化。药物超声雾化,加强营养等措施。结果本组40例中死亡2例,主要原因为严重低心排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呼吸道并发症10例,包括呼吸道感染6例.气管出血1例,二次气管插管3例。结论呼吸道护理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替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改善心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心功能与心律失常监护,加强抗凝治疗宣教等。结果死亡6例,其中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5例,心室颤动治疗无效死亡1例,死亡率7.69%。随访53例,平均随访2.5年,死亡5例。结论注重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术后严密监护,可提高护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13-2414
目的:探讨ICU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提高早期生存率及护理措施重要性.方法:对64例患者术后ICU密切呼吸系统的监护,循环系统的监护,电解质的监测,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并发低心排3例,术后出血1例,严重心律失常5例,肺不张3例,早期死亡2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危重期ICU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气管支气管异物有效监护措施。方法对387例患儿进行密切的观察及监护,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387例患儿中15例并发肺部感染,3例并发心衰,22例并发喉痉挛,19例并发喉头水肿,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及时诊断,尽早取出,确保呼吸道的通畅。迅速做好术前及急救物品的准备,严密观察与围手术期监护,是成功抢救婴幼儿重症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勤  曾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469-3470
目的探讨和总结胰肾联合移植的术后护理监测及护理特点,促进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尽快恢复。方法该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对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心理护理、消毒隔离措施、生命体征监测、胰腺及肾脏功能监测,观察术后血糖及尿量、尿色、有无排斥反应等。结果通过对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监测,患者术后异常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来发生护理并发症,生命体征平稳后迅速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引流管较多,监测项目多且复杂,通过积极仔细的术后监护,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下降,能尽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48 h后出现的肺部感染,由此可能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合理应用呼吸机是危重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危重病救治中必不可少的抢救器材[1]。无论采取常频或高频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患者自身及呼吸机装置的质量等,均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尤其是我们从事重症监护(ICU)护理工作者必须常握这些知识。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危及患儿生命重要的原因。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原因的研究及对不同诱因相关护理对策的探索,一直是一线医务工作者们关心的热点和渴望解决的难题。本资料基于科室多年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的经验,就婴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考虑到其发育水平,免疫力和认知水平等异于成年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年龄段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并针对各个诱因探讨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我们得出结论,婴幼儿由于其特殊性,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过程更应该设法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尤其是要在护理工作中注意操作规范和尽量杜绝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营养疗法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荣  王玲芹 《河北医药》1999,21(2):126-127
我院小儿心胸外科自199406至199712共收治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6例,其中16例重症或体质较差的婴幼儿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超过3天,最长达35天。术后营养管理对这些危重患儿术后康复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的营养疗法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监护管理效果,并总结有效监护措施。方法将临湘市人民医院2008年至今收治的1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加强了全面的监护,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且观察组术后GCS、生活能力评分、Fugl-Meyer评分和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加强对其的全面监护,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理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最终实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婴幼儿心脏病术后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24例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病例分为两组,A组为高频振荡通气,B组为常频呼吸机通气,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措施。结果HFOV较常频呼吸机通气更有效改善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患儿的通气,提高氧分压。结论HFOV是治疗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新型机械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全麻术后苏醒期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护。方法对我院NICU38例新生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患儿严密监护方法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专业严密的监护及精心护理,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意外或影响手术效果。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熟悉的专业技术水平是保证新生儿全麻术后顺利渡过苏醒期,使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院心外监护室连续手术治疗10kg以下先心病患婴92例,男56例,女36例,月龄2.5~12.7月,年龄平均(6.3±2.6)月,体重3.5~10kg,平均体重(6.8±1.2)kg,对其术后处理方法、相关并发症、死亡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92例,痊愈90例,死亡2例,死亡率2.17%。并发症:呼吸机通气相关性肺炎3例(3.2%),再插管呼吸机辅助5例(5.4%),肺高压危象1例(1.1%),窦性心动过速6例(6.5%),房性心动过速1例(1.1%),严重低心排2例(2.1%),严重低氧血症1例(1.1%)。结论婴幼儿先心病术后监护常规的日益规范和治疗的改进,可有效降低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徐超仁 《抗感染药学》2021,18(3):413-415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及GCS评分值的关联性及其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间ICU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5例病例资料,其中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28例作为感染组,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未感染患者47例作为未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其合并伤、入院时GCS评分值、术前体质量指数、昏迷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情况、激素使用史、抗菌药物使用史、白蛋白水平、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受伤原因等单因素的相关性;将P< 0.05的单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前体质量指数高、合并伤、入院时GCS评分值低、昏迷时间长、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白蛋白水平低均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前体质量指数高、合并伤、GCS评分值低、昏迷时间长、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白蛋白水平低均为术后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可从以上几方面重点干预及预防,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