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疹不典型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学分布特点以及其临床特征。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HFMD患者298例,根据皮疹的临床表现是否典型将患儿分为皮疹不典型组和皮疹典型组,比较两组HFMD患儿的病原学分布特点以及相关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的特征。结果298例HFMD患儿中皮疹不典型占43.62%(130例),患儿的皮疹伴随症状、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中患儿种类、HFMD接触史、发病季节以及年龄构成与皮疹典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疹不典型HFMD患儿多有接触史,并且以1~5岁的散居儿童多见,春、夏两季发病者居多,皮疹多伴瘙痒、刺痛、溃疡及结痂及神经系统症状;男︰女比例及头痛、卡他症状患儿比例均低于皮疹典型组(均P<0.05),发热患儿比例高于皮疹典型组(P<0.05)。感染病毒包括EV71、CVA6和CVA16等,检出率以CVA6较高,为28.46%,且显著高于皮疹典型组(P<0.01),EV71检出率显著低于皮疹不典型组(P<0.05)。结论皮疹不典型手足口病以CVA6感染为主,临床症状较重且不典型,可供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收集456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和CoxA16病毒感染情况。观察患儿临床特征,口腔疱疹分布情况,以及手部、足部皮疹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V71感染患者数262例,CoxA16感染患者数194例。CoxA16型病毒性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咳嗽、嗜睡、惊厥、肌肉痉挛的比例显著高于EV71型,而EV71型病毒性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呕吐的比例显著高于CoxA16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A16型病毒性手足口病患儿在上腭、咽峡部、颊粘膜发生口腔疱疹的比例显著高于EV71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手足口病患者间手部和足部皮疹分布情况并差异不显著。结论 EV71和CoxA16型病毒性手足口病仍然是最常见类型,CoxA16型患者易发生咳嗽、嗜睡、惊厥、肌肉痉挛,EV71型患者易发生呕吐。CoxA16型患者口腔疱疹易发生在上腭、咽峡部、颊粘膜。积极监测肠道病毒类型对控制患儿病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天津市2011年手足口病(HFMD)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引起HFMD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进行基因特征分析,为天津市HFMD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对HFMD疑似病例标本进行检测,用人横纹肌瘤(RD)细胞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随机挑取16株EV71病毒分离株和9株CVA1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区基因扩增,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和遗传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共检测HFMD疑似病例1 853例,总阳性率为70.91%(1314/1853),其中EV71占49.10%,CVA16占21.61%,EV71和CVA16双阳性占0.91%,其他肠道病毒(EV)占28.46%。16株EV71分离株与C4a亚型代表株具有最高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7.3%~99.1%),属于C4a基因亚型;9株CVA16分离株与B1b亚型代表株具有最高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4.9%~95.4%),属于B1b基因亚型。结论 2011年引起天津市HFMD的EV71型病毒流行株为C4a基因亚型,CVA16型病毒流行株为B1b亚型,并兼有一定比例的其他肠道病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908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荧光PCR法及核酸试剂盒对患儿入院24 h内新鲜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分析患儿感染病原体情况。并随机选取10例EV71阳性患儿的标本进一步进行基因测序,分析EV71的基因分型。回顾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结果等,分析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病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研究的908例患儿均发现有皮疹,其中70.26%为典型皮疹。71.81%患儿有发热症状,平均热程(3.05±1.63)d, 17.62%为高热患儿。普通组与重症组对比高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普通组与重症组院内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呼吸循环系统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出现肌跃性抽动。对比分析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重症患儿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增快、血糖升高病例占比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值升高病例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2—2015年海南西部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海南西部地区10 258例HFMD患儿的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对粪便或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基因序列进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 virus A,C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2—2015年海南西部地区累计报告HFMD患儿10 258例,年发病率为121.34/10万,病死率为0.19%。HFMD患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儿童,其中1~3岁组发病率最高,占69.31%。HFM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出现在5—8月,呈单峰分布。实验室诊断率为60.20%(6175/10 258),其中EV71阳性3907例(63.27%),CA16阳性875例(14.17%),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393例(22.56%)。EV71和CA16感染构成比随季节变换而发生变化,EV71构成比在5月份高达74.28%(719/968),CA16构成比在8月份高达19.44%(146/751)。重症患儿和死亡患儿均以EV71感染构成比最高,分别占80.00%(20/25),81.82%(9/11)。