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枝败酱美容汤治疗黄褐斑18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文科 《四川中医》1999,17(7):43-43
黄褐斑是以人体面部出现大小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而得名,祖国医学称为“黧黑斑”,相似现代医学的蝴蝶班,颜面色素沉着症。此病多见于妇女,好发生于青壮年,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笔者从1986年至1997年11年间用桂枝败酱美容汤治疗颜面黄褐斑1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6例患者均以中医门诊观察治疗为主。其中女120例,男66例;16-25岁28例,26-30岁76例,31-40岁40例,41-45岁4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5岁。临床表现以人体颜面呈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半年以上不能自行消退为诊断依据。2治疗方法以桂枝败酱美密汤为基本方:…  相似文献   

2.
面部划线分区针刺结合背俞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1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面部划线分区针刺结合背俞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18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86例均为已婚已育女性;年龄最小22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5年,以2~5年者居多.色斑分布在两颧及颊部者127例,分布于前额者25例,分布在口唇周围者2例,颜面泛发者32例;伴月经不调者64例,伴子宫肌瘤者5例,绝经期者52例.  相似文献   

3.
仙芳不皱美容保健系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1997-08~1999-04应用仙芳不皱美容保健系列治疗妇女面部皱纹和黄褐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1.1病例来源患者大多数为门诊观察病人,少数为美容爱好者。总例数为135例,其中黄褐斑为56例,皱纹明显为79例。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为39.9±13.8岁。病程最短者8个月,最长者为15年。1.2皮肤表现1.2.1黄褐斑仅以面颊为主,有淡褐色斑,面积不超过整个面部的50%以上为轻度(Ⅰ°)共38例;两颊、额部有黄褐用,面积超过整个面部的50%以上为中…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黄褐斑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笔者自1988年秋至今采用耳针、患处涂抹维生素E配合梅花针轻轻叩打的方法,共收治42例面部黄褐斑病人,收到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本组全部为女性。年龄21岁~45岁,其中21岁~30岁者29例,31岁~40岁者11例,40岁以上者2例。  相似文献   

5.
一贯煎治疗面部黄褐斑5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应用一贯煎加减治疗黄褐斑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其中女40例,男10例;年龄25~50岁;病程1月~10年,以1~5年为多;斑块部位以两颊为主;其次为额、鼻,少数可见于口周、眼周。产后黄褐斑1年以上不退者5例,月经不调或合并有附件炎、盆腔炎,或服...  相似文献   

6.
针灸为主治疗子宫肌瘤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以40~50岁发生率最高。现代医学除手术治疗外,尚缺乏疗效肯定的保守疗法。近年来陈作霖老师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以针灸为主,佐以中药治疗本病。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30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年龄在30岁以下者1例,30~40岁者8例,41~45岁者9例,45~50岁者12例;其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5例,合并小叶增生者7例,合并面部黄褐斑者7例;肌瘤为单个者21例,为多个者9例,其中最小者为1.3cm×1.4cm×1.8cm,最大者为8.1cm×10.5cm×9cm。经外…  相似文献   

7.
黄褐斑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面部。笔者自1983年以来,运用美容褪斑方结合西药治疗本病150例,收效颇佳,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女性100例,男性50例;年龄在15~20岁者30例,20~40岁者120例;病史在1年以内者40例,2~5年者50例,5年以上者60例。治疗方法:将15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西医组服用维生素C,每次0.1克,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活血化瘀、疏肝理气、通络消斑,治疗黄褐斑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中均为女性,年龄最大55岁,最小20岁。其中单纯黄褐斑31例,黄褐斑伴座疮者20例,黄褐班伴雀斑5例,发病因素为怀孕、月经异常29例,日光强烈照射6例,化妆品用后引起13例,有盆腔炎病史者8例。  相似文献   

