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分析。方法比对该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5例行DHS内固定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10.34±31.61)mL、术后引流量(110.54±30.14)mL低于对照组(405.41±41.57)、(184.04±44.57)mL,手术时间(75.12±2.34)min、住院时间(13.45±3.24)d短于对照组(114.45±4.67)min、(17.64±5.24)d,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7.78%(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在伊川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2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63例。甲组患者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通过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结果:乙组患者Harris评分的优良率(84.13%)低于甲组(96.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5.74±8.49)min多于甲组(55.25±7.4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54.14±23.74)m L多于甲组(121.34±10.58)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4.29%)高于甲组(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较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其中28例采用PFNA治疗,32例采用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量显著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髋关节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短、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及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及身体状况进行分组:动力髋螺钉组(A组)70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B组)6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C组)45例,外固定架治疗法组(D组)25例,观察比较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时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和术后愈合时间。结果 4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4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时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和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及固定架4种治疗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显著疗效,但应视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和骨质疏松等具体身体情况而选择最佳疗法,方能达到最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及B组,A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采用内固定术,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且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内固定术效果好,能尽早下床活动及恢复关节功能,减少活动减少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关节置换与其它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170例随机分为7组(治疗1组~7组),治疗1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7组行骨折内固定术。结果:6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组(小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小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是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0例患者行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疗效确定,可作为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骨水泥型固定,观察组给予生物型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生物型固定术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动力髋螺钉(DHS)组33例接受DHS治疗,股骨头置换组3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HS组和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36±11.49)min和(92.27±11.34)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7,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5.55±58.79)m L和(298.18±31.24)m 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79,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73.91±9.64)分和(79.39±9.3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6,P0.05);2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61%和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04,P0.05)。结论 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但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0~70 min,中位数55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100 mL,中位数60 mL;1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转科治疗,其余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42个月,中位数15个月,采用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和Harris标准评定法评估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46例,良9例,可4例,差1倒,优良率为91.7%.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FNA微创治疗82例高龄日常行动能力低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比较41例高龄日常行动能力低股骨粗隆间骨折经过DHS治疗后和PFNA微创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选取的41例PFNA微创治疗治疗患者,经过治疗后在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上,要优于DH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微创治疗82例高龄日常行动能力低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及后位的发生,并且PFNA微创螺钉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物老年患者理想的内固定物。在日常行动能力患者中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动力性髋螺钉(DHS)配合中药治疗(观察组,n=46)和单纯性动力性髋螺钉(DHS)(对照组,n=44)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临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可患者所占的比例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13%)要远远高于对照组(72.72%),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中85例获得6-24个月的随访调查,平均14.8个月,患者X线显示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1.8&#177;2.5)周,对照组为(18.5±3.2)周,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可靠、疗效肯定,缩短了患者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是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应用中医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2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予中医康复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2年3月3年以来收治的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为PENA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为DHS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以及术后情况比较,PENA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情况均优于DH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上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同时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以及并发症少,并且结合中医药辨证治疗,有利于骨折的稳定以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3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试验组38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方法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方法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优良率为92.1%;对照组优良率为91.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0.0111,P=0.9162)。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出血少,完全负重时间较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十全大补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照组术前不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前3 d予以加味十全大补汤。统计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术前、术后1 d、3 d、7 d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隐性失血量、空腹血糖水平,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 d、3 d、7 d,观察组Hb、H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 d、3~7 d隐性失血量分别为(245.74±88.26)ml、(188.26±70.12)ml,均少于对照组(288.67±90.94)ml、(245.94±75.36)ml(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7.74±0.76)mmol/L、(6.26±0.52)mmol/L、(5.12±0.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9.67±0.84)mmol/L、(7.94±0.66)mmol/L、(6.48±0.52)mmol/L(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1.38%与对照组84.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十全大补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纠正贫血,减少隐性失血量,加快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对血糖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DHS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2种常用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住院部收治的患者147例,分别应用DHS及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内固定的过程中均没有并发症发生,术后拍摄X线片复查,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固,随访3~36个月,147例骨折全部愈合,与PFNA手术方法比较,DHS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增加、Hari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DHS,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8.
徐仲翔 《新中医》2014,46(1):93-9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45例。2组均行手术复位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单纯西医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恢复,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医辨证分期进行手术恢复。2组均治疗6月。观察比较骨密度值、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腰椎正位、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及大粗隆4个部位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单纯西医治疗后仅Wards三角的骨密度较治疗前上升(P0.05)。单纯西医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5月,中西医结合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3月,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7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3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切除淋巴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卵巢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术后内服健脾益肾活血方,1剂/d,水煎分2次服,连续用药2周。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率为63.33%,总有效率为80.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至负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艮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