结论海南西部地区HFMD疫情处于高流行态势,5岁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EV71和CA16为主要病原,应采取相应措施,更好防控HFMD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中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柯萨奇A组16型病毒(CoxA16)两种肠道病毒同血清检验指标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就诊的确诊为手足口病的5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咽拭子样本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EV71组与CoxA16组,其中EV71感染者378例作为EV71组,CoxA16感染者122例作为CoxA16组。比较并分析EV71组与CoxA16组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EV71组与CoxA16组手足口病患儿最高体温相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V71组手足口病患儿肢体抖动发生率高于CoxA16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与CoxA16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空腹血糖水平相较,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与CoxA16组患儿IgA、IgG、IgM等体液免疫水平相较,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与CoxA16组患儿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及CD3+CD4+T淋巴细胞相较,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患儿自然杀伤细胞水平低于CoxA16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肢体抖动的临床特征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可为EV71、CoxA16感染所致手足口病提供辅助鉴别依据,同时为判断小儿手足口病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EV71和CoxA16所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手足口病的诊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重症病例进行病原学分型;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对2010年确诊的EV71和CoxA16所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V71与CoxA16所致手足口病重症患者主要为3岁以下儿童(占81.61%),患者平均年龄为2.30岁(0.20~16.39岁)。EV71所致重症患者最高体温为(38.75±0.04)℃,CoxA16所致重症患者为(38.60±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05);两种病毒所致重症患者口腔部位皮疹、咳嗽、流涕和心率加快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和体征均一致。结论 CoxA16与EV71所致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特征基本一致,均引起严重并发症。应加强对CoxA16感染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0年至2011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EV71)的临床流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手足口病住院儿童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患儿粪便EV71采用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10年和2011年接受病原学检测的住院患儿中,EV71检出率分别为54.45% (820/1506)和59.84%(924/1544).在重症和无并发症患儿中EV71检出率2010年分别为86.31%(372/431)和46.67%(448/1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146,P<0.01);2011年分别为88.78%(380/428)和48.75%(544/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664,P<0.01).上海地区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的5至6月份EV71检出率可达60%~67%.1744例检出EV71的手足口病患儿中,男∶女为1.78∶1;6个月以下婴儿最少占0.46%(8/1744),1岁儿童最多占34.92%(609/1744),病例集中分布于1~3岁幼儿,占76.78%(1339/1744));外来流动儿童占72.76%(1269/1744).重症病例年龄及人群分布与EV71感染患儿相平行.9例合并肺水肿或肺出血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为EV71感染所致.结论 EV71为近两年上海地区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的优势病原,绝大部分重症手足口病以及所有危重症病例均与EV71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对重症病例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11月在本院儿内科治疗的320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临床表现分为轻症组(235例)和重症组(85例);按血清EV71抗体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89例)和阴性组(231例)。同时以在本院保健科体检的75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SE水平。比较分析HFMD组和对照组、EV71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轻症组和重症组、HFMD并发颅内感染发病期和恢复期的NSE水平。结果血清NSE水平比较,HFMD组高于对照组;EV71抗体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重症颅内感染患儿发病期高于恢复期(P均0.05)。结论 HFMD患儿血清NSE水平升高,尤以EV71抗体阳性组最为明显。NSE水平越高,病情相对越重。NSE水平不仅是反应HFMD病程的可靠指标,也是判断病情加重趋势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EV71手足口病神经源性心功能不全患儿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EV71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诊疗的一过性发热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型号为GE VILI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实施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年龄、心率(HR)、血糖以及高血糖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结果 (1)观察组中Ⅲ期患者HR、血糖以及高血糖发生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Ⅱ期患者血糖水平以及高血糖发生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观察组中的Ⅲ期、Ⅳ期患儿SV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的Ⅲ期患儿CO、LVEF及Ve/Va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的Ⅲ期、Ⅳ期患儿WMSI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EV71手足口病神经源性心功能不全患儿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天津市2012年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引起HFMD流行的肠道EV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VA16)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检测HFMD疑似病例标本,用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对Real—time PCR检测阳性的部分病例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随机挑取9株EV71病毒分离株和8株CVA16病毒分离株,采用PCR扩增VPl全基因,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检测HFMD疑似病例1829例,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81.30%(1487/1829),其中EV71占39.88%,CVA16占38.33%,其他EV占21.79%。