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科重症病房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88例为耐碳青霉烯组,选取同期发生的碳青霉烯敏感的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80例为碳青霉烯敏感组。统计两组感染部位分布。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结果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血液系统、泌尿道、软组织。其中耐碳青霉烯组血液系统感染率(14.77%)高于碳青霉烯敏感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静脉置管、抗菌药物应用时间≥14 d、应用碳青霉烯类、前期有肺炎克雷伯菌定植患者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OR=15.5,14.0,18.5,41.4,30.3,P0.05)。结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有住院时间长,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时间≥14 d、前期有肺炎克雷伯菌定植。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预防措施,对于感染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早发现,早隔离,并给予合理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感染预防干预措施,以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上海某三级综合医院2013-2014年ICU内发生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患者共11例(病例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展开研究,按1∶3配对,对照组选择2013-2014年入住该医院ICU>48h且未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患者共33例,对ICU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占90.91%,对照组患者中占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住同病区平均天数12d,对照组患者为4.45d,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尤其长时间使用,以及长时间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患者住同病区,是ICU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适当调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选取以及使用时长,针对病区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做好有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延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究住院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我院药学部收治的190例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 KP)所致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分为CRKP组(n=40)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 CSKP)组(n=150)。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住院患者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绘制预测CRKP血流感染的列线图模型。使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H-L)检验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感染前1个月内留置导尿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年龄≥65岁是影响住院患者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对列线图进行验证,校准曲线拟合良好,H-L检验χ2 =7.630,P=0.366,AUC为0.817(95% CI:0.739~0.895)。结论?感染前1个月内留置导尿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年龄≥65岁是住院患者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住院患者发生CRKP所致血流感染有较好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褪色沙雷菌肺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12年7月-2017年6月重症监护室内耐碳青霉烯类褪色沙雷菌肺炎患者47例,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入住ICU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双联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用≥3联、抗菌药物应用时间≥14d、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有创操作≥3项与耐碳青霉烯褪色沙雷菌肺炎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抗菌药物应用≥3联为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耐碳青霉烯褪色沙雷菌肺炎与多项相关因素相关;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科学管理侵袭性操作将有利于减少耐碳青霉烯褪色沙雷菌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菌株耐药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年-2016年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共105例,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53例,占50.5%;28天病死33例,病死率为31.4%;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OR=0.015,95%CI:0.002~0.129,P0.001)、拔除深静脉导管(OR=0.044,95%CI:0.006~0.305,P=0.002)是影响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比例逐年上升;拔除深静脉导管和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为其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72株,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相关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IMI、blaIMP和blaOXA-48),应用MLST方法检测菌株克隆型别。结果 2016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72株,其中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 48株,占66.7%,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 24株,占33.3%;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均较低,特别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体外显示出极高敏感性,仅4.2%菌株耐药;24株菌株全部检出blaKPC-2基因,其他耐药基因未检出。结论本院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KPC-2酶。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在本院呈克隆播散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医院感染对住院日、住院费用和预后的影响,了解其经济损失。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月-2019年11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VAP与同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菌VAP患者基本情况、感染特征与相关因素等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VAP与同种病原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菌VAP患者进行1∶1匹配,比较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VAP患者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菌VAP住院日、住院费用和预后差异。结果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病原菌VAP发生率为7.32%,其中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VAP发生率分别为2.36%、1.98%、1.60%、1.37%。PSM并均衡性检验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VAP患者平均住院日较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菌VAP患者住院时间长22 d(P<0.001),平均住院总费用增加43 894.09元(P<0.001)。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VAP可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与经济损失,增加住院时间,且预后较差,临床应加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减少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VAP。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江西地区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hvKP)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0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医院分离的非重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 共检出CRKP 749株,其中CR-hvKP 126株(16.82%);126株CR-hvKP主要分离于痰液(n=60,47.62%)和血液(n=41,32.54%);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ICU)(n=81,64.29%);药敏结果显示除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外,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blaKPC)基因携带率最高(n=102,80.95%);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检测显示,K64型CR-hvKP检出最多(n=111,88.10%);ST分型提示,所检测引起脓肿的CR-hvKP均为产KPC酶的ST11菌株。结论 江西省CR-hvKP检出率较高,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提示临床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和毒性基因携带率均较高,应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及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明确感染基本情况。采取病例对照研究,将CRKP医院感染和定植患者作为病例组,共59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医院感染和定植患者作为对照组,共79例。调查CRKP医院感染及定植的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基本情况:2020年1-12月共86例患者不同部位检出105株CRKP,其中社区感染31株(26例),社区定植1株,医院感染51株(46例),医院定植22株(21例)。CRKP医院感染率为0.11例/千住院日,医院定植率为0.35‰。单因素分析:年龄≥65岁、男性、呼吸衰竭、急诊入院、急诊滞留≥48 h、入院前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入院前存在感染、住院期间使用呼吸机+人工气道、留置尿管、住院时长、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使用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7 d)、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糖肽类抗菌药物以及联合用药可使发生CRKP医院感染/定植风险增加(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65岁、入院前存在感染、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发生CRKP医院感染/定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RKP医院感染及定植的防控需关注高发部位、急诊患者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寿光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9年2月ICU收治并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患者210例作为研究组,分析患者感染部位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另选取同期ICU收治的未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患者210例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10株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主要包括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标本类型主要为痰液,其次为血液、尿液;鲍氏不动杆菌除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外,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均较高;而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等则对肺炎克雷伯菌表现出高抗菌活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替坦、头孢唑林、氨曲南与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9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二次插管、抗菌药物联用、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白蛋白水平低、脑血管病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是ICU主要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病原菌多药耐药情况严重,感染与二次插管、低蛋白血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多联抗菌药物使用、合并脑血管病等因素有关,这类患者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