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应用乙型肝炎病毒DNA C基因区的一对外引物(HBC1和HBC2,护增片段长度为566 bp)及一对内引物(HBC3和HBC4,护增片段长度为301 bp)对不同稀释度的HBV-DNA(adr亚型)进行套式一次PCR扩增,结果表明灵敏度可达到10ag水平。此方法快速、简便、灵敏、特异,与分子杂交的灵敏度相当。  相似文献   

2.
首次应用多重及套式PCR技术同时检测人血清中的HBV和HCV。将抽提的HBVDNA和(或)HCVRNA在含AMV逆转录酶、TaqDNA多聚酶以及HBV和HCV外套引物的PCR缓冲引物的PCR缓冲液中进行逆转录后连续进行PCR扩增,以第一轮扩增产物为模板,在含HBV和HCV内套引物的PCR反应体系中进行第二轮扩增,产物经电泳后,以DNA分子量标志物或已知片段做参考,出现523bp和(或)260bp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输血传播病毒(TTV)-DNA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并应用于新疆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的检测。方法:根据已报道的TTV基因痛列(DDBJ序列号:AB008394),通过引物设计软件SQNCE和OLIGO在其ORF1区设计一对PCR引物,扩增产生一个315bp的扩增片段,产物经BgⅠⅡ酶切分别产生一个219bp和96bp的酶切片段。结果:用建立的PCR方法在15例维存尔族转氨酶升高的非甲-非庚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HB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发生之间关系,作者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PCRIS)对26例肝癌、23例癌旁肝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了HBVDNA的检测,检出率分别为84.6%和91.3%,明显高于原位核酸杂交(ISH)的53.8%(14/26)和56.5%(13/23);亦高于从患者血清和HCC组织提取DNA后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57.7%(15/26)和55.6%(5/9)。用PCRIS方法,HCC组织细胞中HBVDNA阳性颗粒强度、HBVDNA阳性细胞数和组织切片的清晰度均高于ISH。PCRIS既显示了PCR技术的高敏性和特异性,又能在细胞内定位。本结果显示我国HCC的发生与HB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一株抗结肠癌细胞系LS174T的单抗细胞株CL-4中克隆出抗结肠癌抗体重链可变区和κ轻链基因。方法:用一步法提取总RNA,逆转录形成cDNA,设计并合成一套扩增小鼠抗体重链可变区和完整κ轻链的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基因,分别克隆入pUC19,作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用重链引物扩增获得长约360bp的片段;用轻链引物扩增获得约640bp的片段,序列测定获得它们的DNA序列。结论:克隆的重链可变区基因长度为360bp,属于小鼠重链可变区I(B)亚族;κ轻链长度为642bp,其中可变区为321bp,属于小鼠κ轻链Ⅴ亚族。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酚法从登革2 型病毒43 株(D2 43) 感染的C6/36 细胞中提取了病毒RNA,以病毒RNA 为模板,进行D2 43 株NS3 基因cDNA 片段的反转录 PCR 扩增,片段长度为1176 bp。将扩增的cDNA 片段克隆到T 载体pBluescript ksⅡ( + ) 中。通过双脱氧法测定了cDNA片段序列,与国际标准株NGC株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7.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是本世纪分子生物学重大进展之一,在体外可将特异DNA序列呈百万倍扩增,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在HBV感染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大大丰富和更新了人们对HBV感染的认识[1]。本文应用PCR技术检测不同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旨在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变和肝癌患者血清HBVDNA的存在情况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在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孕妇血清和胚胎组织中微小病毒B19 DNA的检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建立了检测人微小病毒B19(HPV-B19)的PCR方法。两对引物(P1P2和P3P4)的设计均位于编码HPV-B19衣壳蛋白VP1基因区内,扩增产物分别为700 bp和104 bp。比较P1P2-PCR和P3P4-PCR,二者均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第三性,HPV-B19 DNA最小检同量分别为5 fg。应用P1P2-PCR对32份孕妇血清和21份胚胎组织标本进行了HPV-B19 DNA的检测,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诊断白色念珠菌菌血症。方法:设计的引物特异性扩增编码白色念珠菌细胞色素P450L1A1的基因,其长度为243bp。EDTA抗凝血用去污剂溶解,用DNaseI去除人体白细胞和污染的细菌DNA;念珠菌的细胞壁用溶胞酶消化并用SDS和蛋白酶K裂解。用酚/氯仿/异戊醇提取模板DNA。用PCR技术扩增。结果:与细菌、病毒及人体细胞DNA无非特异扩增。