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临床运用风药的点滴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药是以祛风解表、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 ,本类药物多为辛味 ,性能发散 ,具有宣散表邪 ,解除表证的作用 ,常用于外感病的治疗。金元名医李东垣重视调理脾胃 ,在其独特的补土风格中 ,运用风药升阳是其中一明显特点。本人在临床上运用风药升阳治疗诸证 ,屡见验效 ,现将点滴体会报告如下 :病例 1 :某男 ,5 6岁 ,阴囊冰凉、腰膝酸软一年余 ,1 997年 9月来我院求治。诊见形体瘦弱 ,面色萎黄晦暗 ,伴有食少、纳差、腹胀、外阴部出汗等 ,舌质暗红 ,苔白微腻 ,脉缓。中医辨证 :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治以温补脾胃 ,燥湿升阳。处方 :黄芪30 g ,党参 1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及“益气升阳”配伍对脾虚小鼠药理效应的影响。方法:造模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成补中益气汤组、益气升阳组、原方去益气升阳组、脾虚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给药1周后进行耐寒冷及抗疲劳机能试验,观察不同组别药物对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及胃肠推进的影响。结果:补中益气汤组、益气升阳组、原方去益气升阳组小鼠抗疲劳机能、脾指数、胸腺指数及胃肠推进率均呈显著性升高,与脾虚模型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益气升阳组和原方去益气升阳组对小鼠耐寒冷能力影响不大,与脾虚模型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及“益气升阳”配伍能有效改善脾虚小鼠的相关药理指标,但拆分使用作用弱于全方。  相似文献   

3.
“头为诸阳之会”,阳气虚,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侵袭,头部首当其充,而致头面部诸疾发生。在临床中运用益气升阳法辨治,疗效满意。现举案如下。1益气升阳祛寒通络治疗头痛席某,女,37岁。2004年3月10日。以头痛、巅顶及颈项部尤甚2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就诊。2年前,因冒雨行走1h后,出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汤及益气升阳配伍对脾气虚大鼠药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及益气升阳配伍(黄芪—升麻、柴胡)对脾气虚大鼠药理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黄法、游泳力竭法、饥饿法3因素复合的方法复制脾气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脾气虚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12 g.kg-1.d-1)、益气升阳组(4.5 g.kg-1.d-1)和原方去益气升阳组(7.5 g.kg-1.d-1),给药14 d后测定各组大鼠胃黏膜血流量、肌酸激酶活性、D-木糖血清浓度及淀粉酶活性。【结果】与脾气虚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组能显著提高脾气虚大鼠胃黏膜血流量、血清D-木糖浓度、淀粉酶活性及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均P<0.05),而益气升阳组和原方去益气升阳组除了能显著提高淀粉酶活性外(P<0.05),对其他3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有效改善脾气虚大鼠的相关药理指标,益气升阳配伍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郭晓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502-3502
目的观察升阳健胃汤治疗胃缓(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3例胃下垂患者用升阳健胃汤加减进行治疗,15 d为1个疗程。结果 123例胃下垂患者服用1~2个疗程后,治愈103例(83%),有效10例(8%),无效10例(8%)。结论升阳健胃汤加减治疗胃下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颗粒对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评价升阳益胃颗粒抗疲劳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诺迪康胶囊组,升阳益胃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不造模,其余5组造模,时间为14 d。造模结束后,每组给予相应药物剂量灌胃,1次·d~(-1),连续14 d。造模前、造模后以及末次灌胃后测量1次大鼠跨格运动次数。末次灌胃后将大鼠麻醉,取血清检测SOD、MDA水平。结果:(1)升阳益胃颗粒各剂量组、诺迪康胶囊组及模型组的大鼠跨格运动次数分别为(79.20±7.79)次、(88.70±6.16)次、(90.40±6.54)次、(78.88±7.47)次、(45.56±6.29)次,升阳益胃颗粒各剂量组、诺迪康胶囊组大鼠运动次数均高于模型组(P0.01)。(2)升阳益胃颗粒各剂量组、诺迪康胶囊组及模型组的SOD水平分别为(72.83±1.76)U·mL~(-1)、(94.30±2.32)U·mL~(-1)、(102.93±3.23)U·mL~(-1)、(78.92±1.75)U·mL~(-1)、(55.70±3.22)U·mL~(-1),MDA水平分别为(6.94±0.18)U·mL~(-1)、(5.57±0.10)U·mL~(-1)、(4.98±0.16)U·mL~(-1)、(6.87±0.12)U·mL~(-1)、(8.58±0.38)U·mL~(-1),与模型组比较,升阳益胃颗粒各剂量组、诺迪康胶囊组均能显著提高大鼠体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P0.01)。结论:升阳益胃颗粒有明显的抗疲劳疗效,可以提高大鼠跨格运动次数及血清中SOD水平,降低血清中MDA水平,揭示了这可能是其抗疲劳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加减升阳益胃汤配合腹部中医疗法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n=30)予以加减升阳益胃汤配合腹部中医疗法治疗,口服加减升阳益胃汤每日1剂,早晚各1次,10 d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n=30)采用比沙可啶肠溶片配合脐疗治疗,每日1片,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采用Wexner便秘评价标准,2组患者治疗后与未治疗时比较均有所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减升阳益胃汤配合腹部中医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总有效率9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升阳益胃汤配合腹部中医疗法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有效,能改善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阳亢眩晕,多以潜阳降逆施治。若因阳陷不升所致眩晕,则宜升阳举陷之法,忌用潜降。此乃顺应人体气机升降之理也。因其致阳陷之病因不同,诸如中气下陷、湿阻致陷、血瘀致陷、阳虚致陷等,则宜相应地使用补中益气胜湿升阳、化瘀升阳、补阳升阳等治法,方能获得捷效。兹举验案数则,以资说明。1 湿阻阳陷——胜湿升阳。 葛某,女,35岁,1991年11月28日诊。反复眩晕2年余。眩晕发作时伴有旋转感,轻度泛恶,无呕吐,头重欲睡,静卧时减轻,起床则症状明显。约2  相似文献   

