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因子(TF)含量及其在临床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105例正常人(对照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中TF浓度.同时检测10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242、CA19-9含量;44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获得随访,比较TF阴性与阳性获随访者的生存率.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TF水平[(1.35±1.14)U/L]明显高于对照组[(0.17±0.15)U/L],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性(P<0.05),在Dukes分期中,D期T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期(P<0.05);TF敏感性(64%)优于肿瘤标志物CEA、CA242、CA199(P<0.01).44例获随访者中血清TF阳性结肠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TF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可能是对结直肠癌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一个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对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30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8例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例可溶性E-选择素血清水平,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与CEA、CA199和CA242比较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为(66.82±27.91)ng/mL,与正常对照组[(17.94±5.53)ng/mL]及良性疾病组[(21.65±8.18)ng/mL]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Dukes病理分期及肝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CEA、CAl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65.47%、36.16%、26.71%和33.55%,可溶性E-选择紊与另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平行联检法,其诊断灵敏度为52.20%,明显低于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率(P<0.01).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辅助诊断、预测复发转移及评估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对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30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8例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例可溶性E-选择素血清水平,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与CEA、CA199和CA242比较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为(66.82±27.91)ng/mL,与正常对照组[(17.94±5.53)ng/mL]及良性疾病组[(21.65±8.18)ng/mL]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Dukes病理分期及肝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CEA、CAl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65.47%、36.16%、26.71%和33.55%,可溶性E-选择紊与另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平行联检法,其诊断灵敏度为52.20%,明显低于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率(P<0.01).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辅助诊断、预测复发转移及评估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粪便隐血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67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检测患者的粪便隐血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对其进行手术病理活检,将获得的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研究对象组织多肽抗原(TPA)、胃癌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以及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6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无恶性肿瘤17例、结肠癌27例、直肠癌23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724、CA242、TPA水平分别为(16.79±10.52)μg/L、(43.92±18.54)U/ml、(22.97±14.23)U/ml、(12.47±6.72)U/ml(146.03±38.29)U/L,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724、CA242、TPA水平分别为(16.03±10.78)μg/L、(44.04±18.36)U/ml、(23.11±15.40)U/ml、(12.51±6.80)U/ml、(147.05±38.51)U/L,均高于无恶性肿瘤者的(2.28±1.47)μg/L、(17.98±10.32)U/ml、(4.08±2.51)U/ml、(3.15±2.18)U/ml、(44.02±15.7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及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和CA724、CA242、T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验的灵敏度100.00%明显高于单独粪便隐血检验的62.00%、单独肿瘤标志物检验的6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4568、19.0476, P<0.05)。联合检验的特异度94.12%明显高于单独粪便隐血检验的58.82%、单独肿瘤标志物检验的64.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846、4.4974, P<0.05)。结论疑似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临床诊断时,单独使用粪便隐血或者肿瘤标志物检验准确度欠佳,而采用粪便隐血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有着准确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及胃肠道癌抗原(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的胃癌患者71例为胃癌组,另随机选择同期确诊的胃部良性病变者71例为良性病变组,同期门诊检查的健康人群71例为健康对照组,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CEA、AFP及CA242浓度,分析其在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结果 胃癌组患者的血清CEA、CA242和AFP浓度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CA242和AFP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7%、75.82%、83.1%、69.01%、97.18%;94%、73.91%、80.99%、66.2%、95.77%;80%、56.41%、60.56%、28.17%、92.96%.随访复发的患者中,CEA、CA242和AFP诊断阳性病理所占比例高于阴性(P<0.05);无癌生存患者中,CEA、CA242和AFP诊断阳性病理所占比例低于阴性(P<0.05).结论 CEA、CA242和AFP均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可以用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检验及血清CEA、CA199、CA242、CA724、TPA等5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12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取化学发光法、ELISA法、粪便隐血试验等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和粪,并观察100例手术后两年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五项水平以及隐血试验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五项数值均比对照组显著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手术2年后复发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五项含量比未复发的显著高,且粪便检验也有较显著异常。结论联合粪便检验及血清CEA、CA199、CA242、CA724、TPA等5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很有意义,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联合检验粪便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方法抽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实验组)和80例术后2年的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和粪便进行检测,分析血清CEA、CA199、CA724及隐血试验结果。结果经检测,实验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72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照组患者中,复发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含量显著增高,与未复发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结、直肠癌中联合检验粪便及肿瘤标志物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灶患者使用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的价值及预后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50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肺转移灶患者研究,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选用化疗)和观察组(选用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各25例,统计两组临床疗效、预后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6.00%)高于对照组(68.00%),经检验P0.05。观察组术后1年(80.00%)、2年(56.00%)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EA、CA19-9、CA242、CA724等对比无统计差异;治疗后1年观察组CEA、CA19-9、CA242、CA724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显著(t_1=22.081,P_10.001;t_2=23.769,P_20.001;t_3=34.238,P_30.001;t_4=8.413,P_40.001);治疗后2年观察组CEA、CA19-9、CA242、CA724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显著(t_1=30.239,P_10.001;t_2=33.416,P_20.001;t_3=23.569,P_30.001;t_4=12.203,P_40.001)。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在结直肠癌肺转移灶中应用中效果确切,既可提高其生存率,亦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CEA、CA199、CA24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7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和放射免疫γ计数仪和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的水平,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CA199、CA242的阳性率、CEA、CA199、CA242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对107例结直肠癌患者CEA、CA199、CA242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手术前单项检查CEA、CA199、CA242的阳性率分别是57.7%、63.1%、67.0%,联合检测阳性率是89.3%;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时血清CEA、CAl99、CA242的水平显著增加,并且和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术前肿瘤标志物阴性、术前阳性者及术后仍为阳性者2年病死率分别为10.1%、57.4%和100%。检测结果极具临床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CEA、CA199、CA242的检测在结直肠的诊断中极具优势,它的检测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减少了漏诊率与误诊率,检测结果具有重要价值,对医师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案的提出具有指导意义,对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邵彬 《江西医药》2021,56(7):1032-1033,1063
目的 研究SOX方案化疗应用于老年Ⅲ~Ⅳ期胃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老年(年龄≥60岁)Ⅲ~Ⅳ期胃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6例.常规组采用改良FOLFOX6方案化疗,研究组采用S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99(CA199)、鞘糖脂类抗原242(CA242)、糖链抗原724(CA724)、安全性及1年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73.21%高于常规组51.79%(P<0.05);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组血清CEA、CA199、CA242、CA724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骨髓抑制发生率12.50%、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17.86%低于常规组28.57%、35.71%(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78.18%高于常规组59.26%(P<0.05).结论 SOX方案化疗应用于老年Ⅲ~Ⅳ期胃癌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毒副反应发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