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采用数学随机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用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和肺部生理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肺部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复常时间和肺部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和肺部生理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复常时间和肺部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肺部功能和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肺疾病的家庭氧疗法李孽,冯芍华安徽省肺科医院(230022)人到暮年常罹患一些慢性肺部疾病,如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病以及由此继发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呼吸衰竭等等。对于诸如此类的慢性肺疾病老年患者长期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3.
57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多器官衰竭一汽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呼吸内科陆宇飞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在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上以右心损害为主的全心乃至全身性疾病,常因急性肺部感染而致病情恶化,产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乃至肝、肾、消化道及血液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谭清武  李庆华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472-1475
目的 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1-2006年因肺部感染在我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驻石家庄地区60岁以上的师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393例的病历资料,根据肺部感染是否诱发MODSE将393例患者分为MODSE组(169例)和非MODSE组(224例).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发病危险因素,再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ODS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肺心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颈椎病、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血红蛋白、清蛋白、尿素氮、肌酐、空腹血糖是MODSE发病的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低血红蛋白、低清蛋白、高血尿素氮和高空腹血糖是MODS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低血红蛋白、低血清清蛋白,高血尿素氮和高空腹血糖是MODS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组侵犯肺泡壁及肺泡周围组织的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间质纤维化,肺顺应性降低,肺容量减少,呈限制性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合并肺部感染,最后导致呼吸衰竭,严重者死亡[1].我科于2011 年2月15日收治1例右肺小细胞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了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经无创及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疗效欠佳,最终因呼吸功能衰竭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11 年3月29日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呼吸衰竭,多发生在慢性疾病基础上,由于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最终发展成为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是支气管一肺疾病,最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他病因如重症肺结核、尘肺、肺间质纤维化等。上呼吸道梗阻、肺血管疾病、胸廓及神经肌肉病变如胸廓畸形、重症肌无力等亦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最常见诱因。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以下简称肺纤维化)是一组侵犯肺泡壁及肺泡周围组织的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间质纤维化,使肺顺应性降低,肺容量减少,呈限制性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合并肺部感染,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严重者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在某医院回顾性收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资料,其中有25例患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的改变以及影像学检查和血气检查等指标。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症状为由慢性型阻塞性肺疾病过渡于肺间质纤维化的状态,在影像学上却是具有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如呼吸困难出现得早且进展快,在血气分析检查中显示低氧血症,而检查其肺功能发现出现混合型的呼吸困难的症状。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有其特有的临床症状,区别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个混合型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的病症认识,提升治疗质量、救治率。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2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解决疾病困扰。结果在28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地控制并出院。原发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构成比为12例,占据所有原发疾病的42.8%;28例患者中发生年龄在42岁和77岁之间,其中高龄患者(60岁)居多,有19例(67.8%)。男性患者有7例,占据全部患者的25.0%;女性患者有21例,占据全部患者的75.0%。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已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记录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资料。结果 (1)1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人数为96例,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57.14%;(2)96例肺部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0株(64.1%),革兰氏阳性菌26株(33.3%),真菌2株(2.6%);(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史、机械通气史、激素使用史、长期卧床及频繁更换抗生素。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应详细了解病史,评估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胸部影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时胸部影像的特点 ;方法 :选择经临床及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胸部X线片 ,CT片和高分辨CT像学表 (HRCT) ,对比其影像学表现 ;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胸部影像可表现为 :①同时具备COPD和肺间质纤维化影像特点 ,而肺容积无缩小 ;②CT尤HRCT能更敏感、精确地显示COPD患者肺间质纤维化时双肺散在毛玻璃状改变的分布与范围 ;③此种肺间质纤维化多发生在COPD中晚期患者 ;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其自身影像学特点 ,不同于其他间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例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顺利脱机出院25例(89.29%),因肺部感染严重,肺功能差,导致治疗失败,换用有创通气3例(10.71%).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更好地避免并发症状的出现,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血气及肺功能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0~2006年诊断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10例及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FEV1%、DLC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低氧血症更明显(P〈0.05)。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FEV1%下降不如单纯COPD明显(P〈0.05)。FVC下降较单纯COPD明显(P〈0.05)DLCO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兼有二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盐酸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预防.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组侵犯肺泡壁及肺泡周围组织的疾病.病因是由感染、药物、化学制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造成的肺泡损伤[1].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间质纤维化,使肺顺应性降低,肺容量减少,呈限制性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合并肺部感染,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严重者死亡.2010 年9 月我科收治1例因服用盐酸胺碘酮药物一年半致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胸CT示双肺间质性病变伴感染局部间质纤维化,经积极救治,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存在的、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加重的气流受限;而肺间质纤维化以弥漫性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较常见。久病入络理论体系由来已久,后世医家深受"久病入络"理论体系的影响并加以创新。基于"久病入络"理论的认识,结合肺的生理病理特点,能够很好的用于阐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演变过程。该文将分别从病机、病变部位、病理变化、疾病性质四方面进行论述,有利于深入分析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为化瘀通络治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美丽  李洁琼  高春燕 《医学争鸣》2007,28(23):2205-2205
1 临床资料 2004-05/2007-06共收治有自主呼吸的呼吸衰竭患者33(男26,女7)例,年龄36~71(平均56.)岁,其中Ⅰ型呼吸衰竭25例,Ⅱ型呼吸衰竭8例.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4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肺炎(包括吸入性肺炎)、晚期肺癌、干燥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风心病、结节病各1例.  相似文献   

17.
白智远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37-103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观察分析资料完整的COPD合并PIF患者20例,在吸氧、呼吸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富露施(Flu)600mg/次,3次/d。结果:COPD合并PIF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伴气短;肺部可闻及尼龙带拉开音(Velcro)罗音;HRCT显示,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肺小叶间隔增厚、中下肺尤其是以各级支气管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弥漫性网状结节影、蜂窝状影甚至毛玻璃样变等为特征性的改变。3个月后,显效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结论:胸部HRCT对肺间质纤维化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戒烟,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基础上,大剂量富露施(Flu)能有效缓解COPD合并PIF的临床症状并改善肺功能,是目前治疗COPD合并PI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该院1995-2005年诊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25例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6例患者的病程、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呼吸困难进展较快,具有两种病变并存的x线及HRCT表现,常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兼有二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贾爱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77-1678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65例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5例未合并肺部感染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作为参考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的回归分析对肺部感染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处理对策。结果观察组高龄、伴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卧床均多与参考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是肺部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所有患者肺部感染均消失,治愈率100%。结论高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及长期卧床是导致心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采取有效对策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疗效,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2例患者中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7岁、69岁,反复咳喘病史15~24余年,5至10余年前明确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时胸HRCT均仅为肺气肿改变,此次加重住院均有紫绀、肺部velcro啰音、杵状指;血气分析示严重低氧血症,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肺功能检查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下降;胸部HRCT有肺纤维化改变.经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可缓解.结论 对于长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近期症状加重,治疗后气促难以改善要考虑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完善相关检查,急性发展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