9.
江克明 《开卷有益》2006,(11):34-34
关××,女,73岁。初诊(6月13日)主诉:劳累即有阴坠不适感1年余。病史:素体瘦弱,近1年来,劳累即有阴坠感,食少乏力,大便不爽。有时脘腹胀,口中热,又常怕冷。脉数,舌苔根部腻。辨证:年老体衰,中气不足,肾虚肠燥。治疗原则:益气升阳、补肾润肠法。处方:黄芪20克,党参、苁蓉、何首乌、当归、山茱萸、柴胡、升麻、枳壳各10克,白术、菟丝子各15克,炙甘草6克,4剂。二诊(6月21日):上方合拍,阴坠感消失,知饥不敢多食,多食则胀。守上方加川朴、陈皮各5克,5剂。按:年老形体瘦弱,劳累即有阴坠感,并有食后作胀,大便不爽,显与内脏下垂有关。嘱其去医院检查…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升阳法治疗外伤性低眼压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于杭州市中医院外伤性低眼压脾阳虚患者,按照治疗期间是否合用益气升阳中药汤剂,分为观察组32例32只眼,对照组29例29只眼,均为单眼。收集整理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眼压及眼前段OCT,分析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眼压水平及前段OCT形态学改变。结果?两组患者眼压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更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睫状体离解裂隙及脱离范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益气升阳法能升高外伤性低眼压患者眼压水平,并可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机制为益气升阳中药增加Rho A/ROCK1蛋白活性、减轻睫状体上皮水肿,从而促进睫状体分泌功能恢复,引起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11.
妇科术后腹痛是影响术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因素之一。笔者采用自似益气升阳疏理汤治疗妇科术后腹痛8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85例均为术后妇女。均为近5年来门诊病历,年龄40岁~55岁之间。手术后2年~7年不等。主诉:下腹胀满坠痛、腰尻坠痛或出现大便溏软。B超提示无特殊阳性体征。偶有少数病历B超提示盆腔积液。妇科检查腹部膨隆,无扪及肿块,无触痛。西医诊断术后综合征、肠胃功能紊乱。2 治疗方法 治宜升阳益气,理气化滞。自拟益气升阳疏理汤:党参15g、黄芪15g、升麻6g、仙鹤草30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采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P <0.05);研究组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P <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疗效显著,且复发风险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升阳法对脾虚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探讨升阳法、健脾益气法与健脾益气升阳法治疗脾虚的区别,通过实验证实升阳法对健脾益气法治疗脾虚的辅佐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模型组、健脾益气组、升阳组、健脾益气升阳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各8只。均采用破气苦降加饮食失节法制成脾虚证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外)。第43天,造模结束时,正常组、脾虚模型组大鼠股静脉取血;健脾益气组、升阳组、健脾益气升阳组,生理盐水组造模结束后分别灌服健脾益气药、升阳药、健脾益气升阳药、生理盐水,疗程21天后股静脉取血。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ⅥP)、白介素2(IL-2)、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的变化。结果:脾虚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NPY、VIP、IL-2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T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升阳组、生理盐水组与正常组比较,NPY、IL-2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VIP含量显著降低(P<0.05),T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升阳组、生理盐水组与脾虚组比较,四个指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健脾益气组与脾虚模型组比较,NPY、IL-2含量升高,TSH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健脾益气升阳组与脾虚模型组比较,NPY、IL-2、TSH含量变化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健脾益气组、健脾益气升阳组与脾虚模型组比较,VIP含量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阳法对健脾益气法治疗脾虚确有辅佐作用,健脾益气升阳法较健脾益气法能更好地调节脾虚大鼠的整体机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温阳健脾、升阳举陷法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服用附子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以温阳健脾、升阳举陷,对照组服用补中益气汤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45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3.