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服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选取8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甲减组,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6个月;再选取40例健康成人,不做任何治疗,分别检测2组的血清心肌酶谱(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甲状腺功能(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结果治疗后甲减组患者FT3、FT4的水平均较治疗前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甲减组患者的TS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甲减组AST、CK、CK-MB及LDH均较治疗前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肌酶谱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显著改善心肌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2.
胆固醇和心肌酶明显增高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血清胆固醇、心肌酶变化原因和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血清生化检验、组织病理检验厦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血清胆固醇和心肌酶升高,并且随甲状腺功能改善和临床症状缓解而恢复正常。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起病隐匿,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甲状腺素检测是简便易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肌梗死的鉴别意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 对12例被误诊为心肌梗死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因胸闷、心肌酶升高、心电图改变而被误诊为心肌梗死,后经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心肌酶下降.结论 部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可出现心肌酶升高,易被误诊为心肌梗死,增强对这部分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监测可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原发性甲减病人甲状腺功能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5例原发性甲减病人与30例健康对照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原氮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vr4);用速率法检测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和线性分析。[结果]甲减病人的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其增高程度与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成负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呈正相关。[结论]甲减可以引起心肌酶谱的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56例原发性甲减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心肌酶谱5项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甲状腺功能3项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与原发性甲减的关系;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肌酶谱血清CK、CK-MB、LDH、α-HBDH、AST的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L:241±190比82±29、22.1±9.5比14.7±4.3、204±85比99±25、185±92比98±26、35.9±19.4比20.2±7.4,P均0.05);原发性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血清FT3、FT4的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mol/L:1.97±0.97比4.73±1.62,3.76±2.76比14.52±4.57,P均0.05),而TS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L:21.43±12.54比3.76±1.62,P0.05)。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AST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5.3%(31/56),39.2%(22/56),50.0%(28/56),48.2%(27/56),44.6%(25/56)。原发性甲减患者血清FT3、FT4与心肌酶变化呈负相关,TSH与心肌酶变化呈正相关,FT3、FT4、TSH与CK相关性最强(r值分别是-0.61、-0.53、0.57)。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肌酶谱显著升高,FT3、FT4、TSH与CK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减 )可引起心肌、骨骼肌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导致心肌酶谱增高。作者收集1994年1月~2002年1月本院甲减致心肌酶谱增高病例29例 ,将其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的演变和治疗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9例中男7例 ,女22例 ;年龄 (53±12.6)岁。其中桥本氏甲状腺炎20例 ,甲亢手术后4例 ,碘 131 治疗甲亢后4例 ,甲状腺腺瘤切除后1例。甲减病程自2~30年不等。主要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皮肤粗糙、颜面部和双下肢浮肿29例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乏力29例 ,贫血、纳差23例 ,腹水20例 ,胸水19例 ,心包积液28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患者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脂及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76例甲减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空腹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sTS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酸磷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结果:治疗前TC、TG、CK、CKMB较对照组升高(P〈0.01或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恢复至正常。结论:甲减与脂代谢、心肌酶学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心肌酶增高1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甲减)合并心肌酶增高的可能原因.方法对我院1993年7月~2001年6月收治合并有心肌酶增高的原发甲减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心肌酶,以CPK增高最显著,经用甲状腺片替代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心肌酶水平与TT4,FT4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8,-0.715,P<0.01),与TSH之间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原发甲减可致心肌酶增高,机制不明,可能与粘多糖粘蛋白在心肌等肌肉组织沉积有关,易与心肌梗死鉴别.  相似文献   

9.
1概述1.1黏液性水肿昏迷是甲状腺功能严重减退、全身代谢和各系统功能下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又称甲减危象。无论是原发性甲减还是继发性甲减,未适当治疗,病情发展到晚期均可发展为黏液性水肿性昏迷。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多数起病隐匿,70%~80%患者有心血管病变,血清心肌酶可升高[1],极易误诊.本文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甲减41例,其中有18例患者心肌酶不同程度升高,以肌酸激酶(CK)升高最为显著,而其中有9例CK升高达1 000 U/L以上,在临床上易误诊为心肌梗死或其他疾病,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升高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方法:初诊的原发性甲减患者40例分两组,TRAb升高者20例(TRAb升高组),TRAb水平正常者20例(TRAb正常组),检测患者空腹时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甘油三酯(T℃)等水平.结果:与TRAb正常组相比,TRAb升高组患者CK、CKMB、LDH、T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G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TRAb与各心肌酶水平呈正相关(P<0.05);TRAb水平与各心肌酶谱间有直线回归关系,CK、CKMB影响TRAb水平(P<0.05),TRAb决定着LDH的变化(P<0.01).结论:TRAb升高的原发性甲减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升高,二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TH)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甲减的发生在高龄者中更为普遍。老年人中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为0.9%~5.7%,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甲减)患病率为6.5%~12.5%[2,3]。目前对于原发性甲减治疗药物首选左甲状腺素(L-T4),但由于老年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发生生理性改变,合并较多基础疾病,且甲状腺素过多易继发心脏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因此探讨老年甲臧患者适宜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0-05~2005-05收治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307例,现对其中合并有心肌酶显增高的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缺乏症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特征,避免漏诊。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生长激素缺乏症并原发性甲减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生长发育迟缓2年入院。曾于外院行左手X线片示骨龄偏小,诊断为矮小症,未治疗。入我院后行可乐定+精氨酸联合试验提示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进一步查甲状腺功能提示甲减,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并原发性甲减,予生长激素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后症状好转带药出院。结论提示临床遇及发育迟缓的患儿,应考虑是否合并甲状腺病变,及时行甲状腺相关检查是避免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支架术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例老年冠心病心脏支架置入术后合并甲减患者的误诊误治过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为老年男性,冠心病心脏支架术后因不典型心绞痛症状入我院,入院后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磷酸肌酸激酶增高,诊断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但治疗效果差,多次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无动态演变规律。后经甲状腺B超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甲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效果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心脏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甲减时,因磷酸肌酸激酶增高,很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动态观察磷酸肌酸激酶的变化规律,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8例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为冠心病6例,慢性肾炎4例,贫血3例,结核性心包炎及老年性痴呆各2例,慢性胃炎1例。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原因不明的水肿、淡漠、嗜睡及心血管表现的患者,应考虑到甲减,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测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吴建红 《华西医学》2010,(4):747-748
目的提高对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多肌炎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报道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多肌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男2例,年龄分别为33、38岁;女1例,年龄64岁,均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肉肌无力,肌酶显著升高。结果 2例男性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为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效果好。结论临床上对有肌病表现、肌酶显著升高的患者须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应注意筛查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15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甲减发病高于继发性甲减,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危险因素包括胆固醇升高,心包积液,妊娠。结论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手术,是预防的基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心肌酶谱的检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甲减患者51例作为X组,同期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52例作为Y组。比较两组心肌酶谱的表达差异。结果:X组患者AST、LDH、CK-MB、CK水平均显著高于Y组(P<0.01)。结论:甲减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检验,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依据,最大限度的避免漏诊以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4/2007年收治以胸闷、心肌酶显著增高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