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晋  黄保堂  窦云轲  李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4):3906-3907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18条)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分别采用自体大隐静脉(11条)和人工血管(7条)移植进行治疗。结果:死亡1例,其余移植血管均通畅。远端肢体血液循环良好,肢体无肿胀。随访5~24个月,血管通畅率100%。结论:掌握好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和熟练的血管外科吻合技术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是成功救治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25例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四肢血管损伤诊疗的回顾性总结,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在25例四肢血管损伤病例的诊治过程中对有独特经验教训的病例进行总结分类.结果 肢体成活23例,截肢3例(其中1例保肢成活,后因家属放弃治疗而截肢).死亡1例.结论 掌握四肢血管损伤的特点,及早诊断,正确治疗,以及SpO2检测在血运观察方面的应用可提高四肢血管伤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观察及处理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00)王永华四肢血管损伤是一种严重创伤,不仅可以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和缺血坏死.还可合并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尤其是闭合性血管损伤,早期诊断困难、治疗延误,造成胚体的干、湿性坏疽,加重休克的危害性。因...  相似文献   

4.
总结四肢大血管损伤的病例 ,找出引起血管损伤误诊误治的常见原因。强调对血管损伤的早期正确诊断 ,争取伤后 6~ 8小时内处理血管 ,恢复肢体血循环 ,是挽救肢体的关键 ,同时要认真处理好合并伤和深筋膜减压术。本文对 2 8例误诊误治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 1月~ 1999年 1月我们共收治 2 8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患者。男 2 5例 ,女 3例 ;年龄 10~ 5 8岁 ,其中 17~ 45岁 2 2例 ,占 78.6 %。车祸伤 10例 ,砸伤 6例 ,坠落伤 4例 ,锐器伤 6例 ,绞伤 2例。1.2 损伤动脉及类型 腋动脉 1例 ,肱动脉 8例 ,尺桡动脉6例 ,股动…  相似文献   

5.
对117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的准确诊断、抢救措施、血管吻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做回顾性总结。结果107例治愈,3例死亡,4例截肢,3例肢体无功能。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正确的血管修复方法是血管修复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中采用钢板螺钉45例,采用髓内钉加钢丝11例,采用克氏针加钢丝8例,采用钢丝加外固定支架4例。Ⅰ期缝合51例,延迟缝合8例,皮瓣转移9例。1例术后由于血管阻塞合并软组织广泛感染、坏死而截肢,1例术后由于二次植皮伤口闭合后形成骨髓炎;66例术后骨折愈合较好,肢体功能较好,血液循环无障碍。68例患者术后12个月骨愈合良好率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P<0.05)。结论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要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才可以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降低患者的截肢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刀刺致下肢主要血管损伤16例临床分析段翔刀刺致四肢主要血管损伤可形成假性动脉瘤。能否对血管损伤进行及时、正确的诊治,关系到肢体存活和功能保持,以至患者生命〔1〕。1990~1994年我科收治的刀刺致下肢主要血管损伤患者1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8.
李梅  陈秀花 《家庭护士》2009,7(19):1727-1727
[目的]总结四肢血管损伤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四肢血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1例死亡,1例截肢,58例血管吻合成功,肢体得以存活,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加强四肢血管损伤的急救及护理利于血管吻合成功和肢体存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肢体创伤后主干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肢体主干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恢复受损肢体血循环,无肢体肿胀或缺血坏死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除一例严重创伤患者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获痊愈,无血管闭塞、深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人工血管排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肢体主干血管损伤,一经诊断明确,必须及早手术,手术探查是恢复肢体血循环,挽救肢体功能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6年17例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降低截肢率的诊治方法。结果本组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截肢率为29.4%。截肢原因为:缺血时间长、组织严重损伤。结论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具有较高的截肢率,正确的诊断及处理是降低截肢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四肢血管损伤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37例(43条血管)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患者,男28例,女9例;年龄8~57岁(平均32)岁,分别采用截肢、血管吻合及大隐静脉移植。结果:一期截肢4例,术后缺血性肌挛缩神经坏死功能差或严重感染行二期截肢3例,30例血管重建肢体功能优10例,良15例,差5例。