检出血中白色葡萄的阈值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人巨细胞病毒的套式PCR法及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其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的结果。改进了从临床样品中提取DNA的方法,优化了套式PCR的条件。测得套式PCR的扩增倍数为2.9×10 ̄9,套式PCK/电泳法的灵敏度为40个HCMV基因组拷贝。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孕妇的HCMV感染率很高,母婴间存在HCMV感染的垂直传播关系。胎盘是传播的主要途径,胎盘的屏障功能随妊娠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宫颈分泌物的感染也是母婴间HCMV感染传播的感染源。HCMV感染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应引起优生优育工作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步法快速鉴定皮肤癣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快速简便的一步法处理癣菌及非癣菌菌株获得菌株DNA。癣菌通用引物的敏感性测定:将获得的菌株DNA以及人DNA进行PCR扩增后跑电泳,观察是否出现特定大小的阳性条带。PCR反应体系的敏感性测定: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量癣菌菌液的DNA浓度,再将癣菌菌液的DNA进行10倍连续稀释,获得不同浓度的癣菌菌液,随后进行PCR扩增,记录特定大小的阳性条带出现时的最小癣菌DNA浓度值,PCR重复做3次。结果所有癣菌菌株经PCR扩增后均出现366 bp的阳性条带,非癣菌菌株及人DNA经PCR扩增后均未出现任何条带。将浓度为600 ng/μl的癣菌DNA浓度经10倍连续稀释后,得到的7个浓度菌液,其中600 ng~6 pg经PCR扩增后出现366 bp的阳性条带,第7个600 fg浓度经PCR扩增后未出现任何条带。结论皮肤癣菌通用引物CHS1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作检测癣菌的特异性引物,本实验PCR体系的敏感度较高,为6 p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降落聚合酶链反应(Touchdown PCR,TD-PCR)在临床医学科研中的价值.方法 以人类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VHL基因3个外显子的3对引物,根据普通PCR及TD-PCR原理设计包括3个外显子片段在内的PCR程序,通过试验选择PCR最佳反应条件,在同一程序中分别对3个片段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纯化后PCR产物测序分析两种试验方法 的差别.结果 电泳检测及纯化后DNA产物测序分析均显示TD-PCR扩增产物条带特异性、效率较普通PCR扩增产物高.结论 成功建立了TD-PCR方法 ,TD-PCR方法 较普通PCR更为高效实用,为临床基因突变筛查研究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人巨细胞病毒^32P标记PCR产物探针敏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P探针杂交是病原微生物基因诊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建立了人巨细胞病毒PCR、套式PCR的基础上,我们用613bp PCR外引物扩增产物的制备了杂交探针,并与300bp内引物扩增产物进行转膜杂交,可将单纯琼脂糖凝胶电泳17ng的检测水平提高到0.5ng,释释梯度相当于提高2个数量级。因此,利用PCR结合^32P杂交就可以检测出不到1个病毒的基因拷贝(100ag),为临床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三甲基甘氨酸等有机溶剂对G+C碱基丰富基因PCR扩增困难的影响,分别用标准PCR和添加有甘油、二甲基亚砜(DMSO)、甲酰胺及三甲基甘氨酸的改进剂PCR对G+C含量为70%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基因(ARF)和G+C含量为90%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Ⅱ(IGFRⅡ)进行扩增。结果显示,应用标准PCR及添加有甘油或甲酰胺的PCR均不能特异性扩出上述两基因;加入10%DMSO虽可扩出ARF基因但同时有非特异性产物;而加入三甲基甘氨酸可特异地扩增出642bp的ARF和540bp的IGFR Ⅱ基因。表明三甲基甘氨酸可消除G+C丰富DNA区域二级结构对PCR扩增的干扰,明显促进这类基因的PCR扩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巢式PCR(Nest PCR)检测器官移植术后受体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并与传统ELISA法作方法学对照。方法:巢式PCR针对HCMV AD169株IEA基因设计内外两对引物,对59例肝、肾移植术后受体(肝移植27例、肾移植32例)血、尿标本进行HCMV DNA检测。分离血清作EIASA检测IgG、IgM。结果:血液Nest PCR阳性率肝移植62.9%,肾移植46.8%;ELISA法阳性率:IgC35.5%,IgM27.1%,IgG+IgM18.6%,IgM阳性标本(16例)DNA检测皆为阳性,6例IgG、IgM皆阴性标本DNA检测仍为阳性。两法检测,P<0.05,证明两法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巢式PCR是一种敏感特异、简便快速诊断HCMV感染的方法,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传统ELISA,能弥补ELISA的假阴性,更适用于临床检测器官移植术后HCMV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SENV-D亚型中国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根据国外已发表的SEN病毒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套式PCR方法从一份非甲-非戊型(non-A-E)肝炎患者血清中,分段扩增了包括SENV-D型所有编码区(ORFs)长3175bp的DNA片段,将其克隆到T载体后测序。