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抑郁症大鼠模型睾丸及血清内睾酮水平,探讨体内雄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给予成年雄性大鼠慢性温和刺激21 d,制备外源性抑郁症大鼠模型(CMS组);给予新出生第8天的雄性幼鼠腹腔注射新鲜配制的氯咪帕明(CLI)40 mg/kg体重,至第21天,制备内源性抑郁症大鼠模型(CLI组).结果 两组抑郁症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较正常组大鼠延长(P<0.01),上窜时间较正常组大鼠明显缩短(P<0.01);开野实验中CMS组大鼠水平跑格数与直立次数均较刺激前明显减少(P<0.001);CLI组大鼠水平跑格次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直立次数明显减少(P<0.01).CLI组大鼠睾丸内睾酮水平及血清睾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而CMS组大鼠睾丸内睾酮水平及血清睾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抑郁症大鼠体内性激素分泌紊乱,不同类型的抑郁症大鼠睾酮水平变化不一致.单相抑郁症大鼠体内雄激素水平降低,双相抑郁症大鼠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新生期经历直结肠扩张所致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对成年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及下丘脑室旁核(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PVN)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表达的影响,探讨早期生活应激所致的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大鼠伴发抑郁样行为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新生期♂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n=10):假手术(Sham)组,新生期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CRD)组.CRD组大鼠出生后第8、10、12天,每天给予两次结直肠扩张,成年后即出生后第8-10周,检测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痛阈以及腹外斜肌放电幅度,出生后第10-12周检测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及强迫游泳等抑郁样行为变化,行为学检测后取结肠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取血浆检测皮质酮(cortisol,CORT)水平,取脑PVN进行荧光检测CRH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新生期经历直结肠扩张,成年后痛阈值下降,AWR评分、腹外斜肌放电幅度增高(P<0.05,P<0.05),结直肠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与Sham组相比,CRD组大鼠在5 min旷场实验中的穿格子线数、直立次数和总运动距离明显减少(均P<0.05),总休息时间明显增多(P<0.05),糖水消耗率下降(P<0.05)强迫游泳过程中不动时间增加(P<0.05);(3)与Sham组相比较,CRD组大鼠血浆中CORT的水平增高(P<0.05),PVN内CRH表达也增加(P<0.05).结论:早期生活应激致功能性慢性内脏痛大鼠有抑郁样行为改变,其机制可能与PVN内CRH表达增加,HPA轴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抑郁老年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MS组、低强度跑台运动训练(LITT)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训练(MITT)组、高强度跑台运动训练(HITT)组。采用CUMS加孤养复制老年大鼠抑郁模型。采用旷场实验得分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分别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皮质醇、ACTH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UMS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和ACTH浓度增高(P<0.01);与CUMS组比较,LITT组、MITT组和HITT组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增多、清理次数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血清皮质醇和ACTH浓度降低(P<0.05,P<0.01)。结论 CUMS可使老年大鼠行为及内分泌发生异常改变,引起抑郁;适度的运动可调节CUMS引起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具有抗抑郁及降低抑郁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 w自愿转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致抑郁大鼠下丘脑乙酰胆碱代谢及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n=10)、应激模型组(SM,n=10)及运动应激组(SEX,n=10)。SEX及SM组大鼠每日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1次,连续28 d,SEX组大鼠同时进行4 w自愿转轮运动。慢性应激及转轮运动结束后检测大鼠下丘脑乙酰胆碱酯酶(Ach E)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 AT的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下丘脑室旁核c-fos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及灰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与C组比较,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Ach E及Ch AT活性均显著增强(P0.01,P0.01),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显著增加(P0.01);经过4 w自愿转轮运动,与SM组大鼠比较,SEX大鼠下丘脑Ach E及Ch AT活性显著减弱(P0.05,P0.05),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降低(P0.05)。结论长期自愿转轮运动可以纠正慢性应激致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胆碱能系统功能亢进并减弱下丘脑室旁核c-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周涛  刘锡仪  郭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0):2001-2003
