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骨肉瘤在好发于轻少年恶性骨与软组织的肿瘤中居第一位,在临床中,发现新疆少数民族中的发病率较为多见,其发病和预后在基因水平是否存在种族差异。目的:观察新疆不同民族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p5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表达差异情况。设计:非随机临床病理标本对照的实验。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病理中心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对象:取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1984-01-01/2001-12-31手术切除的52例骨肉瘤患者组织标本(52块),男29例,女23例;其中哈族12例,维族17例,汉族23例);另取32例瘤样病变患者组织(骨纤维结构不良,纤维异常增殖症)标本(32块),其中哈族7例,维族11例,汉族14例。所取标本患者均获完全知情同意将自己的标本用于此项研究。方法:实验在新疆医科大学病理中心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进行。两种标本中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监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以已知阳性的肿瘤标本作阳性对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在细胞核内,有明显的红棕色颗粒状染色为阳性,而Bcl-2蛋白阳性则定位于胞浆上。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民族骨肉瘤中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②p5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骨肉瘤和骨的瘤样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③骨肉瘤中bcl-2与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不同民族骨肉瘤中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哈族、维族及汉各之间p5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无显著差别(P〉0.05)。②p5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骨肉瘤和骨的瘤样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骨肉瘤中P53,Bcl-2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瘤样病变组织(42.31%比3.13%,59.62%比0.75%比31.25%,P〈0.01)。③骨肉瘤中bcl-2与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间的相关性:骨肉瘤中bcl-2与p53之间、bcl-2与增殖细胞核抗原之间有相关关系(χ^2=5.8182,4.9000.P〈0.05)。结论:结果表明骨肉瘤组织内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民族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别,说明这些基因在骨肉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共同调控环节,与不同民族的遗传背景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背景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是良恶性细胞增殖的主要区别标准.目的了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象来自1996-10/1999-0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保存的胸外科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35块.其中肺癌76块,肺良性疾病59块.肺癌组中患者男56例,女20例;年龄18~74岁.肺良性疾病组中患者男42例,女17例;年龄16~70岁.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p21waf1采用高温高压修复法,p53采用微波修复法,增殖细胞核抗原无需抗原修复.①p21waf1和p53阳性染色判断标准计数连续5个高倍镜视野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以≥10%为阳性,<10%为阴性.②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判断标准连续观察5个高倍镜视野,每个高倍镜视野计数100个细胞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取其平均值,记为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主要观察指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57/76)和47%(36/76),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0.44±0.32,0.09±0.14).②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③肺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0.51±0.33,0.30±0.36).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无关,而肺良性疾病组织p21waf1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有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肺癌细胞增殖程度高.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肺癌.肺良性疾病细胞增殖过程中,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3种蛋白作用协调,而肺癌细胞中3种蛋白作用不协调.  相似文献   

3.
