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抑郁症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观察组)及脑卒中后无抑郁组(对照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卒中部位与发生卒中后抑郁的关系。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12.8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在左侧、皮质部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确诊脑卒中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其进行抑郁评分。结果脑卒中的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左侧发生率高于右侧;其中左侧额叶、颞叶、基底节的卒中较容易发生卒中后抑郁;多病灶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左侧大脑半球的额颞叶及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相对多发性病灶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症。结论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其中左侧额叶、颞叶、基底节区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徐敏 《江苏医药》1999,25(11):879-879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发生癫痛的机会也相应增加,脑卒中成为成年人癫痛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关于卒中后癫痛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242例急性脑卒中早期癫病发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42例,男152例,女90例。年龄36~78岁。平均55.6岁。有高血压史162例,糖尿病史46例,心脏病史3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以往有癫痫史者除外。二、头颅CT和MRI全部病例于卒中后1~2周进行CT和/或MRI检查。按卒中类型分:出血性卒中131例,缺血性卒中111例。按病灶部位分:皮质损害89例,皮质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研究营养不良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1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依入院前是否有卒中病史分为两组。结果入院2周后各组均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6%。其中首次卒中组22例,发生率为23%;非首次卒中组54例,发生率为47%,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差异。结论非首次卒中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首次卒中组。脑卒中尤其重症患者易于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应重视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组进行了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人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认知评分、康复锻炼的配合程度;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营养性指标;误吸的发生率。结果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组满意人数、吞咽功能评分、营养性指标、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认知评分、康复锻炼的配合程度、误吸的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脑卒中(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在各种引起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中,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占一半以上。目前,卒中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在6月24日世界卒中日到来之际,本刊请中国卒中培训中心主任赵性泉教授谈谈——  相似文献   

7.
魏洁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402-1403
高血压脑卒中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而且趋向年轻化,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护理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强化卒中过程的护理,是疾病转归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CPC进行睡眠监测,采集相关数据。把患者分成无OSAS和重度OSAS组,并对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嗜好、基础疾病、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及NIHSS评分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OSAS发生率为70.2%,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OSAS的发病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示年龄、性别、BMI、不良嗜好、卒中类型、严重程度(NIHS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示BMI、不良嗜好、严重程度(NIHSS评分)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重度OS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OSAS发生率较高,BMI、不良嗜好、NIHSS评分可作为患者发生重度OSA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早期识别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刘桂芝  尹树亮 《河北医药》2009,31(18):2518-25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卒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疗效和预后。卒中患者发病后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丘脑下部功能,导致内脏功能紊乱,促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肺毛细血管受损,血浆渗入肺问质,影响气体交换,引起肺水肿与呼吸衰竭,导致全身缺血,从而加重脑部水肿,肺部淤血并重新累及中枢神经,这种恶性循环是早期形成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我们对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采取预见性整体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7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调查抑郁的发生情况,评定其与卒中性质、损害部位、病灶数目、失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关联。大脑半球梗死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脑干和小脑梗死者,左半球卒中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右半球卒中者,左侧基底节区梗死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除额叶外非基底节区梗死者,左侧额叶梗死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非额叶梗死者。大脑半球梗死灶为多发者HAM D评分明显高于大脑半球梗死灶为单发者。失语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失语者。伴PSD者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明显低于不伴PSD者。结论:PSD的发生与卒中、梗死或出血无关,与卒中损害部位、病灶数目、是否伴有失语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陈妍  唐慧群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65-2066
目的 探讨癫痫与脑卒中的关系、继发性癫痫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22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癇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癇患者多见于脑皮质卒中患者,其中脑皮质卒中组癫癇发生率为16.7%,明显高于皮质下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cm的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为17.3%,明显高于<4 cm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5.4%)(P<0.01).出血性卒中组和缺血性卒中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无关,与脑卒中发生部位和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部位和面积的关系,以指导治疗,评价预后.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连续住院的480例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继发性癫痫的42例患者,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头颅CT情况进行x2检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多见于脑皮质卒中患者,皮质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下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 cm的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4 cm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性卒中组和缺血性卒中组癫痫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无关,与脑卒中发生部位和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以及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5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卒中发病时间、卒中类型、是否接受过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等,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7.9%,在女性脑卒中患者、青年卒中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患者以及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患者更易发生,在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抑郁发生率相似.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等有关,与卒中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生理变化的性质及部位与脑卒中并发抑郁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 MMADD 量表评定,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脑卒中并发抑郁将其分为抑郁组124例和非抑郁76例。经头部 CT 或MRI 分析脑生理变化的性质及不同部位,观察项目包括卒中发生的侧性(左、右、双),卒中性质(梗死、出血、多梗),病灶层次(皮层下、皮层)及病灶的前后,对观察项目予以记录。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的病灶前后有显著差异(P <0.05),卒中侧性、卒中性质及病灶层次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脑卒中并发抑郁的发生与病灶前后有相关性,而与卒中侧性、卒中性质,病灶层次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头部 CT 或 MRI 分析脑生理变化的部位进而指导临床上脑卒中并发抑郁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小玲 《成都医药》2004,30(3):165-165
脑卒中后的抑郁障碍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0%~65%,由于病害理损及卒中后社会功能减退,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多疑、多虑、自卑、恐惧甚至有自杀倾向。随着近年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卒中后抑郁症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我科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收治107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发生抑郁症48例,发病率为44.8%,经综合治疗和护理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继发癫痫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焱  顾琴荣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0):760-761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是成年人继发性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发生于卒中时卒中后几周至几年,可作为脑卒中首发或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探讨其发生率、发生机制、发作类型与卒中部位的关系及预后,将1993年10月~1998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16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脑卒中后癫痫病例64例患者的卒中性质、卒中部位、发作类型、发作时间进行分析。结果:64例卒中后癫痫中脑血栓形成继发性癫痫15例(23.43%);脑栓塞继发性癫痫6例(9.37%);脑出血继发性癫痫32例(50%);皮层病灶继发癫痫36例(56.25%),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17例(26.56%),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11例(17.19%)。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与卒中类型无关,卒中部位以大脑皮质的发生率为高。警惕卒中后癫痫的发生,及早处理以免影响脑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治疗脑卒中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治疗,通过量表评分的方法进行比较,观察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及继发性残疾、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对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平衡功能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是目前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特征与危险因素的区别。方法 选取彭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315例,其中出血性卒中85例,缺血性卒中2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不良嗜好、临床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等资料,研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发现:本中心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男性、糖尿病、心房颤动、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数值比较发现:本中心缺血性卒中患者三酰甘油,尿酸数值显著高于出血性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三酰甘油是缺血性卒中相较于出血性卒中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特征与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类型,同时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既往研究显示,在TIA后卒中的发生率很高,特别是在TIA发生后90d内,发生卒中危险为9.5%~14.6%[1]。因此,TIA一直以来被视为神经科的急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