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2—05~2007—06我们使用吻合器对131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手术,术后23例发生不同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41~72岁,平均58.43岁。其中食管癌14例,贲门癌9例;食管-胃吻合21例,食管-空肠吻合2例。均无术前放、化疗史。  相似文献   

2.
2006-01/2008—08我们对12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的患者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2例,女48例,年龄43~75岁。中段食管癌40例,中下段食管癌41例,贲门癌39例。食管、胃颈部吻合52例,胸内弓上吻合14例,胸内弓下吻合6例,腹腔内吻合48例。全部术中放置营养管。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2-08~2005-01对高龄食管贲门癌患施行外科手术治疗10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院2003—08/2007—12收治7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占我院同期所有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0.24%,占全部结外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0%,与文献报道相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8):1224-1225
我院于2 0 0 1~2 0 0 3- 0 6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当中应用楔入式吻合法进行胃与食管的吻合,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4 5例,男2 7例,女18例,年龄4 1~6 8岁。食管癌31例,贲门癌14例。食管癌均采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贲门癌均采用主动脉弓下食管胃端侧吻合术,以楔入式吻合法进行胃与食管的吻合,与同期同手术组采用传统吻合方法的病例为对照,对照组为38例。1.2 方法 将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后,将食管近端游离3cm左右,于胃后壁吻合造口下3cm处与食管游离段根部做第1层浆肌层缝合3~4针。胃造口略呈弓形,并宽出食管…  相似文献   

6.
1996/2006年我科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膈疝11例,诊治和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46~70(平均56)岁。胸段食管癌8例,贲门癌3例。胸段食管癌均在全麻下经左胸行食管大部切除左颈部食管胃吻合,贲门癌均在全麻下经左胸切除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膈疝发生时间术后第1天2例,术后3~10d7例,术后3个月和1.5a各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癌根治术中应用上腹部斜切口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全组25例采用上腹部斜形切口,切口长约15-18 cm。行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术20例,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5例。结果:25例均行贲门癌根治术。术后第6天开始进食。全组无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贲门癌未侵及食管或食管受累〈2 cm、高龄或心肺功能差的病例,采用上腹部斜切口,术中显露良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从2000—02~2006—05我们应用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10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病区自2001-04~2005-04为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2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发生率6.74%,无1例死亡,观察及护理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70~79岁7例,80岁以上1例。贲门癌5例,食管癌3例。发生在早期(4内)1例,中期(4~14)4例,后期(14后)3例。进食前2例,进食后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大网膜成形术对食管胃吻合口瘘及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食管贲门癌根治后食管胃吻合.研究组:患者在施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胃吻合后,附加大网膜成形术.结果 A组(研究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2例,约占0.47%,吻合口狭窄13例,约占3.04%;B组(对照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6例,约占4.22%,吻合口狭窄10例,约占2.64%.两组比较吻合口瘘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网膜成形术可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老年食管贲门癌手术78例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管、贲门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癌肿,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老年患者体质差,常合并其他病症,手术危险性较高;术后呼吸道、心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发生率叫。为提高手术整体疗效,回顾分析我院2000—01/2007—1278例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频电刀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中游离胃及游离食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0—02~2006—10我院共施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827例。结果: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100~350ml。术后无因出血而再手术情况,无脾脏切除记录。结论:电刀具有止血效果好,线头残留少,胸腔内形成疙瘩少等优点,由于电刀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从而降低了手术意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对“隧道式”食管胃吻合、幽门成形术临床应用观察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0—05/2007—05我院共收治需外科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确诊患者356例,无选择性地随机行“隧道式”食管胃吻合、幽门成形术27例,其他大部分行食管胃端侧包埋式吻合,或吻合器吻合术。随机抽取其27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吻合器吻合10例。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6-01~2006-01对4457例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了食管胃器械吻合手术治疗,发生胃内大出血并再次手术治疗15例(发生率0.33%)。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镜直视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01/2008—05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采用胃镜直视下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29例,取得满意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8例,年龄45~79岁,平均61岁。本组均经胃镜检查证实,病理检查为鳞癌或腺癌。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有的甚至失去吞咽功能无法进食。其中能进半流食11例,流食12例.无法进食6例。食管癌上段6例,中段11例,下段8例,贲门癌4例。病变长3~10cm,平均8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为对照组,运用护理程序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有关围术期知识掌握、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地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2—01-2005—12采用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食管、贲门双源癌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毛苏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8014-8014
我院2007—2010年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一贲门癌狭窄13例,使其管腔再通,梗阻症状好转,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配合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冯智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528-5529
贲门癌是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我院采用改良"隧道式"[1]。术中在行食管胃吻合时,利用胃壁浆肌层覆盖吻合口,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还可防止胃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狭窄。自2009年以来采用该术式治疗贲门癌68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5—01~2001—12我们收治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18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1.0%(18/1864),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