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麻醉方式和血清S100β蛋白的关系。方法: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4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G组,n=22)及椎管内麻醉(E组,n=18)两组,于术前1d,术后1d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量患者认知功能;并于麻醉诱导前、术后4h、24h抽颈内静脉血测量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G组与E组术后1d的POCD发生率无差异,血清S100β蛋白术后4h,24h均高于术前(P〈0.05),发生POCD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要高于未发生POCD患者的(P〈0.05)。结论:麻醉方式对POCD的发生率没有影响,手术前后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变化显著。说明麻醉手术可能对神经系统有影响。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要大于未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其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作为硬膜外麻组,30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吸入全身麻醉作为全麻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镇痛泵止痛,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术后7d时进行评分,同时根据患者教育水平,设置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具体评分标准。严密监测两组患者术中MAP,HR和血气指标,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液体出入量等。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时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后1 d、术后7 d时MMSE 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全麻组术后1 d POCD 发生率为26.67%,术后7 d时POCD发生率为23.33%,硬膜外麻组分别为16.67%、13.33%,全麻组略高于硬膜外麻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MAP、H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及总出、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全麻术后POCD发生率略高于硬膜外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浆胆碱酯酶(ChE)水平对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择期行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32例(39.02%)和非POCD组50例(60.98%)。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并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Ch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5、7 d血浆ChE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POCD组较非POCD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前1 d血浆ChE水平明显低于非PO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血浆ChE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630,P〈0.01)。结论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浆ChE水平降低与POC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谢莉  柴小青 《安徽医药》2016,37(9):1099-1101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在非心脏手术过程中,血压变化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接受非心脏手术的74例老年患者,按照术中血压变化情况分为低血压组、血压波动组和正常血压组,分析3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血压情况等。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POCD评定。结果 3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波动组患者术后第1天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和低血压组术后第1天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MMSE评分结果基本恢复术前水平。结论 术中血压波动与POCD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而术中低血压与POCD无关。  相似文献   

5.
刘沁爽  张志利  孙海军  梁淑娟 《河北医药》2011,33(15):2283-2284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中控制性降压组(H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20例。术中皆采用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术中、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对所有试验对象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由对患者分组情况不知情的医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量表)行认知功能测验。判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H组术中MAP和出血量明显低于N组(P〈0.05或〈0.01),2组术后第1天和第4天POC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可安全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且对术后POCD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大切口手术方法切除甲状腺瘤,观察组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甲状腺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的失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瘢痕,有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非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177例肝癌患者单纯肝切除(对照组)与非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观察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1、3、5年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8.57%与16.67%、85.71%与29.17%、94.29%与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与91.67%、40.0%与75.0%、17.14%与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治疗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陈施清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912-1913
目的探讨气道管理预防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气道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束后对两组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肺部感染7例(23.33%)、气管切开5例(16.67%)、死亡1例(3.00%);对照组30例患者,肺部感染17例(56.67%)、气管切开16例(53.33%)、死亡8例(26.6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44、8.865、4.706,P〈0.01或P〈0.05)。结论气道管理对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和死亡的发生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慧 《中国实用医药》2013,(32):181-182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麻醉科于2010年1月~2013年5月麻醉的非心脏手术的10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内肌注盐酸戊乙奎醚,而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评估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结果 术后2天内观察组和对照组POCD发生率分别为25.9%和29.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与术前相比,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不增加老年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采取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处理后对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9例行手术治疗的非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硬麻组、局麻组各33例,采取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5d 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比较3组 MMSE 评分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全麻组患者术后1d MMSE 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麻组低于局麻组及硬麻组术后1d MMSE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麻组、硬麻组、局麻组3组发生 POCD 率依次为27.3%、9.1%、6.1%,全麻组 POCD 发生率高于硬麻组和局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后易发生 POCD,但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 POCD 发生情况的影响不同,其中全麻影响最大,临床上可选择采取全麻联合硬麻方式实施麻醉,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物剂量的使用,降低 POCD 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62例曾接受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暴露组(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2例和非暴露组(术前未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0例,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情况(包括术后再出血量及出血率)及预后转归情况(包括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行为能力评估)。结果:暴露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57.63±14.01)ml,高于非暴露组患者出血量(40.52±12.92)ml(P〈0.05);暴露组死亡率为37.5%,高于非暴露组的12.5%(P〈0.05);暴露组术后6个月Barthel评分为(52.16±6.34)分,低于非暴露组的(69.42±6.02)(P〈0.05)。结论: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程瑾璇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30-131,13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给予积极性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性临床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阿托品化所需时间(10.77±3.15)min、胆碱酯酶(CHE)恢复正常所需时间(4.01±1.46)d、机械通气时间(72.87±62.40)h、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感染率、病死率(16.67%、11.90%、23.19%)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化时间、CHE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院内感染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67例,分为观察组(n=186)和对照组(n=18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临床护理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程序护理,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针对性、护理有效性及护理系统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应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对促进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病情及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并T管引流术,观察组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残石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9%VS14.29%,0%VS9.52%,4.76%VS19.05%),差异有显著性(/9〈0.05)。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相较常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并T管引流术创伤小、疗效好、预后快、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术后疼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缓解疼痛,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缓解有效率、疼痛发生率、出血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82.0%,两组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的疼痛发生率及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术后疼痛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加速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林海洁  余季辉  丁红  肖敏仪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27-128,131
目的 探讨苏醒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行静吸复合全麻术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苏醒期,实验组采取专项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间,躁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5.38%和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46%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醒期专项护理应用于全麻术患者能明显改善其麻醉效果,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何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3,(11):128-12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纪娥 《中国医药科学》2014,(22):125-127,130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开展胆管切开取石手术后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开展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管取石术患者60例,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术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并开展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总量为(61.4±15.6)m L,胃肠道恢复时间为(22.5±4.2)h,住院时间为(5.1±1.2)d,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开展胆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效果,术后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增加手术治疗的效果,保证手术开展的安全性,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