目的 探讨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损毁下丘脑弓状核对老年雄性大鼠骨丢失的影响.方法 新生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损毁弓状核老龄大鼠(MSG)组和自然衰老大鼠(对照)组,饲养至700日龄后处死,收集血清行雌二醇(E 2)和睾酮(T)放免检测,取左侧胫骨干骺端行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MSG组大鼠弓状核神经元数量、血清E 2和T水平明显降低;股骨体积骨密度显著降低,胫骨干骺端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 Ar)、骨小梁宽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显著减少.结论 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损毁下丘脑弓状核加重老年雄性大鼠骨量丢失,下丘脑弓状核-垂体-性腺轴参与此调控过程,提示下丘脑弓状核参与骨质疏松形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周输注褪黑素通过下丘脑室旁核(PVN)调节交感神经活性对抗心肌I/R损伤的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褪黑素或者无菌生理盐水,24 h后建立C57BL/6J小鼠心肌I/R损伤模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用Evans blue/TTC双染色法测定再灌注24 h后心肌梗死面积。免疫荧光检测下丘脑室旁核(PVN)IL-10和IL-1β及心肌酪氨酸羟化酶(T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室旁核NF-κB水平;ELISA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外周给予褪黑素可抑制PVN区NF-κB水平(P<0.01),进而降低PVN区IL-1β水平(P<0.01),升高IL-10水平(P<0.01),降低NE及TH活性,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改善C57BL/6J小鼠心功能。结论 外周注射褪黑素,通过调控PVN区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心肌I/R损伤所致心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KB(NF-kB)拮抗剂对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水平的影响,探讨脑内NF-kB是否通过调节下丘脑室旁核(PVN)中的AT-R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作用。方法选取体重250-275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高血压干预组(ANGⅡ+PDTC)、高血压对照组(ANGⅡ+VEH)、假手术干预组(NS+PDTC)和假手术对照组(NS+VEH)。记录3d基础血压后,麻醉状态下肩胛区皮下给予ANGⅡ(200ng·kg^-1·min^-1)诱导高血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Ns)。干预组通过下丘脑室旁核插管给予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PDTC);对照组给予人工脑脊液(VEH)。术后采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监测血压,4周后使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下丘脑室旁核AT1-R水平。结果ANGⅡ+VEH与NS+VEH相比,下丘脑室旁核中AT1-R水平明显升高,血压升高(P〈0.05);ANGⅡ+PDTC与ANGⅡ+VEH相比,下丘脑室旁核中AT1-R水平降低,血压下降(P〈0.05)。结论中枢NF-kB通过调节下丘脑室旁核AT1-R水平参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阻断NF-kB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抑郁大鼠海马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调节以及缰核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随机被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 Control)、抑郁模型组(Depression)、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雌二醇组(OV/ER)、缰核损毁组(Hb lesion).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各组海马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递质的含量.结果 OVX组大鼠海马内5-HT、NE和DA含量与SHAM组大鼠相比降低,OV/ER组大鼠海马内5-HT、NE和DA含量与OVX组大鼠相比均显著回升.Depression组大鼠海马内5-HT、NE和DA含量与Control组相比明显降低;抑郁大鼠外侧缰核损毁后,海马内的5-HT、NE和DA含量均升高.结论 缰核可以通过对海马功能的影响介导雌激素改善抑郁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生长激素轴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相互调节。