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休克病儿3例,在抑救休克、抗炎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用胃管内滴注牛奶和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表明:3例病儿全部治愈,着重阐述了胃管滴注法在治疗新生儿坏死性肠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三例报告高邮市临泽医院王远玲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常见的胃肠急诊病之一,在基层医院诊治较为困难,现将我院治疗3例报告如下。3例患儿都在15日之内起病,出生体重在6000g以下,无论有无牛乳等高...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低钙血症致休克(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敏仪 《广西医学》2001,23(3):504-505
目的:为总结新生儿低钙血症致休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例该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病儿经治疗后3例痊愈,1例休克症状消失后合并肺出血而死亡,结论,新生儿低症致休克病情危重,但经积极治疗大多能痊愈。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表现和腹部X线平片特点。其中1例因肠坏死合并穿孔、泛发性腹膜炎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检;另1例尸检证实为NEC。按Walsh分期标准提示,ⅠA、ⅠB和ⅡA、ⅡB病儿宜禁食,胃肠减压行TPN疗法以渡过危险期,对ⅢA、ⅢB有手术指征患儿,宜争取时间手术治疗。此外,肠穿孔、休克合并DIC是死亡原因。同时探讨了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
应用凝血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症状,可因消化道疾病所致,也可是许多重症疾病的并发症之一.病儿可因出血量大而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按照以往常规用药,显效慢,病程长.我科自1998年6月起应用凝血酶经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明显缩短疗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提高对新生儿破伤风插胃管鼻饲的成功率,减轻病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方法 对58例新生儿破伤风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自制简易开口器插口腔胃管,对照组28例用传统方法插胃管进行对照. 结果 自制简易开口器插口腔胃管一次成功率达93.3%,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自制简易开口器来源容易,操作方便,效果理想,对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有效、安全、实用的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我院新生儿病房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其中宫内窘迫17例,生后窒息18例,经临床治疗痊痊愈12例,死亡5例,3例家长放弃治疗,死亡率为25%。,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综合治疗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儿科崔永静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是新生儿疾病中最严重、最常见的胃肠道疾患.我院近年来收治13例,经抢救治愈10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为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以呕血、黑便为主,失血超过全身血量的1/5时,即可表现失血性贫血或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2008~2010年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洗胃,凝血酶胃管内注入治疗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重要症状,新生地血容量少,而消化道出血量大,故大量失血早期,即可导致休克。迅速止血是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关键。1991年10月~1993年9月,我科在采用综合止血措施的基础上,经胃管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1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乐燕 《河南医学研究》2023,(7):1264-1266
目的 研究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249例败血症新生儿临床一般资料,以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40)、预后良好组(n=209),观察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分析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败血症新生儿中出现反应低下50例(20.08%)、黄疸25例(10.04%)、发热27例(10.84%)、吐奶15例(6.02%)、喂养困难32例(12.85%)、面色青灰49例(19.68%)、呼吸窘迫51例(20.48%);预后不良组性别、疾病类型、血压、尿量、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机械通气、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感染性休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机械通气、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感染性休克是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败血症新生儿常出现反应低下、面色青灰、呼吸窘迫情况,且早产儿、机械通气、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感染性休克是新生儿...  相似文献   

12.
百多邦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摘要)刘小平左会冲刘淑荣1994~1996年,我们采用百多邦软膏涂擦治疗新生儿脐炎,并与龙胆紫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新生儿脐炎病儿60例,年龄1~20d,平均10.3d.随机分为百多邦治疗组和对...  相似文献   

13.
思密达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8月~1999年10月,我院应用思密达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0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5年8月~1999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消化道出血5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日龄3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6例,颅内出血6例,新生儿出血症2例,重症肺炎2例,颅内感染2例,新生儿败血症1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日龄3.5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例,颅内出血3例,重症肺炎2例,新生…  相似文献   

14.
林影  吴明昌 《北京医学》1996,18(3):144-147
对本院新生儿病房自1992年3月-1993年3月的新生儿腹泻病程在5-10天者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经口喂养热卡不足需要量的60%者,采用周围静脉供给营养,共11例,并与1992年以前病情相同未用静脉营养的9例作对照。结果:用静脉营养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腹泻好转时间缩短,治疗后的体重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住院天数缩短。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急症之一,来势凶猛,表现为吐血和便血,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急症输血、止血剂的应用为主,而忽略对出血灶的处理.我们自1998年1月采用法莫替丁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6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是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大出血、休克、胃穿孔甚至死亡.本文采用适宜温度的1%~1.4%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后再胃管内注入凝血酶的方法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4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讨新生儿胃肠道穿孔的病因和治疗,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研究方法全组患儿均行腹部X线检查和手术探查、术后监护管理。结果21例患儿中,手术20例,痊愈9例,治愈率42.8%。结论新生儿胃肠道穿孔最常见的病因是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穿孔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在诸多影响预后的因素中关键在于围手术期的管理和休克的纠正。  相似文献   

18.
据《中华儿科杂志》1995年33卷第1期 报道天津市儿童医院徐琦新等,取177例生后48小时有窒息史新生儿的足跟血进行了血糖检测。病例均于入院时检测2次,取平均值。 结果表明:1.在98例入院时带静脉滴注葡萄糖病儿中,高血糖者34例(34.7%),在另79例入院时未带静脉滴注葡萄糖病儿中,高血糖者5例(6.3%),低血糖者26例(32.9%)。2.34例入院时带静脉滴注葡萄糖的高血糖病儿,经减速或中止滴注后,有29例分别于入院后2、6、10小时血糖恢复正常,2例于中止滴注后2小时发生低血糖,3例至入院18小时血糖仍高于正常。结果提示,应严密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2月~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简称为极低儿) 2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 临床资料 26例病儿中,男 16例,女 10例;胎龄 282/7~34周,出生体质量0.8~1.5kg;出生1min内Apgar评分最高8分,最低2分;住院时间22~52d.26例病儿中,并发高胆红素血症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5例,颅内出血3例,硬肿症3例,败血症2例,吸入性肺炎2例,坏死性小肠炎(NEC)2例,肺透明膜病1例。经临床治疗痊愈19例,自动出院4例,24h内死…  相似文献   

20.
微型胃管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张秀芳,孟庆凤,孙守荣我科从1993年~1995年采用天津南开区塑料研究所生产的微型小胃管,长37厘米,容量为1毫升,自带小开关,代替普通型胃管配合临床抢救11例危重患儿,其中新生儿8例,小婴儿3例,取得较显著的效果,现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