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猪尾导管穿刺引流心包积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床边超声定位下进行心包腔内留置猪尾导管,间断引流心包积液.分析其结果.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引流积液,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猪尾导管心包腔穿刺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护士熟练掌握置管方法、穿刺过程,熟练配合医生操作,严密观察、正确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包腔中心静脉管围置管期患者健康教育.方法:制定标准的经心包腔中心静脉管围置管期教育计划;对实施经心包腔中心静脉管留置放液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教育.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100%,最长留置21 d,无全身感染、导管断裂、导管脱出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围置管期患者健康教育是心包腔中心静脉管留置放液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恶性心包积血是晚期癌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恶性心包积血的特点是积液形成快,需反复多次抽液、多次心包腔内注射抗肿瘤药物治疗.治疗操作不当易出现心包填塞,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利用深静脉穿刺管作为细引流管,行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血病人19例,疗效较好,具有方便、有效、安全等特点,有助于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剑突下全程实时心包腔置管治疗顽固性结核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顽固性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以ALP[丁胺卡那霉素(A)、左旋氧氟沙星(L)及对氨基水杨酸钠(P)]为基础化疗方案,加用1~2种未曾应用过的抗结核药物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超声引导经剑突下心包腔置管,定期抽液及注药(异烟肼、利福平及地塞米松)治疗,平均治疗3个月.结果 51例患者心包穿刺均获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引流导管留置时间21~60 d,平均(32±3)d,引流液量1700~3800 ml,平均(2400±55)ml.所有患者原有的不适症状消失,心包积液完全吸收,未发生缩窄性心包炎.结论 超声引导经剑突下心包腔置管治疗顽固性结核性心包积液安全,可避免损伤心肌,留置导管可持续引流,使引流彻底,便于灌洗及注药,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心包内置管化疗代替反复心包穿刺 ,并且心包穿刺后在导管上安装三通管方便操作。在抽心包积液或用生理盐水冲洗时 ,将三通置于针管及导管开通、出液管闭合状态。待抽液或冲洗完毕流出液时 ,将三通置于针管与出液管开通、导管闭合状态。这样可避免针管反复装卸 ,减少感染的机会 ,还可防止血性心包积液及化疗药物刺激心包 ,引起心包增厚及缩窄 ,需要反复冲洗心包心包内化疗技术小革新$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北京100853@周丽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北京100853@刘志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包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定位穿刺点、并将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心包内,间断或持续引流积液.结果:均一次穿刺成功,心包内顺利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导管留置时间5h~12d,平均5.6 d;置管操作及留置过程中未发生与导管穿刺相关并发症,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治疗心包积液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可避免一次性抽液过多或反复穿刺所致的并发症,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常规心包穿刺术.  相似文献   

7.
肺癌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清  连润生  王斌 《护理研究》2006,20(9):791-792
恶性心包积液是肺癌晚期致命性并发症之一.当大量积液时引起心包填塞,进而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2001年-2005年收治恶性心包积液病人50例采用心包腔中心静脉管留置放液,心包腔内用化疗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燕梅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3):2340-2341
2002年7月~2006年4月,我们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10例晚期肿瘤引起的大量心包积液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完全引流后予心包腔内注射生物制剂,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9.
1 一般资料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对于解除急慢性心包填塞 ,尤其是在心包内直接注药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途径优势。自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 ,我院对大量心包积液并有持续病理性心包积液产生、具有心包穿刺适应证的 2 5例患者 ,进行了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及管内注药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2 5例患者中 ,结核性心包炎 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2例、尿毒症性心包炎 2例、心包间皮瘤 1例、肺癌心包转移 1例。现将有关方法和资料介绍如下。2 置管方法2 .1 心包穿刺方法 基本同常规 ,患者取半仰卧位 ,选剑突与左肋弓缘交界点下 1~ 2 cm…  相似文献   

10.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8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对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加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置管后做好体位、留置导管、心理及生活方面的护理指导并密切观察病情。结果:8名患者无1例发生心包内继发感染和并发症。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护士应加强置管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以增进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恶性心包积液25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5例肺癌心包置管中、置管后以及引流过程中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心包积液,有效地缓解了肺癌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心包压塞症状,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该项护理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心内科1996-03~2005-03 Seldinger导管法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穿刺置管间断引流3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包积液行经皮猪尾导管穿刺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猪尾导管穿刺引流心包积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床边超声定位下进行心包腔内留置猪尾导管,间断引流心包积液。分析其结果。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引流积液,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猪尾导管心包腔穿刺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护士熟练掌握置管方法、穿刺过程,熟练配合医生操作,严密观察、正确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在床旁行心包穿刺置管。结果:4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留置时间平均11d(6-21d),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感染。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总结心包腔内置管联合白介素-2治疗肺癌心包转移所致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40例肺癌合并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行B超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充分引流后心包内注入白细胞介素-2、地塞米松、利多卡因以抑制心包积液生成。结果 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7例,进展3例,有效率92%。结论心包内置管联合白介素-2治疗肺癌心包转移所致心包积液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金学文 《天津护理》2001,9(1):15-16
心包置管引流术是治疗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由于该技术为创伤性,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现将26例心包置管引流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19例恶性心包积液病人实施心包积液置管引流及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的舒适护理,病人均能接受置管,无一例并发症,减轻了病人因心包积液压迫导致的不适,顺利完成心包灌注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禢菁  黎容清  韦坚  雷奕 《护理研究》2005,19(18):1652-1653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肿瘤的并发症之一,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威胁病人的生命.我科从2003年开始对9例恶性心包积液病人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同时辅以积极的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包穿刺是急性心包压塞的急救措施,也是心包积液病因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心包穿刺危险性大,严重并发症高达20%。近两年来,我们采用深静脉套管针(I.V.INDWELLING CANNLA,套管外径1.5mm,长140mm),在剑突下穿刺并置管引流,方法简单,安全性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PTC穿刺针在心包积液穿刺置管引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PTC穿刺针经皮穿刺心包积液并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5例中等量到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PTC穿刺针经皮穿刺心包积液并置管行心包持续引流。结果 55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留置时间(5~16 d)平均8 d,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感染。10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后再通。结论超声引导下PTC穿刺针经皮穿刺心包积液并置管引流术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