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玲  张强  赵晖 《中国校医》2003,17(1):57-57
目的 了解淄博驻地大中小学校在校学生HBsAg携带情况 ,为进一步开展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抽取 2 0 0 0年以来部分大中专、技校、中小学校 8838名学生的HBsAg检测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HBsAg阳性 2 87例 ,阳性率 3.2 5 %。男生阳性率 3.6 8% ,女生阳性率 2 .6 7% ;大学生阳性率 4 .17% ,高中生阳性率 3.4 1% ,初中学生阳性率为 2 .4 1% ,小学生阳性率 0 .5 0 %。其中有 97名HBsAg阳性的大学生做了ALT检测 ,升高者占 2 2 .6 8%。 结论 淄博市大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 10 % 的感染水平。由低龄组到高龄组HBsAg阳性率有上升趋势 ,乙肝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职校新生乙肝疫苗接种及HBV感染情况,为预防乙肝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高职校2007级新生2 432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问卷调查,同时用ELISA法检测每个新生的血清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00%的新生接种过乙肝疫苗,城市学生接种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女生接种率高于男生(p<0.05)。HBsAg阳性率2.34%,男生为5.34%,女生为1.06%,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p<0.05);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3.28%,城市学生为0.68%,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学生(p<0.5)。抗-HBs阳性率为74.38%,女生抗-HBs阳性率85.83%,男生为47.74%,女生抗-HBs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92.80%,农村学生64.00%,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结论高职校新生仍须注意乙肝预防;农村生源和男生抗-HBs阴性者为重点预防对象,接种乙肝疫苗为有效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3.
某学院新生HBsAg,ALT与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学院入学新生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高校医疗保健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1999-2001年入学新生进行HBsAg和ALT检测,并询问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结果3年共检测2 789名新生,HBsAg阳性者243人,阳性率为8.71%。城镇新生HBsAg阳性率为7.64%,农村新生为9.1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新生HBsAg阳性率为9.65%,女性新生为7.2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届新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1.40%,其中城镇新生接种率为25.03%,农村新生接种率为20.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异常率为5.88%。结论高校新生入学时检测HBsAg和ALT,了解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对做好大学生乙肝防治和医疗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荔湾区中小学生HB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中小学生HBV感染情况.方法 2005年3月采用ELISA法对广州市荔湾区(原芳村区)中小学校一年级至高三在校学生进行HBsAg、抗-HBs检测,其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选取6所学校1 192名学生进行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共调查20 525名中小学生,HBsAg总携带率为8.45%,农村中学及小学学生分别为25.69%、6.69%,高于城市中、小学生的12.95%、3.37%(均P<0.01),男生HBsAg携带率(9.86%)高于女生(7.01%)(P<0.01).对1 192名中小学生进行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 HBV的总感染率为83.05%, 抗-HBs阳性率为70.81%, "大三阳"阳性率为5.79%,HBV感染标志全阴率为16.95%.结论 广州市荔湾区中小学生HBV感染情况不容乐观,必须加强对HBsAg阳性者的治疗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中小学校乙肝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10届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铁芳 《中国校医》2004,18(2):169-170
目的 为了解大学生的乙型肝炎 (乙肝 )表面抗原 (HBsAg)和抗体 (抗 -HBs)情况 ,以便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进一步搞好预防保健工作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方法 乙肝血清学检测调查。结果 新生检出HBsAg阳性 2 15 7人 ,平均HBsAg阳性率为 13.35 % ,高于全国的平均阳性率指标 ,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抗 -HBs产生率逐渐上升 ,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结论 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 ,要广泛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建立乙肝疫苗预防注射的随访制度  相似文献   

6.
某高职校新生乙肝感染及疫苗接种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校新生乙肝疫苗接种及HBV感染情况,为预防乙肝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高职校2007级新生2432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问卷调查,同时用ELISA法检测每个新生的血清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00%的新生接种过乙肝疫苗,城市学生接种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女生接种率高于男生(P〈0.05)。HBsAg阳性率2.34%,男生为5.34%,女生为1.06%,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p〈0.05);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3.28%,城市学生为0.68%,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学生(p〈0.5)。抗-HBs阳性率为74.38%,女生抗HBs阳性率85.83%,男生为47.74%,女生抗-HBs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92.80%,农村学生64.00%,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结论高职校新生仍须注意乙肝预防;农村生源和男生抗-HBs阴性者为重点预防对象,接种乙肝疫苗为有效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清远市区中小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情况,为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清远市区18所中小学学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在校学生共31276人静脉抽取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共检测中小学生血样31276份,HBsAg总阳性率2.33%,其中小学生组、初中生组、高中生组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2%、2.97%、3.82%(P<0.01);农村生源小学及城镇生源中学学生阳性率分别为3.11%、4.18%,高于市内生源小学(0.79%)及中学学生(1.88%,均P<0.01);男女学生阳性率分别为2.41%、2.23%(P>0.05)。HBsAb总阳性率为52.07%,农村或城镇生源与市内生源学生阳性率分别为51.09%、52.83%(P<0.01),男女学生阳性率分别为49.73%、55.03%(P<0.01)。结论清远市区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HBsAb阳性率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但农村生源小学生HBsAb阳性率较低,应继续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加强乙肝...  相似文献   

8.