背景肺癌患者因抑郁、肺功能降低、自觉体力下降、疲乏、精力不济等影响生活质量;如出现并发症或晚期恶病质将影响患者生存期.目的研究p53,p27,bcl-2三种基因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呼吸科和一所大学中心实验室.对象1997-06/2002-12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76例,均为原发性肺癌,且未接受任何治疗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p53,p27,bcl-2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76例标本中28例(37%,28/76)p53过度表达,34例(45%,34/76)p27过度表达,37例bcl-2过度表达(49%,37/76),7例患者p53,p27,bcl-2均过度表达.P53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bcl-2和p27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且高、低分化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三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53,p27和bcl-2基因过度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肺癌患因抑郁、肺功能降低、自觉体力下降、疲乏、精力不济等影响生活质量;如出现并发症或晚期恶病质将影响患生存期.目的:研究p53,p27,bcl-2三种基因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呼吸科和一所大学中心实验室.对象:1997-06/2002-12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76例,均为原发性肺癌,且未接受任何治疗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p53,p27,bcl-2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76例标本中28例(37%,28/76)p53过度表达,34例(45%,34/76)p27过度表达,37例bcl-2过度表达(49%,37/76),7例患p53,p27,bcl-2均过度表达.P53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bcl-2和p27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且高、低分化组间差异均有显性意义(P<0.05).但是三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53,p27和bcl-2基因过度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的新成员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p53、bcl-2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5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35例癌旁组织和15例肺良性瘤样病变的肺组织中Livin及p53、bcl-2的表达,使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别;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Livin与p53,bcl-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Livin在45例NSCLC组织中62.22%表达阳性,而35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和15例肺良性瘤样病变组织低表达(分别为2.86%、6.67%,P<0.01)。Livin蛋白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分别为P=0.844,P=0.156,P=0.565,P=0.537)。p53、bcl-2蛋白表达均与Liv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53:r=0.375,P=0.011;bcl-2:r=0.565,P<0.001)。结论 Livin在NSCLC组织中特异性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使其将来可能成为NSCLC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Livin与p53及bcl-2在NSCLC的发生中有可能发挥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p53,bcl-2和c-erbB2-蛋白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分布,评价其对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1例黏液表皮样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p53,bcl-2和c-erbB-2表达。结果 c-erbB-2蛋白在正常涎腺的分布特征为导管上皮全部阳性(10/10),而腺泡上皮仅有1例阳性(1/10),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低于正常涎腺,但阳性强度高于正常涎腺;p53蛋白在正常涎腺及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5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p53蛋白在高低分化两组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也有差别(P<0.05);bcl-2在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有高于正常涎腺的趋向。结论 在正常涎腺中c-erbB-2主要分布在导管上皮。黏液表皮样癌和正常涎腺在p53,bcl-2和c-erbB-2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差异。p53阳性表达的患者多具有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征,但未能发现在黏液表皮样癌表达bcl-2和c-erbB-2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突变型p53和bcl-2蛋白表达在鼻咽癌(NP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检测EBER-1和免疫组化检测p53和bcl-2蛋白在鼻咽癌变过程中不同病理形态组织的表达.结果 ①NPC组织中EBER-1阳性杂交信号、突变型p53蛋白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增生鼻咽上皮、正常鼻咽上皮和异型增生鼻咽上皮(P<0.01);后者又显著高于前两者(P<0.01);异型增生鼻咽上皮和增生鼻咽上皮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也显著高于正常鼻咽上皮(P<0.05).②临床Ⅲ、Ⅳ期NPC组织中p53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P=0.005,P=0.023).NPC组织中EBER-1、p53和bcl-2蛋白表达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p53与EBER-1联合应用区分NPC与非癌鼻咽组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优于其他组合.