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并外洗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拟定调血祛风汤内服,治疗组采用拟定调血祛风汤内服并拟定解毒止痒洗外洗并配合穴位自血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并外洗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面积、瘙痒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穴位自血疗法可显著改善慢性湿疹皮损,缓解瘙痒,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抑制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针灸加内服中药盆腔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盆腔消炎汤内服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左氧氟沙星加奥硝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改变。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7.38%、90.16%,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7.24%、53.4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盆腔消炎汤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表法分组,40例接受糖酸莫米松乳膏和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针刺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EASI评分: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研究组EASI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复发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较大(P0.05)。结论:慢性湿疹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可显著缓解瘙痒程度、皮损症状,降低复发率,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中止泻贴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盛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统计临床症状积分后,基础治疗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组患者予针刺治疗联合穴位贴敷(温中止泻贴)辅以TDP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止泻贴联合针刺治疗脾虚湿盛型IBS-D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对照组60例采用肌内注射自血疗法,分析对比两组疗效及见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起效时间观察组为(10.0±3.5)天,对照组为(16.0±4.3)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面部湿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0例均辨证分为外感风热、湿热型,血热妄行型,湿热内蕴外感风热型,脾虚湿困型,阴虚内热型,肝郁气滞型,治疗组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只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83.9%、对照组53.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辨证内服外敷中药治疗面部湿疹可以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亚急性湿疹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亚急性湿疹脾虚湿盛证患者52例,随机分成2组各26例,对照组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组均外用复方樟脑乳膏,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1%,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亚急性湿疹脾虚湿盛证疗效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西替利嗪,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自血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比单纯应用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用依巴斯丁胶囊配合常规护理,实验组用穴位自血疗法配合护理干预。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53.33%、实验组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对照组60.0%、实验组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配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血全血肌肉注射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慢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倒。治疗组自血全血臀部肌肉注射,每周2次,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口服氯雷他定治疗。观察2组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复发率经f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中药内服、熏洗、外涂、贴脐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2%和75.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中药内服、熏洗、外涂、贴脐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2%和75.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中药内服治疗(泄化浊瘀汤合四妙散加减);研究组采用中药内服(同对照组)联合刺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刺血疗法既可从内清热解毒,清除脏腑湿浊,又可通经活络,从外清除经络瘀浊,取得协同作用,增强临床疗效及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喷涂擦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辨证为脾虚湿蕴型湿疮)180例,随机分为3个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喷涂擦联合火针治疗,对照1组单独中药喷涂擦治疗,对照2组单独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1个疗程(10次)后,对三组患者的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分别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和对照2组分别为46.67%和60.0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13.33%,对照1组41.67%,对照2组73.33%,治疗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对照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喷涂擦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君子马齿苋汤加减联合火针疗法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内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每天一次;同时于皮损处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1次,连续用药5天,停2天。治疗组内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每天一次;同时内服四君子马齿苋汤加减,每日1剂,按常规煎煮方法煎煮2遍,混匀后分2次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每次服用150mL;外治用火针疗法,每周治疗1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病情严重程度与瘙痒程度,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两组EASI积分、VA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4周后治疗组EASI积分与VAS积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四君子马齿苋汤加减联合火针疗法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减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用中药当归饮子加减内服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2例用西药西替利嗪治疗,两纽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67%,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率35.42%,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治愈率60.42%,有效率89.58%;对照组治愈率30.95%,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也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减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阳化气汤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阳化气汤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EOS、IgE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OS、IgE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OS、I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阳化气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并能改善EOS、IgE水平。  相似文献   

19.
胡莎  李金香  旷惠桃  章薇  黄洁  陈成  石文英 《新中医》2018,50(1):108-111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养血通痹汤内服治疗,治疗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中药养血通痹汤水煎内服。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2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治疗结束时,2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总有效率相当;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均可有效降低ESR、CRP数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健康教育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健康教育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用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ora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湿疹患者而言,中药内服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