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剂量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袁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的CHF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2例)和对照组(B组32例),二组均给予常规综合疗法抗CHF治疗,A组联用螺内酯(20mg/d)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组评估.超声心动图厦生化检查,同时观察6min步行试验,并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6个月A、B组心功能分级LVEF,SV,CI)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与B组比较,A组改善最显著(P<0.05).未发现严重高血钾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螺内脂治疗CHF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孙华锋  蔡沅鑫 《吉林医学》2013,34(9):1693-169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配,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前者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后者采用常规医疗方法,治疗前后记录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LVEF升高、6 min步行距离增加,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是良好的临床治疗CHF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CHF合并ID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6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6 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变化。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P0.05)、NT-pro BNP水平下降(P0.05)、6 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LVEF升高(P0.05),LVEDD缩小(P0.05),治疗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Hcy下降(P0.01)。结论: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可改善CHF合并IDA患者的心功能,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Hcy。  相似文献   

4.
六分钟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心衰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6钟分步行运动训练在CHF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CHF的患者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在采用同样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对训练组进行六分钟步行运动训练.结果训练组在经过2个月的训练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果6min步行运动训练对CHF患者是安全的,可改善CHF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隔日1次口服地高辛0.125 mg 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9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地高辛治疗组(A组)和常规对照组(B组)各4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构成等临床基线有可比性,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予隔日1次口服地高辛0.125 mg,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6min 步行距离、心率情况,观察洋地黄中毒发生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和65.2%。A组明显优于B组(P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第三代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的影响.方法:将98例CHF患者分为常规抗心衰治疗组(48例)和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组(50例),ELISA法测定所有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分析比较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6min步行距离差异无显著性,卡维地洛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对CHF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贫血的患者,在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加铁剂治疗后,对心脏结构与功能及B型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32例连续CHF并贫血(血红蛋白:8~12g/dl)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以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A组,16例),皮下注射EPO 12 000IU/周+每天口服铁剂共4个月。对照组(B组,16例),每天口服铁剂。A组患者完成4个月的治疗后,继续以EPO治疗8个月,在12个月的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持续口服铁剂。结果A组患者在随机治疗的4个月中,相对于基础状态血红蛋白增加(P〈0.001),左室内径下降(P〈0.001),射血分数增加(P〈0.05),心功能分级(P〈0.001)与6min步行试验(P〈0.05)改善,同时血浆中B型利钠肽水平(P〈0.01)下降。B组患者在试验期间射血分数(P〈0.05)及6min步行距离(P〈0.05)有所下降,其它指标无明显变化。在12个月中,A组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血红蛋白(P〈0.01)、射血分数(P〈0.001)、6min步行试验距离(P〈0.001)增加,左室内径(P〈0.05)、室间隔厚度(P〈0.01)、心功能分级(P〈0.001)、B型利钠肽水平(P〈0.05)下降。结论对于CHF并贫血的患者,EPO加口服铁剂治疗与单纯口服铁剂的对照组相比,能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与功能,降低B型利尿肽水平。  相似文献   

8.