结论 鼻咽癌变的早期p53基因异常表达,随后继发EB病毒感染和bcl-2基因的激活,导致鼻咽上皮凋亡受阻、持续过度增殖,这在最终发展为NPC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EBER-1和p53蛋白联合应用是区别NPC与非癌病变的较好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背景: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是良恶性细胞增殖的主要区别标准。目的:了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象:来自1996-10/1999-0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保存的胸外科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35块。其中肺癌76块,肺良性疾病59块。肺癌组中患者男56例,女20例;年龄18-74岁。肺良性疾病组中患者男42例,女17例;年龄16-70岁。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p21waf1采用高温高压修复法,p53采用微波修复法,增殖细胞核抗原无需抗原修复。①p21waf1和p53阳性染色判断标准:计数连续5个高倍镜视野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以≥10%为阳性,〈10%为阴性。②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判断标准:连续观察5个高倍镜视野,每个高倍镜视野计数100个细胞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取其平均值,记为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主要观察指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57/76)和47%(36/76),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0.44&;#177;0.32,0.09&;#177;0.14)。②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③肺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0.51&;#177;0.33,0.30&;#177;0.36)。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无关,而肺良性疾病组织p21waf1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有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肺癌细胞增殖程度高。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肺癌。肺良性疾病细胞增殖过程中,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3种蛋白作用协调。而肺癌细胞中3种蛋白作用不协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1,p5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6例前列腺癌(Pca),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1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bcl-2,p53蛋白表达。结果:①Pca和BPH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P组(P<0.05),而Pca组与BPH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ca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PH组和NP组(P<0.05),而BPH组与NP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Pca组中bcl-2蛋白阳性10例,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4例,Ⅲ、Ⅳ组肿瘤组6例(P<0.05);p53蛋白阳性12例,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5例,Ⅲ、Ⅳ级肿瘤组7例(P<0.05)。显示bcl-2、p53蛋白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③p53蛋白表达阳性率≤5年生存组明显高于>5年生存组,呈负相关(P<0.05)。bcl-2蛋白表达与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p53、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益气解毒中药复方在体外能通过下调端粒酶的活性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还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重要的核转录因子、细胞分裂增殖、细胞周期、DNA修复和诱导细胞凋亡、促进坏死等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死亡。目的:实验拟观察益气解毒方对TgN(p53mt-LMP1)/HT转基因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mt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2007-12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基础研究室和中医五官重点学科实验室完成。材料:G4代8月龄TgN(p53mt-LMP1)/HT转基因阳性小鼠和阴性小鼠各24只,体质量(25.4±2.3)kg,用于制备鼻咽和鼻腔癌前病变模型;益气解毒颗粒方药液为自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转基因阳性中药组和转基因阴性中药组小鼠灌胃益气解毒颗粒方药液,给药剂量为12.91g/(kg·d);转基因阳性生理盐水组和转基因阴性生理盐水组小鼠灌等体积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鼻腔和鼻咽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bax、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m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纳入转基因阳性小鼠和阴性小鼠各24只,转基因阳性生理盐水组和转基因阴性生理盐水组于实验结束前各死亡1只,转基因阴性中药组死亡1只,转基因阳性中药组死亡2只小鼠,共43只小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转基因阴性生理盐水组、转基因阴性中药组小鼠的鼻腔/鼻咽黏膜组织均无明显病变;转基因阳性中药组有1只小鼠表现中度非典型性增生,转基因阳性生理盐水组有10只小鼠鼻腔和/或鼻咽黏膜上皮细胞呈现中度或中度以上非典型增生或灶性鳞状化生。转基因阴性生理盐水组、转基因阴性中药组、转基因阳性中药组和转基因阳性生理盐水组小鼠鼻腔或鼻咽黏膜上皮癌前病变率分别为0、0、10%和90.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与转基因阳性生理盐水组相比,其他各组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细胞中p53mt、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bax表达水平显著增高,bcl-2/bax比值降低(P<0.01)。