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6年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欧洲心脏学会(ESC)会议上,由于报告了几项有关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晚期支架血栓和病死率增高的研究.DES的安全性备受质疑,并迅速成为心血管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经过2年多的争论、思考和新研究,笼罩DES安全性的阴霾逐渐散去,人们重拾信心.……  相似文献   

2.
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药物洗脱支架(DES)问世的最初几年(2002至2005年)里,人们较多关注其疗效。随着DES的广泛应用,人们在关注其疗效的同时,也在不断关注其安全性,尤其是Mafadder医生报道了最初四例晚期支架内血栓,以及2005ACC会议上公布的BASKET-LATE研究、2006年ESC会议上公布的两个争议较大的荟萃分析结果以后,DES的安全性成为心血管学术界激烈争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CC/ESC) 会议报告几项有关药物洗脱支架 ( drug eluting stent, DES)晚期支架血栓和病死率增高的研究,DES的安全性备受质疑,并迅速成为心血管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经过1年多的争论、思考和新研究,DES的安全性学术界虽然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但思路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4.
药物洗脱支架(DES)临床应用以来,大量的随机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的注册研究证明了其明显降低再狭窄及靶病变重建率,现在全球每年大约置入DES支架250万枚.近年来DES的安全性备受人们的关注,从晚期血栓形成,到支架贴壁不良.  相似文献   

5.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显著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并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本文对DES治疗的安全性与效价比、持续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估,针对现有DES可能面临的安全性顾虑,提出应进一步改进现有DES的方向,积极开发第二代DES,提高和完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确看待药物洗脱支架内晚期血栓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人们在关注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关注其安全性。2006年ACC上公布并在当年发表的BASKET-LATE研究结果,引起了广大学者对DES支架内血  相似文献   

7.
药物洗脱支架(DES)在预防再狭窄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其在临床的应用成为冠心病PCI新的里程碑.特别是急诊PCI使AMI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1].但是目前基层医院尚不能完全具备急诊PCI的条件.而同时又有很多患者由于延误诊治,失去急诊PCI的机会.因此,探讨DES在AMI延迟PCI中的作用具有特别的意义.有研究显示国产DES(Firebird,上海微创公司)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DES(Cypher,美国Cordis公司)相似[2].但国产DES在AMI延迟PCI中使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显著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并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本文对DES治疗的安全性与效价比、持续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估,针对现有DES可能面临的安全性顾虑,提出应进一步改进现有DES的方向,积极开发第二代DES,提高和完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是继单纯球囊扩张术、裸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史上的第3个里程碑,它似乎成为了跨越血管再狭窄历史长河的诺亚方舟,使"告别再狭窄"的梦想得以实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DES并不完美,尤其是晚期支架血栓形成(LST)问题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瘤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冠状动脉瘤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随着近年来对DES安全性的日益关注,置入DES后动脉瘤形成的报道也不断增加,但多以个案报道为主,缺乏对已有文献的系统回顾.本文旨在对DES术后动脉瘤形成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药物洗脱支架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时是选择药物洗脱支架(DES),还是金属裸支架(BMS),目前仍无明确的结论.根据2006年美国ACC会议上公布的两个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TYPHOON&PASSION),采取选择性地使用DES治疗ST段抬高AMI是比较正确的思路,而不是不加区别一味地应用DES替代金属裸支架.  相似文献   

12.
<正> 每年一度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09年8月2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预防"作为会议主题,口号是"携手共同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来自世界各国的心血管专家约三万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公布了到目前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及临床治疗指南,实用性很强。同时还就目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者均得到不同的收获。1 药物洗脱支架(DES)不增加风险但晚期支架血栓仍留悬念本届巴塞罗那ESC大会上,多项大规模观察资料显示,DES和BMS对比,其安全性毋庸置疑,大多数注册研究发现DES置入后发生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较低,但晚期与支架有关的血栓发生率仍不低。晚期支架血栓虽不经常发生但  相似文献   

13.
胡大一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949-949
2006年9月2—6日世界心脏病学术大会和欧洲心脏病学术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此次会议最引人关注的是如何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正>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性疾病的主要方法。自从2000年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首次应用于临床,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一系列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注册研究中得到证实。然而,支架置入术后远期发生的支架边缘再狭窄依然是临床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可吸收支架(BVS)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及相关网站(www.clinicaltrials.gov)。纳入2006年1月至2020年1月关于BVS与DES治疗AMI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研究。主要有效终点为靶病变血运重建,主要安全终点为明确/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临床研究,其中2个为随机对照研究,2个为观察性研究,共1335例患者,其中BVS组709例,DES组626例。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Meta分析结果:BVS组与DES组靶病变血运重建(RR 1.59,95%CI 0.82~3.10,P=0.337)、明确/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RR 1.56,95%CI 0.70~3.46,P=0.68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靶血管心肌梗死(RR 1.05,95%CI 0.41~2.67,P=0.667)、全因死亡(RR 1.35,95%CI 0.52~3.45,P=0.871)、心原性死亡(RR 1.29,95%CI 0.59~2.80,P=0.778)、设备相关的复合终点(RR 1.37,95%CI 0.87~2.16,P=0.42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VS治疗AM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能不劣于DES。  相似文献   

16.
药物洗脱支架应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架内再狭窄(ISR)是多年来困扰冠心病介入治疗(PCI)领域的顽症之一,但近年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迅猛发展有望为防治ISR提供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早期的FIM和RAVEL试验结果表明,DES术后1年随访ISR为0,这一轰动性的结果成为PCI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也引发了DES临床研究的热潮。其后的SIRIUS、E-SIRIUS、C-SIRIUS及TAXUS系列研究结果表明,DES可将ISR发生率降至10%以下。通过上述研究,临床关于DES的操作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如长支架充分覆盖病变、支架内后扩张等技术规则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使DES置入术后再狭窄率进一步下降。目前心脏介入学界对于DES的前景普遍抱乐观态度,但同时一致认为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7.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诞生和不断优化已经大大提高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随着病例复杂性的增加和DES的超适应证应用,术后再狭窄率正逐年上升。因此,当前DES时代下,支架内再狭窄(ISR)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主要就DES置入后ISR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组织病理学及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77年美国医生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此后以PTCA为基础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迅速发展.目前PCI术后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支架内再狭窄,二是支架内血栓.近年来采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发现其有效地降低了再狭窄,FIM、RAVEL、RESEARCH、e-CYPHER、TAUXS-Ⅳ等研究均证明了DES在冠心病(CHD)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近、远期疗效,然而与金属裸支架(bare-metal stent,BMS)相比,DES在更好的防止支架再狭窄的同时却延迟了支架的内皮化进程,增加了支架血栓形成的整体风险,特别是易形成极晚期支架血栓而增加死亡及心肌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2006年9月2至6日世界心脏病学术大会(WCC)和欧洲心脏病学术大会(ES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此次会议最引人关注的是如何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安全性。2001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大会上,公布了对高度选择的简单病变植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6个月后,显著降低冠状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药物涂层支架(DES)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治疗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6年巴塞罗那ES上ASKET和BASKET—LATE以后的SCAAR研究结果对DES的临床给予了沉重的打击,而1年后维也纳的SCAAR研究对DES的临床疗效给了一个较好的评价,同时STRATECY研究也对抗血小板治疗联合DES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