9.
<正>黄褐斑是一种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难治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2008-2012年,笔者治疗黄褐斑80例,其中40例采用穴位注射加中药自制面膜外敷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按随机原则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女性。其中治疗组40例,年龄32-41岁,平均35.8岁;病程最短的3月,最长的3年。对照组40例,年龄30-41岁,平均36.5岁;病  相似文献   

10.
黄褐斑,俗称“肝斑”,是发生于面部的常见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由多种原因所致,以中青年女性者居多。笔者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皮肤科门诊具有典型黄褐斑皮损的患者84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年,平均4年;其诱因与妊娠及月经不调有关者29例,与化妆品有关者15例,外伤所致2例,无明显诱因者4例。对照组3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1年,平均病程为3·5年;其诱因与妊娠及月经不…  相似文献   

11.
2004~2007年,笔者对120例黄褐斑患者采用"散刺法"配合外敷中药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120例,均为本院女性门诊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年龄25~40岁;病程3个月~1年.  相似文献   

12.
局部围刺配合远端穴位针刺法治疗黄褐斑8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英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1):14-15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多发于面部。笔者采用局部围刺配合远端穴位针刺治疗黄褐斑 8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1 8~ 56岁 ;病程 3个月~ 1 0年 ;肝郁脾虚者 46例 ,气滞血瘀者 2 2例 ,肾阴不足者 1 7例。治疗方法局部围刺 :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以来,笔者以自拟首乌养颜丸加减治疗女性黄褐斑12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12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1],均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5个月。黄褐斑呈两颊蝶鞍形者30例,泛发于眼周、颧骨、额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黄褐斑61例,并与同期用西药治疗的35例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61例中,男5例,女56例;年龄21~43岁,平均34.5岁,其中21~29岁者23例,30~39岁者34例,40岁以上者4例;病程1个月~8年...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黄褐斑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三联疗法"治疗黄褐斑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全部符合诊断标准,均为女性;年龄21 ̄42岁,平均年龄30.8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1.3年;皮损分型:蝶形型17例,  相似文献   

16.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障碍性疾病 ,好发于成年女性 ,常见于经期、妊娠期及更年期 ,影响容貌美观。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 ,取得一定疗效 ,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本组 32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0~ 30岁 9例 ,30~ 40岁 17例 ,40岁以上 6例 ;病程最长为 8a,最短 15 d。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以六味地黄丸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药为熟地、山药各 2 0 g,山萸肉、丹皮、赤芍、桃仁、红花、柴胡、当归、川芎各 10g,桔梗、甘草各 6 g。随证加减 :偏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各 15g;偏肾阳虚者加淡附片 6…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100例潘桂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药逍遥散配合西药VitE胶丸内服,治疗黄褐斑1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12例,女88例;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17岁,28~39岁之间较多;病程短者1月,长者5年,2年...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黄褐斑153例——附西药治疗71例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俗称蝴蝶斑。好发于颜面部,影响美容,其发病率一直较高,病情亦较顽固,其病因尚不明确,中西医治疗手段各异,尚未形成完善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笔者采用滋阴补肾、疏肝理气两法治疗黄褐斑患者153例,并与西药治疗组71例作临床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3例中,女138例,男15例;对照组71例中,女65例,男6例。两组病例资料相似,年龄在19~40岁之间,其中以30岁左右的已婚妇女为多,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20年余,多数在2年之内。2 治疗方法治…  相似文献   

19.
黄褐斑是发生于颜面部位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妇女。笔者通过中药治疗黄褐斑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患者均为门诊女性病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43岁;已生育者53例,未生育者3例;伴有月经不调者36例;治疗前服...  相似文献   

20.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黄褐斑40例小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褐斑是皮肤科常见病,女性多见,乃由于内分泌失调致色素代谢异常,黄褐素沉积在颜面部所致。一般多用外敷、美容法治疗,疗效尚不尽人意。笔者于1998年8月至2002年5月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面部黄褐斑40例,疗效较为满意,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40例均为门诊病人,女性;年龄21~5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