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氩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囊样水肿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氩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囊样水肿43例时冀川魏景文43例患者均为视网膜中央及颞侧分支静脉阻塞,经检眼镜、前置镜检查,部分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证实有黄斑囊样水肿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其中女性23例,男性20例,颞侧分支阻塞26例,总干阻塞1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氩绿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66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区行弥漫性光凝,如合并黄斑水肿眼行黄斑区格栅状光凝,3个月后复诊,仍有渗漏者行2次或3次光凝。结果 3个月后,70%患者视网膜水肿、渗漏消失。72%视力提高,86%新生血管消退,83%无新生血管出现。结论氩绿激光光凝视网膜可使多数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渗漏、水肿、无灌注区获得缓解,减少新生血管发生。  相似文献   

3.
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氩绿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方法 :对 30例BRVO合并黄斑水肿眼行黄斑区格栅状光凝 ,光斑直径 10 0 μm ,曝光时间 0 1S ,以局部视网膜出现淡白色光凝斑为宜。同时对阻塞区行区域行弥漫性光凝 ,光斑直径 2 0 0 μm ,3个月后复诊 ,仍有渗漏者行二次光凝。结果 :3个月后 ,93 3%患者水肿吸收 ,5 0 0 %视力提高二行以上 ,80 0 %提高 1行以上。结论 :氩绿激光光凝视网膜可使多数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获得缓解  相似文献   

4.
氩激光早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7年我们对视网膜静脉阻塞8例9眼采取氩激光早期治疗,定期复查荧光照影,酌情补充光凝,随访这些病人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对象:视网膜静脉阻塞8例9眼,患者年龄61~75岁,男性5例,女性3例。颞上分枝静脉阻塞3眼,颞下分枝静脉阻塞2眼(其中1例伴视网膜动脉阻塞),中央静脉阻塞4眼,治疗前视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视力指数~0.12,分枝静脉阻塞视力0.04~0.4。激光治疗时机均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早期发病两周至两个月之内进行,其中一眼于发病两周时给予光凝。2.治疗方法:治疗前检查,包括裂隙灯。直接眼底镜、荧光血管造影,根据结果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57例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我院57例被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并经氩激光光凝治疗后的患者,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改变以及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价值。激光治疗方法分为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局灶性视网膜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结果:经氩绿激光光凝治疗57例后3~6mo给予复查: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3眼,视力无明显变化25眼,视力下降9眼;激光治疗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变化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治疗有效54眼, 3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而激光光凝对于黄斑部晚期并发症无明显效果。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中心视力,可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同时减少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对于预防并延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57例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我院57例被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并经氩激光光凝治疗后的患者,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改变以及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价值。激光治疗方法分为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局灶性视网膜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结果:经氩绿激光光凝治疗57例后3~6mo给予复查: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3眼,视力无明显变化25眼,视力下降9眼;激光治疗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变化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治疗有效54眼, 3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而激光光凝对于黄斑部晚期并发症无明显效果。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中心视力,可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同时减少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对于预防并延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氩绿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60例60眼。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治疗组)使用氩绿视网膜光凝治疗30例;B例(对照组)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30例;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3,6,12mo,随访内容为视力、FFA检查及眼底情况,对治疗6mo后视力恢复结果和黄斑水肿消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B组:显效2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A组合并黄斑囊样水肿者14例,给予氩绿视网膜光凝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12例,未消退2例;B组合并黄斑囊样水肿者13例,药物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3例,未消退10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绿激光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激光治疗有显著疗效,激光治疗组治疗后6mo病情稳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吕杰  曹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2):1337-1339
目的 探讨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氪离子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102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73眼有效,占71.56%;27眼好转,占26.47%;2眼因玻璃体出血,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并发白内障失明而无效,占1.97%.结论 对于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应尽早实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确保有效光斑的总数与密度是全视网膜光凝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张瑾影  柳林  王富彬  陈洁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220-222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0-01/2012-12于我院就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卵磷脂络合碘片和复方血栓通胶囊传统常规治疗,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半侧中央静脉阻塞(hemi-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hemiCRVO)和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分别进行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随访时间至少6mo。结果:治疗1,3,6mo后,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随访6~12mo发现,CRVO、hemiCRVO和BRVO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95%,并且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可有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的疗效。方法:2006-01/2007-10收治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44例(49眼),随机分为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为治疗组和单纯激光治疗为对照组,随访3mo,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和黄斑水肿消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及黄斑水肿均有明显改善,但前者效果优于后者,P<0.05。结论: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在较短时间内即可促进黄斑水肿消退,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1.
DF-ND:YAG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及时机。方法 分析93例(9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不同病程、不同类型光凝前后视力情况。结果 BRVO视力预后好于CRVO,病程1~3个月光凝患者视力预后好于4个月以上者。结论 对于RVO患者早期光凝有利于视力恢复。DF-ND:YAG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告3例先前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了恶性青光眼。 3例老年女性患者,均为双眼开角型青光艰,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或分枝静脉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06/2017-03期间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64例64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患者40例4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组患者24例24眼,均于玻璃体内注射0.5 mg的雷珠单抗进行治疗,在注射后的第5~7 d给予577 nm的激光光凝治疗.同时期42例42眼单纯采用577 nm激光光凝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组重复注射的平均次数为1.71±0.79次,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患者重复注射的平均次数为2.11±0.80次,所有需要重复注射的患者注射时间间隔均>30 d.治疗1 mo后随访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组患者中无视力下降者,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患者中出现视力下降者6例6眼,单纯激光治疗组14例14眼;三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分别为0.87±0.60、0.57±0.48和0.54±0.32,均显著优于治疗前(1.26±0.53、0.86±0.39、0.76±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分别为683.24±211.83、557.39±128.29、545.82±129.76μm,均显著高于各组治疗1 mo后随访时的CMT(412.09±257.38、356.29±133.02、322.78±109.55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的患者中出现结膜下出血6例6眼,眼压升高至25 mmHg的患者2例2眼,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得以恢复.结论: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 nm激光治疗视网膜阻塞合并黄斑水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不完全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荧光造影特征。方法 对20例临床诊断为不完全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早期患者行眼底荧光造影,治疗后随访观察。结果 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血流呈涨潮式,血管缓慢充盈,血管内荧光素呈颗粒状,管腔未完全闭塞。结论 静脉阻塞早期造影诊断,及时用药,可避免视力不可逆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氪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对46例46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出现并发症患者行氪激光治疗。合并黄斑水肿者26例行格栅状光凝,合并新生血管者20例行播散状光凝。3mo后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仍有黄斑渗漏或新生血管未萎缩者行二次激光治疗。结果:黄斑水肿消退,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占61%(28/46),不变者为35%(16/46),2例出现视力减退4%(2/46)。新生血管组80%(16/20)患者经1次光凝后新生血管消退,20%(4/20)患者行2次激光治疗后新生血管消退。结论:氪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并发症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在视网膜光凝术后的角膜知觉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1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眼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患者在应用倍频ND:YAG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或区域性视网膜光凝后,采用Cochet-Bonnet角膜知觉测量仪测量光凝前及光凝后角膜知觉.结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术前的角膜知觉为3.65cm,与术前相比,术后1~5wk的角膜知觉明显减退(配对t检验,P<0.05).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组在光凝前后的角膜知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光凝后1 wk的角膜知觉减退值与光凝点的相关系数为0.621,与术前的角膜知觉的相关系数为0.654.结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行全视网膜光凝后的角膜知觉有明显减退,在光凝后6wk恢复至术前水平,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组在光凝后的角膜知觉无明显改变,角膜知觉的减退值与光凝的范围及术前的角膜知觉有关.  相似文献   