方法对 OSAHS 患者(OSAHS 组)和单纯肥胖者(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睡前和睡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皮质醇、促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激素(GH),分析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SAHS 组患者 CRH、皮质醇明显升高[对照组睡前、睡后 CRH 分别为(0.67±0.42)、(2.27±1.10)mmol/L,OSAHS 组分别为(1.66±0.34)、(4.96±0.98)mmol/L;对照组睡前、睡后皮质醇分别为(68.94±20.13)、(146.05±30.48)μg/L,OSAHS 组分别为(152.93±136.15)、(445.53±123.09)μg/L;P 均<0.01];GHRH 降低[对照组睡前、睡后 GHRH 分别为(1.99±0.34)、(1.58±0.15)mmol/L,OSAHS 组分别为(1.42±0.07)、(1.01±0.05)mmol/L;P 均<0.05],而 GH 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睡眠前后 CRH、GHRH 变化值之比(ΔCRH/ΔGHRH,285.02±143.3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1.15±15.37,P<0.01);ΔCRH/ΔGHRH 与平均觉醒时间呈正相关(r=0.882),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696),平均血氧饱和度与平均觉醒时间呈负相关(r=-0.729)。结论 OSAHS 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生长激素轴水平异常,反馈调节紊乱,并与睡眠觉醒和夜间低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肾传入神经在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肾传入神经(ARN)及其中枢投射通路在二肾一夹型(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立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应用脊髓背根切除术及电损毁下丘脑室旁核(PVN)的方法以阻断肾传入神经通路,用尾套法测尾动脉收缩压。结果脊髓背根切除以及下丘脑室旁核损毁可导致2K1C大鼠收缩压明显降低,但对假2K1C动物并无明显影响。结论肾传入神经在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酒精中毒时由于硫胺缺乏能产生韦一科综合征(WK征),病人丧失记忆。该综合征的病理损害部位是在下丘脑、丘脑及脑室周围灰质。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及加压素(vp)在短期记忆及长期学习方面可能起作用。人或大鼠脑源于下丘脑弓状核,与垂体ACTH无关。大脑加压素合成部位是在下丘脑前叶,主要在视上核和室旁核。有理由认为WK征的损害可能导致ACTH或vp缺乏,因而导致记忆损伤。本文研究大鼠硫胺缺乏对AC-TH及VP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假手术组与手术组按不同时间分为6 h、48 h、72 h组,每组10只。以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分别在手术完成后6 h、48 h、72 h腹主动脉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大鼠在3 h时血浆CRH,血清ACTH、CORT增高,在48 h、72 h时血浆CRH,血清ACTH降低,血清CORT水平进一步增高。结论 MCAO大鼠存在明显的HAP轴功能紊乱,调节紊乱的HPA轴功能可能为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刺激(CMS)对大鼠糖尿病(DM)发病及进程的影响及其在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高糖饮食诱导DM大鼠的过程中,增加CMS因素,观察CMS对大鼠生化指标和行为学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M组和DM+CMS组大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均升高(P0.05),出现了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现象;与正常组大鼠相比,CMS组、DM组及DM+CMS组大鼠的上窜时间均缩短,不动时间延长(均P0.05);DM+CMS组大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与正常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慢性刺激本身并不能直接诱发DM,但它的存在可加重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促进DM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微量注射谷氨酸(Glu)对心力衰竭(H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人工脑脊液(ACSF)组、HF+ACSF组、HF+Glu组,麻醉状态下用细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成功建立HF动物模型后下丘脑PVN微量灌注Glu,灌流4 w检测心功能、血浆利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下丘脑PVN miR-132的表达。结果 HF+Glu组、HF+ACSF组心功能各项指标除心率(HR)外,心肌肥厚指标与Sham+ACSF组相比差异明显(均P<0.05),HF+Glu组HR与HF+ACSF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下丘脑PVN Glu可通过影响下丘脑PVN miR-132的表达加速心功能损害和HF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外侧缰核注射不同浓度的腺苷对正常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在正常大鼠的外侧缰核中分别微量注射浓度为0.1,0.5,1.0和2.0 nmol腺苷。采用热板和压板测痛仪测试,分别记录与观察注射腺苷后大鼠在5,10,15,20,30,45和60 min 7个时间点上的后爪缩爪反应的潜伏期(HWL),作为对腺苷调节痛觉的指标。结果注射腺苷以后大鼠HWL较注射生理盐水明显延长。微量注射浓度为0.1,0.5,1.0和2.0 nmol对大鼠左、右爪机械刺激HWL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P0.001);其中微量注射浓度为1.0 nmol腺苷对大鼠左爪热刺激HWL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右爪热刺激HWL有差异(P0.05);微量注射2.0 nmol腺苷对大鼠左、右爪热刺激HWL有极显著差异(P0.001)。腺苷对正常大鼠的镇痛作用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且在15 min时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外侧缰核内腺苷注射对正常大鼠的HWL有明显延长作用,即腺苷在外侧缰核具有一定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室旁核输注褪黑素通过激活下丘脑室旁核SIRT1信号通道并调控炎症因子改善缺血性心衰的机制。 方法 在室旁核植入微型渗透胶囊泵并输注褪黑素,1周后建立大鼠缺血性心衰模型。