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目的:对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进展期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接诊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2%优于对照组78.4%,观察组患者评分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用药方法分成2组,即单一组(n=40)、联合组(n=40)。单一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0%,相比于单一组的8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学(NDS)评分方面,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低分子肝素钙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效果非常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普及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使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或入住我院的患者中,统计、筛选出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研究对象均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综合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方案。观察指标主要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并对比两组结果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综合组患者治疗结果中,无效例数少;NIHSS评分的下降程度较大,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较少;这些结果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使用,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3.8%,有效率为92.9%,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与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效果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选取病例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具较高安全性,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g)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疗前 Fg、P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疗后2周,观察组 Fg 水平低于对照组,PT 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神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脑微循环,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抗栓,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抗栓,一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多环节协同抗栓,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型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型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进展型脑卒中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组)与对照组A(巴曲酶组)、对照组B(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组给予巴曲酶分别10、5、5kU,1次/d静脉滴注,共用3次,第4天开始氯吡格雷片75mg/d,顿服,以及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7d;对照组A应用巴曲酶分别10、5、5kU,隔日一次静脉滴注,共用3次,第6天开始氯吡格雷片75mg/d,顿服;对照组B第1天即开始氯吡格雷片75mg/d,顿服,以及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7d。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4%,对照组A为65.63%,对照组B为86.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A、B两组。结论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治疗进展型脑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132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联用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未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其余治疗相同,观察心绞痛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68%,且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疗效显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给低分子肝素钙和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丁苯酞+氯吡格雷)和对照组(氯吡格雷)各6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hs-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WTBX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和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接诊的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发作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神经功能评分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卒中复发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来成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60+63-60,63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确诊的U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少发作频率(P〈0.05),且心电图缺血性S-T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UAP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仉虎  赵玉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26-162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Ⅰ组)和低分子肝素对照组(Ⅱ组),观察两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较低分子肝素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我院心脑血管科收治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以药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2%(P<0.05).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进行检测,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结合氯吡格雷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全血低切粘度(15.73±1.75)mPa·s、血小板聚集率(52.76±4.21)%低于对照组的(20.64±2.13)mPa·s、(63.39±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确切,治疗后全血低切粘度等指标显著改善,患者有效率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适用于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本院10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51%,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4例糖尿病伴下肢严重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组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所有患者在全身情况稳定的基础上,分别接受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踝肱指数(ABI),安全性评估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PSV变化值比较差异显著,其中奥扎格雷钠组PSV增加(7.29±8.81)cm/s,低分子肝素钙组PSV增加(13.55±13.11)cm/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Bd变化值分别为(0.07±0.07)和(0.08±0.0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TT和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药物不良反应轻。结论两种抗凝治疗均能显著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流,且低分子肝素钙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  相似文献   

19.
朱晓鹏 《海峡药学》2013,25(1):128-129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内科门诊收治的应用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患者80例临床资料(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单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相比研究。结果相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细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2.2±5.7)分和(5.2±4.5)分,比较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2.0±5.6)分和(7.8±3.8)分,两组治疗后NDS均有改善,但细察组改善更明知(P<0.01)。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致残程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脑细胞活化剂、活血化瘀中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脑细胞活化剂、活血化瘀中药、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同时口服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