9株EV71分离株与C4亚型的C4a分支代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3%~98.5%,均归属于C4a分支;8株CVA16分离株与B1亚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9%~97.1%,其中7株属于B1b分支,1株属于B1a分支。结论导致天津市2012年HFMD流行的EV71为C4亚型中的C4a病毒株,CVA16为B1亚型的B1b病毒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肠道病毒检出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50例,分别于患儿入院(急性期)及出院时(恢复期)采集咽拭子、粪便标本共200份,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包括EV、EV71、柯萨奇A组16型(CoxA16).结果 EV阳性患儿密切接触家属总EV阳性率78%,其中97.3%为隐性感染者.HFMD患儿密切接触家属EV阳性检出率粪便明显高于咽拭子(P≤0.05),且在患儿疾病恢复期阳性率高于急性期(P≤0.05),尤其是粪便标本(P≤0.05).结论 手足口患儿病密切接触家属EV隐性感染率高,应加入防控重点范围.  相似文献   

13.
冯娜  谢坤霞  刘庆 《传染病信息》2021,34(4):331-334
目的 检测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清人β-肌动蛋白(β-actin,ACTB)、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重症HFMD患儿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ACTB、SAA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重症HFMD患儿血清中ACTB、SAA表达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HFMD患儿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中ACTB、SAA表达水平对重症HFMD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DH、AST、CK、CK-MB、BUN、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升高(P均<0.05),并出现发热、皮疹症状,部分患儿出现嗜睡、惊厥、头痛、躁动症状,70%以上患儿CRP>8 mg/L,Cox A16阳性11例(26.19%),EV 71阳性31例(73.81%).试验组血清ACTB、SAA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重症HFMD患儿血清ACTB与SA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65,P=0.0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CTB、SAA水平偏高是重症HFM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患儿血清ACTB、SAA联合检测诊断重症HFMD的AUC为0.862,敏感度为75.2%、特异度为91.6%.结论 重症HFMD患儿血清ACTB、SA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是影响重症HFM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感染情况,指导临床疾病预防和控制。方法收集183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及标本,样本经前处理后提取RNA,采用荧光PCR试剂盒检测EV71、CA16以及其他肠道病毒,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年确诊的183例手足口病患儿中,肠道病毒阳性86例,其中EV71感染46例(占53.49%),CA16感染27例(占31.40%),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3例(占15.12%);0~岁组51例(占59.30%),1~岁组13例(占15.12%),3~岁组22例(占25.58%),0~岁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35,P=0.0147)。男性患儿57例(占66.28%),女性患儿29例(占33.72%),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26,P=0.0000)。57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男性患儿中,EV71感染33例,CA16感染16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8例;29例女性患儿中,EV71感染13例,CA16感染11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5例。春季感染患者31例(36.05%),夏季感染患者17例(19.77%),秋季感染患者14例(16.28%),冬季感染患者13例(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53,P=0.0003)。手足口病发热、手部皮疹、足疹、口腔疱疹、住院患者各73例(84.88%)、65例(75.58%)、62例(72.09%)、54例(62.79%)、17例(19.77%),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感染类型以EV71为主,以0~岁、男性患儿多发,且以春季为发病高峰期,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提前预判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确诊、系统治疗且有完整病案记录的HFMD患儿116例,其中重症HFMD 39例(重症组),普通HFMD 77例(普通组)。对21项可能与普通HFMD发展为重症HFMD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年龄更小,首次就诊医院类型以社区/个人诊所为主,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间隔更短,发病前1个月内有呼吸道病史的病例更多;重症组发热比例更大,发热程度更重,热程更长,呕吐发生更频繁,而手部疹、口腔溃疡或疱疹较少,更易出现神经症状如嗜睡及手足抖动;重症组血糖更高、外周血WBC计数10.8×109/L及感染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例数更多(P0.05)。而性别、是否早产、是否为低体重儿、咳嗽、足部疹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重症HFM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1岁、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间隔≤1 d、WBC计数10.8×109/L、呕吐、感染病毒为EV71(OR分别为1.982、2.296、2.359、5.553、13.127,P均0.05)。结论重症HFMD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建议严格筛查各危险因素并提早对病情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16.