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温阳健脾、升阳举陷法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升阳排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升阳排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7例 ,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低蛋白低磷饮食结合开同治疗及西医对症处理 ;排毒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升阳排毒汤”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相比均有所改善 ,排毒组治疗后Scr、TC、H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HDL- c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升阳排毒汤能改善患者肾功能、血脂和营养状况 ,比单用西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中法、升阳法、补中升阳法对脾气虚模型的补气健脾作用,研究风药与补气健脾药配伍的增效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脾气虚证模型组、治疗组(包括补中组、升阳组、补中升阳组),观察各组模型的一般情况.测定其血清D-木糖吸收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的量,并观察其含量变化.结果:经补中方、补中升阳方治疗后一般情况与造模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血清D-木糖吸收率检测值的变化:补中组、补中升阳组能使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补中升阳组的作用优于单纯的补中组(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补中组、补中升阳组能使指标有明显改善,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补中法、补中升阳法对脾气虚证大鼠的消化系统功能的减弱,以及血常规、血生化改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一部分指标补中升阳法优于补中法,升阳法对此无明显作用.②风药与补气药配伍,具有一定的增效补气健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健脾升阳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脾气虚弱型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方法 138例脾气虚弱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减健脾升阳益气汤。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减健脾升阳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脾气虚弱型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出自《脾胃论》.是该书立方之一。该方以柴胡升阳为君.参芪草苍术补脾胃为臣,佐以芩连石膏泻阴火.并以羌活升麻助柴胡升阳.全方共奏补脾胃益元气泻明火升清阳之功。笔者学习前贤论述,验之临床·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胃病伴头痛李某,男·9岁·学生。住院号13155。患者于1993年3月22日服学校发的驱虫药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院疼痛不适·曾服土霉素效欠佳,症状时轻时重。于1993年4月5日进食橘于罐头约40Oml后.胃痛剧增,伴头痛,故于《月7日入院。刻下见;上腹部疼痛连脐,前额头痛以上午为重.绵绵而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升阳方调节apo E(-/-)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脂质代谢及其抗氧化、抗炎作用。方法:将32只6~8周apo E(-/-)小鼠高脂喂养12周后制成AS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益气升阳方药组(复方组)、黄芪组、西药(洛伐他汀)组、模型组,每组8只;同时,高脂饲养8只同一品系C57小鼠设为正常组。干预组分别给予益气升阳方药、黄芪和洛伐他汀,均采用灌胃给药,同时继续高脂饮食;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持续高脂饮食饲养。干预12周。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G、TC含量;TBA法及羟胺法分别检测MDA、SOD含量;选择测定法检测血清LDL-C、HDL-C含量;ELISA法检测MCP-1、TNF-α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TC、LDL-C、MDA水平及MCP-1、TNF-α表达较正常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清HDL-C水平、SOD活性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通过益气升阳方药干预后小鼠血清TC、LDL-C、MDA、SOD、TNF-α变化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与模型组相比,该复方不能明显改变HDL-C、MCP-1含量。结论:益气升阳方药和黄芪均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的脂质代谢,并具有抗氧化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腻苔形成过程中舌苔代谢物质的变化。方法:利用人工与Z-BOX舌象数字化分析仪共同判读的方法诊断受试者的舌苔,其中慢性胃炎患者腻苔40例,非腻苔30例及正常人淡红舌薄白苔20例。采集舌苔样本,经前期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各组患者舌苔中的代谢成分,得到代谢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得到潜在的代谢标志物,并利用ChemSpider、HMDB(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网站检索,对潜在标志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慢性胃炎腻苔组、非腻苔组和正常组舌苔的代谢产物分布在不同区域内。进一步分析代谢物后发现,腻苔组和非腻苔组之间差异的化合物有3-酮基乳糖、2-脱氧-D-核糖、UDP-D-半乳糖、变视紫红(质)、抗坏血酸盐、吡啶甲酸、组氨酸;腻苔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的化合物有3-酮基乳糖、UDP-D-半乳糖、白细胞三烯A4、维生素D2等。结论:慢性胃炎腻苔与非腻苔患者及正常舌苔间代谢物质有明显差异,这些代谢物质主要参与能量代谢,以糖代谢为主。糖代谢的变化是腻苔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