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发病率及不同样本检出率,分析外周血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与H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luorescence methond,PCR-FM)和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分别检测HIV/AIDS患者各类样本(血、痰、粪、尿及脑脊液等)的HCMV-DNA及血液中不同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665例HIV/AIDS患者中,97例HCMV-DNA检测结果>1 000 copies/ml,检出率为14.59%;结果显示,低CD_4~+ T淋巴细胞是HIV/AIDS合并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OR=1.007>1,95%CI=1.003~1.011,P<0.001)。CD_4~+ T淋巴细胞≤150个/μl占混合感染的86.60%(84/97),此时HCMV感染率为20.05%(84/419),与CD_4~+ T淋巴细胞>150个/μl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15,P<0.001);合并HCMV感染后,HIV/AIDS患者CD_3~+、CD_4~+和CD_8~+ T淋巴细胞与HCMV-DNA病毒载量呈负相关,其中CD_8~+ T淋巴细胞下降趋势最明显;此外,不同样本HCM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34,P<0.001)。结论 HIV/AIDS患者易合并HCMV感染,应密切关注艾滋病患者CD_4~+、CD_8~+ T淋巴细胞计数及CD_4~+/CD_8~+比值变化,尽早确诊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复合感染的情况及与CD_4~+ T细胞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二科住院的AIDS患者147例,其中AIDS合并PCP感染患者60例,AIDS未合并PCP感染患者87例;将AIDS合并PCP患者中复合感染组与无复合感染组CD_4~+ T细胞数、CD_8~+ T细胞数以及CD_4~+ T/CD_8~+ T细胞比值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不同CD_4~+ T细胞数水平发生复合感染情况。结果 60例PCP患者中有47例发生复合感染,感染率为78.33%;其主要的复合感染是口腔念珠菌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菌性肺炎、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分别为41.67%、31.67%、31.67%、30.00%、11.67%;AIDS相关PCP患者CD_4~+ T细胞数均<200×10~6/L,且绝大多数≤50×10~6/L;复合感染组CD_4~+ T细胞数、CD_4~+ T/CD_8~+ T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无复合感染组(P<0.01,P<0.05);CD_4~+ T细胞数≤50×10~6/L组患者复合感染率为90.91%,显著高于CD_4~+ T细胞数51~100×10~6/L组(57.14%)、101~200×10~6/L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AIDS相关PCP患者复合感染率高,AIDS合并PCP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且CD_4~+ T细胞数与AIDS合并PCP患者复合感染关系密切,随着CD_4~+ T细胞水平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男性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的支原体感染情况,探索支原体感染与HIV阳性者免疫功能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高危行为史等基本信息;采集首段尿检测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和梨支原体(Mpi);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及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 江苏省男性HIV感染者中Uu、Mh、Mg、Mf、Mpe、Mpi的感染率分别为51.7% (257/497)、34.0% (169/497)、29.0%(144/497)、6.6%(33/497)、1.6% (8/497)、16.3% (81/497);男性HIV感染者中CD4+T细胞< 200个/μL有108例,占21.8%,200~499个/μL有252例,占50.9%;外周血中IL-2、IL-4、IL-6、IL-10、IFN-γ、TNF-α含量中位数分别为145.059、1.315、0.420、2.405、4.083、7.157 ng/mL;感染了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的男性HIV感染者外周血的CD3+、CD4+、CD8+细胞计数水平以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未感染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的男性HIV感染者.结论 6种致病性支原体在江苏省男性HIV感染者体内均有不同程度感染,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存在关联,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膦甲酸钠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对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医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联合组65例,对照组采用ALA-PDT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膦甲酸钠进行治疗,检测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统计两组患者HPV转阴率、再感染率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CD_3+、CD_4+、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HPV转阴率较高,再感染率较低(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69%,高于对照组69.84%(P<0.05)。结论 膦甲酸钠联合ALA-PDT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效果较好,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AIDS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检出真菌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DS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真菌感染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变化。结果 252例AIDS患者中合并真菌感染共100例,共检出真菌123株。单因素分析结果,侵入性操作、是否系统抗病毒治疗、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外周血CD_4~+计数、血清白蛋白浓度为AIDS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CD_4~+计数、系统抗病毒治疗、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AIDS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IDS合并真菌感染患者IL-10、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P0.05)。结论外周血CD_4~+计数、系统抗病毒治疗、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影响AIDS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AIDS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升高。避免AIDS患者合并真菌感染除了要尽早发现诊断治疗外,还要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外周血CD_3CD_(38)~+T淋巴细胞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1例HIV感染患者及同期于医院查体的100名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BV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单纯HIV感染组(144例)及HBV/HIV共感染组(107例),根据CD_4~+水平将HBV/HIV共感染组分为无症状HIV感染期(38例)及艾滋病(AIDS)期(69例)两个亚组,测定HBV-DNA、HIV-RNA载量及外周血CD_3、CD_4~+、CD_8~+、CD_4~+/CD_8~+、CD_3CD_(38)~+T淋巴细胞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HIV感染组及HBV/HIV共感染组患者CD_3CD_(38)~+、CD_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P0.05),CD_3、CD_4~+、CD_4~+/CD_8~+降低(P0.05),HBV/HIV共感染组患者升高或降低幅度高于单纯HIV感染组患者(P0.05);HBV/HIV共感染组患者HIV-RNA载量高于单纯HIV感染组患者(P0.05);AIDS期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等指标低于无症状HIV感染期组(P0.05),CD_8~+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_3CD_(3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HIV-RNA载量、HBV-DNA载量均高于无症状HIV感染期组(P0.05);在无症状HIV感染期亚组中,HIV-RNA载量与CD_4~+、CD_4~+/CD_8~+呈负相关,与CD_3CD_(38)~+呈正相关(P0.05);在AIDS期组亚组中,HBV-DNA载量、HIV-RNA载量与CD_4~+、CD_4~+/CD_8~+呈负相关(P0.05),与CD_3CD_(38)~+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V/HBV共感染患者可存在T淋巴细胞活化,CD_3CD_(3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可一定程度反映HIV/HBV共感染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苍白密螺旋体(TP)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45份HIV/TP合并感染血清和57份单纯HIV阳性血清和全血,进行淋巴细胞、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测,分析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HIV/TP合并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为(431.6±127.8)109/L,HIV感染者为(527.0±156.2)109/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P<0.05),两组间其他检测指标T(CD3+)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数、CD4 +/CD8+比值、B淋巴细胞、NK细胞、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TP合并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显著低于单纯HIV感染者,测定HIV/T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变化,有助于评价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肺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免疫指标(CD_3~+、CD_4~+、CD_4~+/CD_8~+、CD_8~+及NK细胞),应用Pearson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L-1β、IL-6及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APTT、PT及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_3~+、CD_4~+、CD_4~+/CD_8~+及NK细胞均分别低于对照组,CD_8~+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IL-1β、IL-6及TNF-α分别与PT、CD_8~+呈正相关(P<0.05),与CD_3~+、CD_4~+、CD_4~+/CD_8~+及NK细胞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均处于较高水平,免疫功能相对减弱,而炎性因子又与PT和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感染情况及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为骨科术后感染的临床防治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术后发生感染患者21例作为感染组,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并将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进行培养鉴定,同时观察患者的IL-6、IL-8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研究中的65例骨科术后患者有2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2.31%;感染患者共计检测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60.71%,革兰阳性菌29株占34.52%,真菌4株占4.76%;感染患者的IL-6(42.16±3.52)ng/L、IL-8(54.15±7.91)ng/L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的IL-6(14.81±7.35)ng/L、IL-8(42.18±10.17)ng/L水平;感染患者的CD_3~+(58.29±6.04)%、CD_4~+(43.94±2.75)%、CD_4~+/CD_8~+(0.64±0.03)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的CD_3~+(49.01±5.72)%、CD_4~+(22.59±3.27)%、CD_4~+/CD_8~+(1.08±0.31)。结论骨科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居多,感染患者的IL-6、IL-8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非感染患者明显升高,提示可作为临床判断术后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梅毒对HIV/AIDS的影响,为AIDS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湘潭市新发现并随访到的463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的基本信息、采集血液样本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采用TP-ELIS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感染情况,统计分析不同人群的合并梅毒感染率、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结果 463例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率与性传播比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955、P0.05);463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合并梅毒感染率为26.35%;男性(30.13%)高于女性(19.25%)(P0.05);农民工(34.88%)高于商业服务(12.77%)和其他人群(13.33%)(P0.01);男男传播人群(42.03%)高于异性接触感染人群(27.18%)(P0.05);性传播组感染人群(29.89%)高于其他组感染人群(10.59%)(P0.01);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层的HIV/AIDS病例合并梅毒感染(39.53%)高于CD4~+T淋巴细胞201~≥501个/μl(21.26%)3层的HIV/AIDS(P0.01)。结论 HIV/AIDS多合并梅毒感染,已成为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在防治工作中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HIV/AIDS的梅毒感染、传播,在治疗中要针对梅毒感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情绪和睡眠状态的相关,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省3所高校556名在校本科生,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调查问卷调查体育锻炼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调查被试睡眠状况、心身健康和情绪状况.结果 在平时学习的时间花费上,锻炼组与非锻炼组分别为(4.16±2.70),(3.66±2.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锻炼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非锻炼组,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潜伏期分量表明显低于非锻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在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体育锻炼越积极的大学生情绪和睡眠状况越好.体育锻炼干预可通过影响睡眠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来所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强调基地建设是研究院所促进科技创新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17.
18.
Colorectal canc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s and the environ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lorectal cancer (CRC)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both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etiology and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Several risk factor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cluding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red meat intake, smoking, and alcohol intake. Protective factors include vegetables, calcium,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folat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physical activit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particular diet and genes, is an area of growing interest. Currently, oncogenes,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nd mismatch repair genes are believed to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When considering the genetics of CRC, only 10% of cases are inherited and only 2-6% can be ascribed to the highly penetrant genes, such as APC, hMLH and hMSH2. Lower penetrance genes combined with a Western-style diet contribute to the majority of sporadic CRC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giv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studies that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present the major findings. Here, we examine the molecular events in CRC,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s and environment, and review the most current researc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9.
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 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放射源应用现状和放射源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的对策。结果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放射源监督管理的对策及建议。结论 我国放射源应用现状和监督管理工作不容乐观,形势严峻。要减少辐射事故,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