结论:益气解毒方中药可有效抑制或逆转TgN(p53mt-LMP1)/HT阳性小鼠鼻腔或鼻咽黏膜上皮的癌前病变表型,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通过下调p53mt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使细胞增殖和凋亡速度达到平衡,进而促使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细胞正常增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女性腹型肥胖(腰臀比)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5岁新疆各地区成年人样本,对纳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体格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同时行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根据腰臀比(WHR)测量值分为≥0.9组和<0.9组.结果 共调查城乡>35岁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成年人群样本14 618例,其中成年女性7 294例,汉族女性2 793例,维吾尔族女性2 490例,哈族女性2 011例.在同一民族中,WHR≥0.9组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高于WHR<0.9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肌酐、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人群中,WHR≥ 0.9组IMT略大于WHR<0.9组(P=0.17).汉族人群WHR≥0.9组IMT与WHR<0.9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而维吾尔族人群和哈萨克族人群WHR≥0.9组IMT大于WHR<0.9组IMT,P值均为0.00.不同民族之间,在WHR≥0.9组中,维吾尔族人群IMT最小,哈萨克族人群IMT最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P=0.00.比较WHR≥0.9组不同年龄段IMT分布情况,各年龄组中,哈萨克族人群IMT最大,除>75岁组外,其余各亚组人群与汉族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在上述3个民族中,WHR≥0.9均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新疆地区汉、维、哈萨克3个民族的女性人群中,WHR升高和IMT厚度呈相关,且WHR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3、p16及bcl-2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 3、p16、bcl- 2的表达情况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39例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 3、p16、bcl- 2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其阳性反应率。结果 本组病例中细胞凋亡阳性率 6 1 5 % ,p5 3呈阳性反应 2 9例 ,阳性率 74 3% ,p16呈阳性反应 2 7例 ,阳性率 6 9 2 % ,bcl- 2呈阳性反应 7例 ,阳性率 19%。结论 骨肉瘤组织中有p5 3、p16、bcl- 2基因的高表达 ,与肿瘤的预后相关。在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现象 ,其发生情况各不相同 ,研究初步提示了其与预后相关 ,但应与p5 3、p16、bcl- 2蛋白的表达相结合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适时而科学的添加辅助食品或强化食品能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新疆是位于祖国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这种独特的方式是否影响婴幼儿营养状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 3 个民族 454 名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与智力发育情况, 认识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因素。设计: 抽样调查。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对象: 选择 2004- 05/2005- 04 哈萨克、汉、维吾尔族居民较集中的吐鲁番、乌鲁木齐、呼图壁等地区的婴幼儿 454 名, 在征得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此次调查。各年龄段(0~1, 1~2, 2~3 岁) 的调查 50 名婴幼儿。方法: 对婴幼儿 454 名采用 1 人 1 卡进行询问记录, 内容包括联系指标、与智能发育有关的社会因素、膳食史、添加辅食的种类与时间等, 并运用丹佛智能发育筛选进行智能评分。主要观察指标: 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种类, 喂养方式, 婴幼儿智能平均分及其相关性。结果: 纳入婴幼儿 454 名, 12 名因资料不合格而脱落, 最终 442 名进入结果分析。①添加辅助食品的情况: 哈萨克族以奶制品为主, 1 岁以后才给肉菜和水果。维吾尔族以少量肉为主, 汉族幼儿则以蛋和粮食为主。②婴幼儿辅食开始添加时间的比较: 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的平均时间分别为 6.87, 5.40, 8.17 个月, 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F = 14.62, P < 0.01) 。③智能发育情况: 3 个民族婴幼儿智能测试评分: 汉族 > 维吾尔族 > 哈萨克族, 但年龄 > 24 个月时哈萨克族 > 维吾尔族,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 0.01)。④不同的喂养方式和开始添加辅食时间对婴幼儿智能发育影响: 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越早, 其智能得分越高(P < 0.05), 而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智能评分差异不明显(P > 0.05)。结论: 改善乳母、婴幼儿营养状况及早期添加辅助食品( 断奶食品) 有利于婴幼儿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4.
胡苹  左焕琮 《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6(3):156-157,I009
目的 研究bcl-2、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不同类别的基因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型和恶性度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1例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中bcl-2,p53,EGFR和PCNA进行检测。结果 bcl-2,p53,EGFR和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46%、38%,48%和67%,p53,EGFR和PCNA的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5.