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A组(卡维地洛治疗组)46例,B组(美托洛尔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相似,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治前、后3个月、6个月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腔径变化,并观察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6min步行试验及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但A组比B组明显。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心率、血压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6min步行试验均有明显提高(P<0.01),而A组较B组更为显著。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而在运动耐量改善方面,卡维地较洛美托洛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张平  罗红 《吉林医学》2012,33(3):522-523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单纯氧疗;B组采用BiPAP治疗;C组予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BiPAP治疗。治疗8周。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肺通气功能、6 min步行距离、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B组、C组治疗8周后在动脉血气、肺通气功能、6 min步行距离、SGRQ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改善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氧疗、BiPAP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衰(CHF)并贫血的患者,在EPO加铁剂治疗后,对心脏结构与功能及B型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32例连续CHF并贫血(80g/L〈血红蛋白〈120g/L)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以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A组、16例),皮下注射EPO 12000 IU/周+每天口服铁剂共4个月。对照组(B组、16例),每天口服铁剂。结果A组患者在随机治疗的4个月中,相对于基础状态血红蛋白增加(P〈0.001),左室内径缩小(P〈0.001),射血分数增加(P〈0.05).心功能分级(P〈0.001)与6min步行试验(P〈0.05)改善,同时血浆中B型利钠肽水平(P〈0.01)下降。B组患者在试验期间射血分数(P〈0.05)及6min步行距离(P〈0.05)有所下降.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CHF并贫血患者。EPO加口服铁剂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与功他,降低B型利钠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扶芳藤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扶芳藤合剂,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心率变化,记录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MLHF)。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Lee氏心衰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扶芳藤合剂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00ml/d的参麦注射液静滴,治疗两周后分别进行两组心衰疗效的比较,测定心输出量(CO)和射血分数(EF)、6min步行试验(6MWT)、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并且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结果 观察组治疗两周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CO和EF、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MLHFQ积分和血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与心率震荡( HRT)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5例,按6MWT的结果分组:步行距离<300 m为Ⅰ组,300~374.9 m为Ⅱ组,375~449.9 m为Ⅲ组,>450 m为Ⅳ组。各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的震荡初始值( TO)、震荡斜率( TS)。对HTR与6MWT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Ⅰ-Ⅳ组各纳入了30、35、40、60例患者,4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TO、T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和Ⅱ组TO值与Ⅳ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TS值与Ⅳ组比较均显著降低( 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MWT与TO值呈负相关,而与TS值呈正相关( 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6MWT与HRT相关,6MWT的距离越短,其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脑钠肽(BNP)评价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常规治疗组用强心剂加利尿剂。对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观察。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BNP、6分钟步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MWT和BNP均能有效评价缬沙坦治疗CHF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NT—proBNP-9传统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照组用强心、利尿、ACEI、B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两组NT—proB.NP、6MWT、LVEDD、LVEF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相关性研究表明,NT—proBNP与LVEDD呈正相关(P〈0.05),而与LVEF及6MWT呈负相关(P〈0.05)。结论曲美他嗪加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治疗效果,NT—proBNP和6MWT结合可较为准确地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距离步行锻炼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64例CHF病人测定6WMT距离后,随机分为无锻炼组和按6WMT距离的1/4、2/4、3/4及4/4四个锻炼组,即1/4组、2/4组、3/4组和4/4组。锻炼组患者在其首次6WMT测试中完成步行同等距离的相应时间内完成步行锻炼,每天锻炼3~4次。比较各组2个月后6WMT距离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6MWT距离和LVEF于锻炼前后在3/4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02)。与其他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在3/4组6 MWT距离和LVEF增长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按3/4 6 MWT试验距离及相应时间进行锻炼更有益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脉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CHF患者,将CHF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心脉隆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30例,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9的浓度,并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A组治疗后血清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MMP-9水平A组低于B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LVEF、6min步行试验(6MWT)高于治疗前,心率低于治疗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LVEF、6MwT高于B组,心率低于B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心脉隆可降低cHF患者血清MMP-9水平,从而改善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阎燕 《实用全科医学》2009,7(3):291-29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社区卫生管理方法。方法选取社区2006年1月出院后的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出院时心功能情况随机分为A(观察组)、B(对照组)两组,每组15例,除出院后均给予正规抗心衰治疗药物外,A组进行社区卫生管理,采用全科医学基本原则,予人格化和综合性照顾、连续性照顾、协调性照顾和可及性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B组按照一般患者出院后在家服药。结果1年后,6分钟步行试验、第6个月再住院率、1年后病死率、年度平均医疗费用A组较B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社区卫生管理中采用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管理充血性心衰合理有效,值得推广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入选CHF患者260例,其中对照组108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阿替洛尔;试验组152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咪达普利、比索洛尔;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NP、hs-CRP、LVEDD明显下降(P〈0.05),LVEF、6MWT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NP下降、LVEF和6MWT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咪达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状况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6MW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