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心功能指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室旁核SIRT1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测定促炎因子IL-1β和抗炎因子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外周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E)的表达。 结果 室旁核输注褪黑素显著提高SIRT1活性,降低IL-1β蛋白表达水平,提高 IL-10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E的表达,显著改善大鼠心脏功能。 结论 室旁核输注褪黑素改善缺血性心衰的作用是通过激活下丘脑室旁核SIRT1信号通道,调控炎症因子,并进一步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对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用糖水消耗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试剂盒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观察机体氧化应激能力改变;放射免疫法分析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中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浓度;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hin-releasing factor,CRF)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在高架迷宫开放臂内的活动及停留时间亦明显减少,血清MDA水平增加,SOD活力减弱,CORT水平显著升高,下丘脑CRF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CUMS致大鼠产生抑郁行为,其发生机制至少部分与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及HPA轴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下丘脑室旁核(PVN)灌注miR-132特异抑制剂对心力衰竭(HF)大鼠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性、下丘脑谷氨酸(Glu)含量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trl)+人工脑脊液(ACSF)组、HF+ACSF组、HF+miR-132抑制剂组。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HF动物模型,HF+miR-132抑制剂组侧脑室插管向PVN内灌注miR-132特异抑制剂,Ctrl+ACSF组和HF+ACSF组灌注等量ACSF,灌注后4 w进行心脏功能指标检测;镜下观察心肌结构变化;检测肾脏交感神经放电(RSNA)、HF标志物脑钠肽(BNP)和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标志物去甲肾上腺素(NE)在血浆中的含量;检测Glu在下丘脑PVN的含量。结果 与Ctrl+ACSF组相比,HF+ACSF组心功能指标恶化、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下丘脑PVN Glu含量升高、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明显(P<0.05);HF+miR-132抑制剂组与HF+ACSF组比较,HF大鼠上述检测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下丘脑PVN miR-132可影响HF大鼠的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忧虑康液对抑郁肾阴虚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含量及下丘脑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并灌胃甲状腺素加孤养法复制抑郁肾阴虚大鼠模型,以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ACTH、CORT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抑郁肾阴虚模型大鼠血浆ACTH、CORT含量显著上升(P<0.01),下丘脑形态学表现室旁核界限不清、神经元胞体增大、部分出现空泡样变性.与模型组比较,忧虑康液各剂量组及氟西汀组下调血浆ACTH、CORT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忧滤康液中、高剂量组可恢复抑郁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数目,改善细胞形态,减少细胞空泡样变化,增大核/质比例.结论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并灌胃甲状腺素加孤养法,可使大鼠神经内分泌发生异常改变,引起抑郁状态;忧虑康液可能通过降低血浆ACTH、CORT浓度及保护下丘脑结构而拮抗抑郁.  相似文献   

20.
左旋谷氨酸单钠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左旋谷氨酸单钠(MSG)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新生期大鼠(或小鼠)给予MSG可引起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其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异常尤其突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呈病理性亢进,其可能机理为弓状核(ARN)投射到室旁核(PVN)的抑制性纤维消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明显低下,机制可能为ARN中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神经元破坏,LHRH分泌减少及垂体对LHRH的反应性减低,从而性腺的发育受到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改变则有亢进和低下的不同报道,对此尚须进一步的研究。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存在密切的联系,MSG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受抑。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常利用这一模型探讨ARN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