背景:新疆的特殊之处在于是国内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聚集地,新疆地区目前尚无少数民族与汉族间活体肾移植有种族差异的明确报道。目的:比较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间活体肾移植的种族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地区1999/2010行活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移植前、后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移植后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移植肾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将可能影响移植肾存活率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随访资料完善者178例,其中少数民族131例,汉族47例。汉族组受者的移植肾存活率较少数民族组患者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可能影响长期移植肾生存的因素进行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排斥反应对移植肾生存有明显影响。提示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间接受同种民族活体肾移植的短中期移植肾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急性排斥反应为影响移植肾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维生素D受体基因在内切酶BsmⅠ,ApaⅠ,TaqⅠ作用下,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并且与骨密度密切相关熏而骨密度的变化对骨质疏松起着重要作用,但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骨质疏松相关性尚无定论。目的:分析在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绝经后妇女中与骨密度密切相关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规律。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对象:选择2002-01/2003-12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汉族绝经后妇女179名,平均年龄穴59±3雪岁。选择2001-01/2003-12于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老年科进行健康体检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绝经后妇女者122,63,112名,平均年龄分别为(56±4),(55±3),(57±3)岁。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确定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基因型,分析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多态性分布频率,并与已知的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相应数据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多态性分布频率,以及该分布特点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相应数据比较结果。结果: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5%,69.67%,38.1%和50%,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1%,6.35%和4.46%,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明显穴P<0.01雪。哈萨克族与欧美人种比较熏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差异不明显,与日本、韩国人种差异明显(P<0.01)。结论:中国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多态性具明显种族差异性;哈萨克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接近欧美人种,与日本、韩国人种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市属医院不同民族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属医院不同民族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属医院护理人员以职称进行分层抽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不同民族之间比较,躯体和恐怖因子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常模比较汉族和维吾尔族的躯体、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回族和哈萨克族的躯体、强迫、恐怖因子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不同民族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有共同的认同感和心理体验,在应对工作压力时表现出相同的心理反应,与常模相比护理群体发生心理问题较普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吾尔族(简称维)、哈萨克族(简称哈)、蒙古族(简称蒙)、汉族空腹高血糖(≥5.6mmol/L)状态的人群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4年博尔塔拉州维、哈、蒙、汉族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选取资料完整并年龄在20~79岁者共3808例(维、哈、蒙、汉各963、967、778、1100例),回归分析多民族空腹高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空腹高血糖检出率(调整年龄性别)维10.7%、哈6.9%、蒙6.6%、汉10.1%,40~60岁人群的检出率最高,维、汉族女性的检出率高于同民族男性。年龄、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1.7mmol/L)是维、哈、汉族空腹高血糖状态的共同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哈、蒙族的危险因素,低高密度脂蛋白(≤0.9mmol/L)是蒙族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5.2mmol/L)是汉族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哈、蒙、汉族人群空腹高血糖比例较高,尤其是维族和汉族。不同民族空腹高血糖的影响因素不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p53、bcl-2、bax基因表达与凋亡、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 ,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 3 6例前列腺癌 (Pca)和 11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石蜡切片 p5 3、bcl 2、bax、PCNA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指数较NP明显增高 ,且AI/PI比值较正常组织AI/PI低 (P <0 0 1) ;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 ,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1)。p5 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水平相关 ;bcl 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水平相关 (P <0 0 5 ) ;bax基因表达与凋亡无关 ,但发现它们的bcl 2 /bax的比值与凋亡有关 ,结果显示 :高bcl 2 /bax比值多见于低凋亡组 ;低bcl 2 /bax比值多见于高凋亡组。结论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均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p5 3基因与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有关。bcl 2和bax在细胞凋亡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bcl 2蛋白过量表达引起bcl 2 /bax失平衡 ,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P2 7kip1的表达 ,探讨其与bcl-2、p5 3、PCNA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患者的预后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 ) ,检测 74例乳腺癌组织P2 7kip1蛋白表达水平 ,其中 5 0例同时做了bcl-2、p5 3、PCNA蛋白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本组 74例中 ,P2 7kip1低表达者 43例 ( 5 8% )中生存期≤ 5年 14例 ,死亡率 3 2 5 6% ( 14 /4 3 ) ;高表达者3 1例 ( 4 2 % )中生存期≤ 5年 2例 ,死亡率 6.45 % ( 2 /3 1)。乳腺癌P2 7kip1蛋白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预后等相关 ( P <0 0 5 )。P2 7kip1低表达与bcl-2低表达、P2 7kip1低表达与P5 3高表达以及P2 7kip1低表达与PCNA高表达3组患者的死亡率均高于P2 7kip1蛋白的单一表达者。 结论 :P2 7kip1低度表达者预后较高度表达者差 ,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有效参考因素 ,而P2 7kip1与其它多种肿瘤预后有关的标记物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