魏雪莲  张瑾 《地方病通报》2011,(4):36-36,52
目的对新疆吐鲁番市120例手足口病病例分析,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识别能力,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大范围流行。方法对12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分析。结果120例手足口病患者,以幼托儿童为主占54.16%:病例集中于4-9月发病,占58.33%;发病前有明显手足口病接触史90例,占75%。结论通过病原学检测吐鲁番市手足口病以EV71为主要流行毒株,发病与年龄、季节有关,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积极的隔离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汉市2012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患者咽拭子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核酸。结果:332例患者中,EV71核酸阳性110例,阳性率33.1%;其中83例患者进行了CA16检测,阳性率20.5%;EV71和CA16双阳性2例,阳性率2.4%;手足口病男性患儿人数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武汉市儿童手足口病主要是感染EV71,同时伴有CA16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描述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HFMD)病原谱及柯萨奇A16型(CVA16)的流行病学、基因变异及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对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选取120株CVA1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09-2017年江苏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 013 771例。其中,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病例37 389例,主要病原构成为EV71(39.85%)和CVA16(30.13%);重症病例中,以EV71为主要病原,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较少。CVA16在每年的3~7月和9~11月出现流行高峰,主要感染1~4岁年龄段儿童,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江苏省地区流行的CVA16毒株属于B1a亚型和B1b亚型,其中B1b亚型为优势流行基因亚型。120株CVA16病毒分离株VP1区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5%~100%、97%~100%。结论 2009-2017年,江苏省地区流行的CVA16具有明显的时间、人群分布特征;120株CVA16分离株属于B1a亚型和B1b亚型。CVA16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变异较大,但氨基酸同源性较高,推断存在一定的同义突变。  相似文献   

19.
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有多种,其中两种重要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sckievirus A16,CVA16).因为EV71和CVA16具有高流行性与高致病性,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国家的疫情监控和疫苗研发也主要集中在这两种EV;尤其是EV71,不仅引起HFMD,还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然而,近年来,伴随着EV71和CVA16的交替流行,人们通过自然感染建立起一定程度的免疫屏障,尽管没有型别间的交叉保护,但仍具有对本型别较长时间的免疫保护.从而造成EV71和CVA16这两个主要型别引发的病例数呈递减趋势,而其他EV引发的疫情呈上升态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EV的构成很复杂,每年的优势型别也有差异,这种病原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使得HFMD的发展、演变及防控变得更加复杂.当前对HFMD流行中出现的散在病毒血清型尚未给予足够重视,对其他EV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因此,今后有必要加强对其他EV的监测,并深入研究其致病力与基因特性,以科学评估其感染的相对频率与生物危害性.本文就HFMD流行中多种EV的交替变化、分子进化以及所造成的代表性疫情进行了简要综述,为HFMD疫情的监测和防控、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20.
李东玲 《山东医药》2013,53(21):97-98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多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也可由A5、A10及肠道病毒71(EV71)型引起,但EV71型引起的症状较重,可伴发神经系统损害,导致部分患儿死亡或瘫痪.2010年3 ~12月,我院收治85例HFMD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现将其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