17.
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宗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8):1422-1423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的体会。方法:采用激光治疗CRVO患者42例42眼,依据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采取不同的光凝方法进行治疗,并探讨其效果。结果:患者42眼中5眼(12%)视力提高2行以上;28眼(67%)视力无明显变化;9眼(21%)视力下降2行以上;FFA检查显示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消退,治疗有效者37眼(88%)。结论:激光对CRVO治疗有效,是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在眼底血管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现将4年中我院采用氩激光治疗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技术研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血流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Acuson公司Sequoia512型彩色电脑超声诊断仪,检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患侧17眼,健侧17跟及正常对照64眼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结果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侧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眼视网膜中央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健眼,健眼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作为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利用光敏剂及氩激光制备兔眼视网膜静脉组塞模型,经FA确认后随机分组。治疗组(10眼,20支静脉)视盘内注射12.5μg tPA/0.05mL。对照组(12眼,24支静脉)视盘内注射0.05mL BSS。分别在注入后的第3,7d行FAG检查确认视网膜静脉的再通情况,同时行裂隙灯及间接眼底镜检查,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利用光敏剂及氩激光成功地复制出了兔眼视网膜静脉组塞模型并经视网膜静脉荧光造影确认。治疗组阻塞静脉的再通率是70.0%(14/20),对照组阻塞静脉的再通率是16.7%(4/24)(P=0.001)。结论:视盘内注射12.5μg tPA/0.05mL提高了阻塞静脉的再通率,经睫状体扁平部向视神经内注射tPA有望成为局部用药治疗CRVO的新方法。视神经内注射tPA的安全性量及最佳量-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