结论:在四肢血管损伤的治疗中须注意要早诊断,早重建循环,积极静脉吻合及骨筋膜室切开减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肢闭合性血管损伤的特点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1—2011-06收治的24例肢体闭合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早期误诊为骨筋膜室综合征,9例行CTA得以确诊。手术方式:血管破口修补术3例,端端吻合术4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5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加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10例,动脉结扎术2例;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虽行血管重建仍出现肢体坏死而截肢2例。结论四肢闭合性血管损伤早期容易误诊或漏诊,尽早确诊并行血管重建是挽救肢体的关键,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是肢体闭合性血管损伤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总结10年治疗的62例四肢动脉损伤。方法:62例分别采用血管断口修补、端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结果:46例肢体存活并具良好功能,一期截肢4例,二期截肢6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争取伤后8h内处理血管,恢复肢体血循环,是挽救肢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急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共行31次手术,术后症状消失26例次,改善4例次,其中1例人造血管移植物感染后改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1例截肢。结论 熟悉诊治原则,早诊断、早治疗及术式恰当是急性肢体血管损伤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4年间收治的四肢主要动脉损伤73例进行分析。结果:切割、刺伤55例,闭合性损伤18例。急诊明确诊断59例。47例行对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43例成功。漏诊3例,截肢6例。结论:对四肢血管伤应高度警惕.及时诊断。应用多参数监护仪进行伤肢脉搏波血氧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动脉损伤,能动态监护肢体血供,使用方便,诊断准确。主张及时作探查及血管修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4年间收治的四肢主要动脉损伤73例进行分析。结果:切割、刺伤55例,闭合性损伤18例。急诊明确诊断59例。47例行对照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43例成功。漏诊3例,截肢6例。结论:对四肢血管伤应高度警惕。应用多参数监护仪进行伤肢脉搏波血氧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动脉损伤,能动态监护肢体血供,使用方便,诊断准确。主张及时作探查及血管修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四肢血管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一般都伴有受伤肢体的缺血表现 ,治疗原则是需要尽快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 ,并立即重建伤肢的血液循环 ,否则将导致肢体坏死 ,造成终身残废甚至危及生命。本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收治四肢血管损伤 74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9例 ,女 15例 ;年龄 14~ 5 3岁。闭合性损伤 4 2例 (包括骨折脱位、挤压伤、绞伤、坠落伤等 ) ,开放性损伤 32例 (包括切割伤、刀刺伤、枪伤等 )。损伤部位 :肱动脉 13例 ,腋动脉 6例 ,动脉 18例 ,股动脉 2 9例 ,髂内动脉 5例 ,胫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监测四肢动脉损伤肢体远端侧支循环形成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临床高度怀疑四肢血管损伤行CDFI检查患者,重点观察肢体远端有无侧支循环,以及形成时间、部位、血流方向,脉冲多普勒(PW)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流速(Vmax)、频谱形态、阻力指数(RI).结果 结果77例患者,正常17例,动脉损伤60例;动脉损伤患者中,34例肢体远端形成侧支循环,其中完全动脉胁迫征17例,完全断裂6例,动脉内膜挫伤并血栓形成11例.肢体远端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特征为双向、低速、小慢波或低阻类静脉样频谱.结论 四肢动脉损伤肢体远端侧支循环具有特征性血流动力学改变,为CDFI定性诊断近端四肢血管损伤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四肢血管损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疑似四肢血管损伤治疗的患者100名,分别对这100名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患者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对四肢血管损伤的确诊率较高,可作为临床四肢血管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评估四肢血管损伤肢体血供情况和手术指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四肢血管损伤患者CEUS与CDFI检查资料,重点观察四肢血管管壁连续性、管腔通畅程度及肢体远端侧支循环形成;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探查结果对比,并与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作相关性研究.结果 47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结果包括4例部分动脉胁迫,5例完全动脉胁迫,2例动脉部分断裂,17例动脉完全断裂,5例动脉完全断裂并血栓,6例动脉内膜挫伤并血栓形成,2例动静脉痰,6例假性动脉瘤,诊断准确率为93.6% (44/47).手术患者16例,包括1例完全动脉胁迫,1例动脉部分断裂,2例动脉完全断裂,2例动脉完全断裂并血栓,3例动脉内膜挫伤并血栓形成,1例动静脉痰,6例假性动脉瘤.结论 CEUS联合CDFI诊断四肢血管损伤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全面评估肢体血供情况,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