东莞市2000~2004年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东莞市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 ,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 0 0 0~ 2 0 0 4年对东莞市部分从业人员的HBsAg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 0 0~ 2 0 0 4年共检查从业人员 2 35 78人 ,HBsAg阳性 16 95人 ,平均阳性率为 7 19%。其中门诊体检平均阳性率为 11 5 0 %(10 0 8/ 876 5 ) ,单位集体体检平均阳性率为 4 6 4 % (6 87/ 14 913) ,前者高于后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 东莞市 2 0 0 0~ 2 0 0 4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低于本省平均水平 ,但仍较其他城市为高。应继续加强对各服务行业的卫生监督及执法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 ,加大乙肝防治的宣传教育 ,推广乙肝疫苗接种 ,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01~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乙肝“两对半”和ALT检测。结果近五年该校新生HBsAg总阳性率为16.26%(1 685/10365),HBsAg阳性伴ALT异常的阳性率为0.80%(83/10365)。男女生、城镇与农村生、普通与成人教育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三阳总阳性率为6.67%(691/10365),占HBsAg阳性总数的41.01%,小三阳总阳性率为7.32%(759/10365),占HBsAg阳性总数的45.04%。结论该校近五年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广东省的接近。为控制乙肝蔓延传播,应对新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病毒感染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部分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广州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 (乙肝 )感染情况及免疫水平 ,探讨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 130 77名从业人员进行乙肝标志物(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 130 77人 ,HBV总感染率为 6 9 6 6 % ,其中HBsAg总阳性率为 6 87% ,抗 HBs总阳性率为 4 1 6 7%。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4 9 5 3% ,已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为 3 98% ,未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为9 7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已接种乙肝疫苗者抗 HBs阳性率为 73 5 8% ,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抗 HBs阳性率为 2 1 0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广州市受检从业人员的乙肝感染率较高 ;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较低 ,而抗 HBs阳性率较高。建议从业人员就业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乙肝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部分学校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成都市学生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状况 ,以指导学校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 1980~1996年出生的 5374名学生为检测对象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对采集血清进行HBV标志物检测 ,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进行HBV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成都市学生人群HBsAg阳性率为 9.6 0 % ,随年龄增长HBsAg阳性率呈递增的趋势 ;男生与女生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 χ2 =9.13,P <0 .0 1) ;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阳性率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 ( χ2 =17.32 ,P <0 .0 1) ;HBsAg阳性学生以HBsAg阳性伴抗 -HBc、抗 -HBe阳性为主要感染模式。结论 加强学生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 ,强化HBsAg携带学生的卫生管理及开展健康教育是学校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某高校新生HBsAg和ALT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HBsAg阳性及ALT异常分布情况,为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年级、地区、城乡分布对新生的HBsAg阳性及ALT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HBsAg总阳性率为5.54%,ALT总异常率为0.85%.2002级、2003级、2004级HBsAg阳性率分别为6.65%,6.35%,3.95%,2004级较2002级、2003级似呈下降,但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南、苏北地区HB-sAg阳性率分别为6.05%,5.04%;城市、乡村地区HBsAg阳性率分别为4.63%,6.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8.53%、4.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5,p<0.05).结论 HBsA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区城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宁乡县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以指导学校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以高中新生为检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采集血清进行HBV标志物检测,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进行HBV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宁乡县学生人群HBsAg阳性率为5.04%,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率呈递增的趋势;男生与女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02,P<0.005);山区学生与城区学生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χ2=13.20,P<0.005)。HBsAg阳性学生以HBsAg阳性伴抗-HBc,抗HBe阳性为主要感染模式。结论加强学生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强化HBsAg携带学生的卫生管理及开展健康教育是学校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1996~2002年广州四城区中学生HBsAg携带情况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调查广州市城区中学生HBsAg携带情况 ,探讨在中学生中继续进行免疫干预的必要性 ,为制订乙肝免疫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城区中学生初一、高一新生进行乙肝表面标志物检测 ,对表面抗原阴性者进行免疫干预 ,比较 1 996~ 2 0 0 2年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及抗体阳性率。结果 :1 996年初次血检 392 89人 ,HBsAg阳性率 9 55 % ,HBsAg阳性率为 63 1 % ;至 2 0 0 2年HBsAg阳性率由 9 55 %降至 3 0 5 % ,抗体阳性率由 63 1 0 %升至 81 40 %。结论 :广州市城区中学生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抗体阳性率则呈曲折上升趋势 ,肯定了广州这几年在学生中预防乙肝的成绩 ,在中学生乃至大学生中进行乙肝免疫干预极为重要 ,它是计划免疫工作的一个延续。  相似文献   

15.