结果:测序结果经BLAST软件分析,与国外发表的3株D型SEN病毒SENV-D(AX025730),SENV-D(AB059352),TTV(AB028668)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88%和91%;与2株D型SEN病毒SENV-D(AX0Z5730),TTV(AB028668)0RF1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和92%。ORF1蛋白中含有Rep蛋白(在病毒复制中起作用的一种蛋白)的两个保守基序,此外还有一个保守的ATP/GTP结合基序(P-loop)以及若干个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结论:测定得到了SENV-D亚型中国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有助于其检测方法及致病性的研究,并为研究SEN病毒的进化地位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7.
SEN病毒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我国人群中是否存在SEN病毒(SENV)感染,并分析SENV国内分离株的部分基因序列,方法:在SENV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建立巢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SENV DNA,并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7例非甲-非瘐型肝炎,且输血传播病毒(TTV)阴性患者中,2例SENV阳性,其中一株的序列与意大利SENV-D株(AX-25730)相对应位置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结论:本研究证初了我国存在SENV感染,建立了检测SENV的PCR方法,并对SENV部分基因进行了克隆及测序,对进一步开展SENV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联合诊断芯片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制备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丁型肝炎病毒(HDV)基因芯片并进行杂交验证。方法利用Primer Premier 5.0分别针对HBV、HDV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多对PCR引物,扩增后的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测序分析鉴定。用PixSys5500芯片打印仪将PCR产物打印在氨基修饰的玻片上制备成检测芯片。样品荧光标记采用限制性显示(RD)技术,标记后进行杂交验证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运用PCR技术得到的多个基因片段均属于HBV、HDV特异基因。杂交结果显示,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等指标均佳。结论利用PCR扩增产物作为探针制备HBV、HDV联合诊断芯片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实用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RD技术标记样品可提高多种肝炎病毒混合检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中国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第2内含子VNTR多态性,探询VNTR序列是否具有潜在的蛋白结合位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这些VNTR的功能提供线索。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健康中国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hTERT基因第2内含子多态性VNTR片段,克隆并鉴定,以多态性重复单元做为探针进行凝胶延迟实验,以确定该片段是否存在蛋白结合位点。结果和结论:hTERT基因第2内含子内上游的一个VNTR序列(VNTR2-1st)存在一个潜在蛋白结合位点,该蛋白能够与多态性VNTR DNA序列形成复合物,蛋白结合的关键位点处于42bp重复单元c端的典型E-box基序(CACGTG),但是c-myc并不参与结合该VNTR2-1st重复单元。此外,利用第6内含子内上游的VNTR(VNTR6-1st)的重复单元做为探针,结果发现该38bp VNTR6-1st重复单元不能与HeLa细胞核蛋白因子结合,从而提示了不同VNTR序列功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高度保守区IEA基因内设计一对引物,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MVDNA的方法,经实验证明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其它疱疹病毒和正常人DNA无交叉反应,HCMVAD169株DNAEcoRⅠ酶切J片段的最小检出量为0.1fg,相当于6个基因拷贝,对PCR反应体系中的有关实验条件如Mg^2 浓度,引物浓度,TaqDNA多聚酶的浓度,循环程序等及尿标本的处理方法进行优化选择,用PCR检测20例肾移植受尿标本中HCMVDNA,结果11例(55%)阳性,表明PCR是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肾移植等病人的HCMV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