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求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导管置入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方法 选择需要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成年患者600例.采用右侧中路法颈内静脉穿刺进针,穿刺成功后,放入J形导丝,引导放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两种方法确定导管头端的位置:(1)当导管刻度与导丝刻度重合时,观察心电图P波的变化.导管头端进入右心房时P波增高;导管头端从右心房退出到上腔静脉后,P波恢复正常.当P波恢复正常后,再将导管后撤2 cm至最终位置.(2)用C臂透视定位,带导丝的导管尖端在靠近右心耳水平,即相当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根据所得导管深度数据与患者身高的相关性推算简易计算公式.结果 600例患者平均身高为165.0 cm,平均置入深度为14.0 cm;其中男性410例,平均身高为169.1 cm,平均置入深度为14.2 cm;女性190例,平均身高为156.5 cm,平均置入深度为13.1 cm.置入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深度(cm)=身高(cm)× 0.06+4.结论 成年患者经右侧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导管置入深度的简易计算公式为:深度(cm)=身高(cm)×0.06+4.  相似文献   

2.
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误入颈内静脉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导管误入颈内静脉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60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分为A、B两组,采用不同穿刺置管方法。结果经X线透视、X线摄片检查证实,锁骨下静脉导管误入颈内静脉者20例,其中A组18例,B组2例。结论采用阻断颈内静脉法,可降低导管误入颈内静脉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报道不同导管置入法,笔者现报道8例颈内静脉穿刺失败在无超声学指引下改行颈内静脉切开置管及1例临时导管滑落至右心房而行颈内静脉切开拔管并置入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一种临床常用技术,左侧颈部有胸导管,且左侧胸膜顶高于右侧,左侧颈内静脉穿刺可能导致血气胸和胸导管损伤,因此临床上常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进行中心静脉置管[1-2].长期中心静脉置管需定期更换导管,并重新选择穿刺点;反复穿刺未成功应更换其他部位静脉,否则可能造成静脉撕裂、巨大血肿或血块压迫堵塞[3],因此有必要掌握多条中心静脉穿刺的静脉途径.  相似文献   

5.
右房心电图测定中心静脉置管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过深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内膜损伤、甚至罕见心脏穿破等并发症。本文测量 10 0例颈内、颈外静脉置管深度 ,供临床应用时参考。资料与方法心功能Ⅰ~Ⅱ级、无房颤、无心血管及颈肩部手术史的中心静脉穿刺 10 0例 ,其中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82例 ,右颈外静脉穿刺穿刺置管 18例。常规Ⅱ导联心电图监护。患者头偏向左侧 6 0度 ,右颈内静脉穿刺点为锁骨上 3~ 4cm ,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右颈外静脉穿刺点为锁骨上 6cm左右 ,颈外静脉暴露明显处。事先将导引钢丝置入导管并与导管头端平齐 ,在导管末端处钢丝上作一记号。常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准确定位导管位置,构建置入导管深度简易预测公式.方法 选择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172例,男101例,女71例,年龄>18岁.于麻醉诱导后放置TEE探头,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导丝,初次导丝置入深度为Peres公式计算深度(身高÷10 cm),TEE观察导丝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床旁简单实用检测锁骨下静脉插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方法。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腺外科对179例胃肠癌病人实施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置管成功后,向导管内快速推注10mL生理盐水,同时触诊病人同侧颈内静脉处,手掌有震颤感为阳性。所有病人置管后均行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CR)。 结果 剔除7例穿刺失败病例。9例(5.23%)阳性,均经胸部CR证实为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未发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胸部CR发现另有3例(1.74%)病人的导管经胸部CR证实插入右心房。结论 生理盐水冲击法是检测锁骨下静脉导管是否误入颈内静脉的简单实用床旁检测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锁骨下径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误入颈内静脉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75岁,因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于2003年12月18日入院。诊断:(1)急性左心衰、肺水肿;(2)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在局麻下经右锁骨下径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舒贝康中心静脉导管,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公司生产)。穿刺成功后用Selldinger法置入导管,当J型导丝进入约15cm时感阻力稍大,置人中心静脉导管15cm,回血良好,测CVP为25cmH2O。术毕摄床边胸部x线平片显示中心静脉导管位于右颈内静脉内,即再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置管成功后摄胸部x线片证实左侧导管位于上腔静脉内。然后以第4肋间腋中线为“O”点,同步测量两侧静脉压,右管静脉压为23.5cmH2O,左管CVP为16cmH2O,即拔除右侧导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颈内静脉入路与锁骨下静脉入路行输液港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行输液港置入术的病人104例,包括颈内静脉入路55例(A组)、锁骨下静脉入路49例(B组),比较两组不同入路病例在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导管长度、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A组、B组穿刺时间分别为(8.84±3.10)分钟和(11.22±3.86)分钟,出血量分别为(12.64±5.63)ml和(15.71±7.07)ml,导管移位发生率分别为0和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胸等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耗时较短,成功率较高,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较为安全、适用,应首选右侧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0.
PICC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正位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处理方法,提高正位成功率。方法对28例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患者,针对其体型胖瘦分别采用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纠正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28例患者PICC导管正位均获成功。结论根据患者体型胖瘦采取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及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正位可使导管头端到达理想的位置,有效纠正PICC导管异位。  相似文献   