张掖市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张掖市15岁以下健康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现状,为制定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张掖市0~15岁儿童,采集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2525名儿童中HBsAg阳性37人,HBsAg携带率为1.47%,有免疫史儿童HBsAg阳性率(1.27%)低于无免疫史儿童(4.14%)(P<0.01)。结论张掖市1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较低。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和扩大免疫人群是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长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2003-2006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03-2006年所有到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从业人员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共检查971 321人,检出HBsAg阳性54 376人,阳性率为5.60%。2003-2006年各年阳性率分别为6.70%、5.90%、5.41%和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HBsAg阳性率为5.62%,男性阳性率为5.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中HBsAg阳性率最高的为15~19岁组,阳性率为6.27%,最低的为6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为3.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率与年龄成负相关(r=-0.974)。结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重点加强对低年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和复种的宣传;严格掌握健康证的发放标准,进一步控制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某高校2004年新生乙肝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高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高校防治乙肝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减少和控制乙肝的传播流行.[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其他4项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即乙肝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2 671名2004年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为16.66%.其中男生HBsAg阳性率为18.73%,女生HBsAg阳性率为12.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十AST升高伴HBsAg阳性有52人,占阳性人数的11.69%.[结论]广东江门某高校2004年新生HBsAg阳性率较高,高校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在学生中进行乙型肝炎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意识,定期进行肝功能及乙肝5项指标检查,对易感染者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8.
2006-2008年某高校新生体检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怀化医专2006-2008级新生共7 667人进行乙肝"两对半"测定. 结果 HBsAg阳性397人,阳性率为5.18%,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学生HBsAg阳性率5.47%,壮族学生HBsA4g阳性率为13.33%,高于汉族学生阳性率(P<0.05);土家族学生HBsAg阳性率为3.38%,低于汉族学生的阳性搴(P<0.05);苗族学生HBsAg阳性率为2.89%,低于汉族学生的阳性率(P<0.05). 结论高校应重视乙肝的防治工作,对易感人群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防止乙肝在学生间传播.  相似文献   

19.
广东药学院新生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广东药学院入学新生HBsAg携带和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乙肝的传播和流行.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广东药学院1999~2003年入学新生6 047名统一进行乙肝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1999~2003年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37%,16.71%,14.56%,10.50%和10.79%;乙肝病毒感染率分别为42.87%,41.51%,40.02%,38.46%和23.33%,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有逐年减少的趋势(P<0.001).结论广东药学院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及乙肝病毒感染率均较高,应在学生中进行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传染源管理,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汕头市潮阳区中学生HBsAg和抗-HBs的阳性率情况,为在校内开展有效的免疫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检测HBsAg、抗-HBs.结果 共检测33 170名中学生,HBsAg总阳性率5.68%,抗-HBs总阳性率13.43%.男生HBsAg阳性率(5.80%)与女生HBsAg阳性率(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3,P>0.05);城区学生HBsAg阳性率为5.22%,明显低于农村学生的6.14%(X2=12.76,P<0.05);初中生HBsAg阳性率为5.29%,低于高中生的6.08%(X2=9.53,P<0.05).男生抗-HBs阳性率为13.6%,女生抗-HBs阳性率为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P>0.05);城区学生抗-HBs阳性率为18.18%,高于农村学生的8.75%(X2=633.42,P<0.05);高中生的抗-HBs阳性率为15.17%,高于初中生的11.69%(X2=85.94,P<0.05).结论 该区中学生HBV感染属低流行强度,提高未感染人群的乙型肝炎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不同地区与不同年级的学生HBsAg与抗-HBs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