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一)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与"十五""抢救继承"、"十一五""深入拓展"相比,此次研究项目重点是解决"传承应用"问题,抓住研究重点、突出临床实用、探索长效机制、重视社会服务。该项目下设6个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解决传承问题,以17位名老中医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提炼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治则治法、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提高中医临床人员的辨证论治水平 ,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造就一批中医理论功底扎实、临床实践技能较强、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中医临床专家 ,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与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于 2 0 0 2年 5月中旬在合肥举办了“全省首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报告会”。会议邀请的安徽省内 1 4位著名老中医或其学术继承人 ,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精彩介绍 ,与会代表收益良多。为进一步推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 ,提高中医药临床学术水平 ,应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要求 ,我刊特将本次报告会内容进行整理 ,精选有关学术经验内容 ,推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粹”栏目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名老中医是中医领域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代表着当今中医学术与临床的最高水平,既有前人的智慧,又有名老中医对中医学的独特见解;既是中医药薪火相传的主轴,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传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先后开展了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2012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相似文献   

4.
董廷瑶教授(1903~2000),我国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从医八十载,专擅幼科,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推理论病"、"推理论治"上,并在此思想指导下制订出"临证九要",即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伍、适量、知变。此"九要"实为有机之整体,环环相扣,既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又反映出其为医之道精髓所在。并以此为基,在中医儿科临床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创立了诸多治疗原则。1毒恋伤津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名老中医柴松岩从事中医妇科临床50余年,既遵古训,又有创新。柴松岩擅治闭经、不孕症、崩漏等妇科疑难杂病,治则以顺应周期,调养阴血为特点,注重调整脏腑功能与恢复气化功能。笔者作为第四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继承人,跟师随诊,总结所学柴师治疗闭经时应用的补肾、养阴、调五脏部分临床经验,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刊欢迎以下稿件:介绍国医大师和全国四批名老中医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独特诊疗方法及成长历程的研究论文,挖掘整理老中医专家临床学术经验及其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的心得体会等论文;  相似文献   

7.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王灵台教授肝硬化治疗经验。王灵台教授长期从事肝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在肝硬化诊疗方面颇具特色,其学术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该文着重总结了王教授治疗肝硬化的辨证施治过程,包括病因病机、治疗大法、常用经验方及用药经验四方面,为肝硬化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中医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欢迎以下稿件:介绍国医大师和全国五批名老中医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独特诊疗方法及成长历程的研究论文,挖掘整理老中医专家临床学术经验及其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的心得体会等论文;老年病、慢性病、病因不明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闭经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柴松岩毕生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柴松岩闭经病舌诊技法,望舌、辨证、用药成为体系,具有鲜明柴氏风格,经实践检验效果明确,是柴松岩中医妇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笔者随师侍诊多年,初悟其道,收集老师辨治闭经病有效良方564首,统计、分析其用药种类及药物使用频率,尝试撷取柴松岩治疗闭经病用药规律,以作心得.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4日,国家级名老中医、安徽中医学院教授曹恩泽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合肥市举行。安徽省卫生厅副斤长武琼宇,省中医药管理局调研员徐经凤,安徽中医学院副院长李泽庚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安徽省中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徐经世、周玉珠、周宜轩、韩明向、丁锷、胡国俊以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豚鼠肺切除术后咳嗽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应用50只豚鼠进行肺部手术切除并结合支气管激发咳嗽实验方法构建肺切除术后咳嗽动物模型,给予针刺干预观察豚鼠咳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测定豚鼠血浆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BK)数值变化,以及豚鼠肺组织免疫组化形态学观察。结果:针刺治疗前后针刺肺经组BK、PGE-2出现明显变化(P<0.01),与针刺非经非穴组、模型组相比,亦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豚鼠肺切除术后咳嗽模型,针刺肺经有助于缓解豚鼠肺切除术后咳嗽,同时PGE2和BK测定出现明显改变(与针刺非经非穴组、模型组相比,P<0.01),豚鼠肺组织免疫组化形态学观察也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偏瘫的发病率在我国这个逐渐老龄化的社会中逐年增高,其严重拖累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经济。而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人选用的治疗方法则不尽相同。有效干预可能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因此,需要医学工作者不断研究,寻求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医学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有丰富的经验,该文对中医药对该病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痔瘘洗剂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就诊于我科并且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于术后每日换药前,用痔瘘洗剂坐浴5min,再进行常规换药;对照组术后每日用高锰酸钾坐浴后予以常规换药。分别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分析2组患者术后第3d、6d、9d、12d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患者术后第3d、6d、9d创面水肿评分及水肿消退时间。结果:采用痔瘘洗剂坐浴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较短(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第3d、6d,创面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d研究组患者创面水肿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水肿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瘘洗剂熏洗坐浴能有效缓解痔术后疼痛及水肿症状,改善术后创面愈合状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黄疸,古称为"黄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作者在研习古籍及现代相关著作后发现,目前对于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及病位问题均无明确统一标准及认识。该文通过对黄疸病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及病位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黄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俞原配穴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6例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予以俞原配穴加局部穴位针刺治疗,均治疗30天,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VAS评分与WOMAC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俞原配穴针刺法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MA Heming;SUN Shanbin(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nhui Hefei 230038,China;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nhui Hefei 230061,China)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28例)、中医组(31例)和联合组(33例),西医组予服用依巴斯汀片,中医组予服用桂枝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联合组在口服依巴斯汀片基础上联合桂枝汤加减和穴位敷贴。3组均在疗程(30d)结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至停药半年后复发率。结果:西医组症状积分和疗效与中医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症状积分和疗效与西医组及中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半年后西医组、中医组及联合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6.66%、40.00%及25.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古籍中有"经水不利""经水涩少""经水少"等记载,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导师李伟莉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该病的诊疗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治疗经验。她指出其病因病机不外乎肾虚、血虚、血寒、痰湿及血瘀所致,谨遵"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临证中,病证结合,辨证施治,分期论治,以养血活血调为要。  相似文献   

19.
谢道俊教授根据朱震亨的"百病皆由痰作祟"思想,灵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失眠、偏头痛、抑郁症、美尼尔病、高血压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谢教授同时根据体质和证型的不同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因人而异"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针刺配合TDP照射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治疗效果。方法:抽选取符合标准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诊治的59例入院病患,按照随机双盲将其分为针刺组(n=29)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予以新斯的明臀部肌注治疗,针刺组予以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疗程均为1d,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结果: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疗效优越(P<0.05)。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在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有显著有效且安全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