11.
经颈内静脉置入肺动脉导管误入腋静脉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性,42岁,身高166cm,体重53kg,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拟行原位肝移植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先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三腔导管,随后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上缘组成三角形的顶点为穿刺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放入引导钢丝并沿引导钢丝将套有导管鞘(型号:1301BP85H,8.5F;批号:955EC703,Edwards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美国)的扩张器插入血管腔,拔出钢丝及扩张器,保留导管鞘在静脉内。经鞘管放置肺动脉导管(型号:744HF75,7.5F;批号:155FC445,Edwards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美国)至20cm刻度处,中心静脉压为10mmHg(1kPa=7.5mm Hg)。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继续置入,在33cm刻度处遇到阻力不能前置,放气后退至30cm刻度处遇到阻力不能后退。回抽血液及输液通畅。  相似文献   

12.
PICC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正位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处理方法 ,提高正位成功率.方法 对28例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患者,针对其体型胖瘦分别采用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纠正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 28例患者PICC导管正位均获成功.结论 根据患者体型胖瘦采取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及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正住可使导管头端到达理想的位置,有效纠正PICC导管异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一种新的颈内静脉置管与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置管进行比较,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心脏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一种新的途径行颈内静脉置管,Ⅱ组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记录总穿刺成功率、一次试穿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位置,并均于术后x线摄胸部平片.结果 Ⅰ组穿刺总成功率100%,一次穿刺成功率93.33%,均显著高于Ⅱ组(93.33%和60.00%)(P<0.01),Ⅰ组患者无误穿动脉、气胸、血胸及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新的穿刺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安全性大、穿刺置管成功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等特点,是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在重症婴幼儿应用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儿童重症病房64例婴幼儿经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入PICC,实施置管、置管维护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 患儿均置管成功,一针穿刺成功率92.19%;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2.50%,未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为5~27 d。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并进行有效管理,可为重症婴幼儿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满足其静脉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经皮颈内静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置入方位,探讨操作过程中的简便性与安全性,为选择合适的植入方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03—2018-04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13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以右侧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90例为观察组,以左侧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45例为对照组。比较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导管走形不良率。结果 2组术后均未见明显不适,1次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术后导管走形异常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装置选择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和左侧颈内静脉穿刺均可行。右侧植入更加简便安全,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需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气管切开患者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有效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需行气管切开手术并需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35例,43例采用常规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固定,48例采用皮下潜行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固定.44例采用锁骨下人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固定,分析比较三组的留置导管Et、CRBSI发病率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常规颈内静脉组平均留置导管11天,CRBSI感染率为41.9%;皮下潜行组平均留置导管19天,CRBSI感染率为18.8%;锁骨下静脉组平均留置导管18天.CRBSI感染率为18.2%。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穿刺时采用皮下潜行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在减少气管切开患者的CRBSI发病率和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中同样有效,且操作安全、简便、易于掌握、适应征广泛.同时方便了气管切开患者的导管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颈内静脉放置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作为乳腺癌化疗静脉输液通路的使用经验。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486例行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术后及远期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成功完成输液港植入。l例出现心悸不适,2例穿刺点周围局部血肿,1例囊袋内港体周围血肿,2例气胸,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断裂。至末次随访,65例带管时间4~30个月,中位带管时间15个月。本组未出现导丝断裂、pinch-off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颈内静脉放置全植入式输液港是乳腺癌化疗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徐杰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1):136-137
目的通过对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比较,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途径。方法对160例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完成时间。结果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穿刺一次进针成功率高,且完成时间短。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比较,它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者单位:317300仙居,浙江省仙居县中医院当前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在各医院广泛应用,以满足临床上静脉营养、长时间输液、化疗以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等需要。本院自1996年6月至2002年12月,共施行中心静脉置管360例,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60例,男252例,女108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315例,其中低位法106例,中位法209例;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8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37例。不同途径的置管并发症及遇到的问题见表1、表2。导管放置时间最长93天,最短为2.5天,中位9.3天。导管非主动拔出者均以脱管计数。2讨论2.1中心静脉置管途径选择。中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穿刺架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中的作用。方法 124例患者在超声穿刺架引导下沿颈内静脉置入三腔或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124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且无明确并发症。结论 超声技术与穿刺架引导的结合使得颈内静脉置管变得安全、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和穿刺失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