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肱骨髁间骨折属关节内骨折,粉碎型或严重移位的重度骨折经手法复位外固定难于获得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我院自1984年4月至1994年2月对32例重度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较好,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献军  朱志海  王志峰  骆定省 《浙江医学》2011,33(11):1674-1676
肱骨髁间骨折多属高能量损伤,骨折粉碎严重和显露复位、内固定困难是其主要特征,如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肘关节功能。近年来随着骨折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目前对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更趋向于手术治疗。本科2002年7月至2009年3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及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敏生  方雄伟 《新疆医学》2004,34(3):113-114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好发于青年及壮年。这种骨折常呈粉碎性,复位较困难,治疗不当对肘关节功能有严重影响。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需解剖复位.牢固的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我院从1995年2月2002年5月对9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取AO组织推荐的标准肘关节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充分显露整个肱骨远端,使骨折复位更加容易,能最大限度地达到解剖复位,重建了肱骨小头和滑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肱骨髁间骨折是严重的肘关节损伤之一,由于闭合复位困难,开放复位缺乏有效的内固定从而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骨不连或畸形愈合者并不少见。尽管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但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恢复肘关节功能的三大要素。我科自2002年起,采用鹰嘴窝解剖钢板和常规尺神经前置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2例,术后早期行肌关节CPM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髁间骨折在关节内骨折中是比较难以处理的疾病之一,对粉碎严重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尤为棘手。重度肱骨髁间骨折保守治疗,常难以达到满意复位;而传统的手术方法又易造成肘关节粘连。我院1999年3月~2003年6月采用经肘后鹰嘴入路与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1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骨科常见创伤,为关节内骨折,由于移位严重,显露复位困难,治疗效果不满意,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成年新鲜闭合性肱骨髁间骨折36例,采用肘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后双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肱骨髁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属于关节内骨折,损伤严重。治疗方法较多,保守的方法通常难以达到满意复位和有效的固定,不能够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自2004~2006年,我院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肱骨髁间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骨科常见创伤,为关节内骨折,由于移位严重,显露复位困难,治疗效果不满意,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7年 2月共收治成年新鲜闭合性肱骨髁间骨折36例,采用肘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后双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汪来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994-995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好发于青壮年,这种骨折常为粉碎性的,复位及固定较困难。以往大多数采用克氏针、钢丝、螺钉固定,但容易出现内固定松动,骨折再次移位,或者外固定时间长而发生关节僵硬,对肘关节功能有严重影响。我院自2001年5月-2005年9月采用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上骨折及髁间骨折是小儿较常见的骨折,特别是肱骨髁上骨折约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而肱骨髁间骨折又常呈粉碎性骨折,复位较困难,且固定后容易发生再移位,这些问题都给复位后进行功能锻炼带来一定困难,故手术复位后的伤肢固定与功能锻炼常相互矛盾。复位后何时解除外固定开始行功能锻炼常是临床骨科较为重要的问题。笔者对本院自2003年8月-2005年7月2年中所施行的11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及髁间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及术后外固定时间与功能锻炼恢复情况的观察,对肱骨髁上骨折及髁间骨折手术固定时间与功能锻炼恢复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肱骨髁间骨折是严重肘部损伤,是最难治疗的肱骨下端骨折。治疗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关节功能。以往在治疗上有很大争议,现在大部分人均倾向于严重肱骨髁间骨折采用切复内固定治疗,我院1997—2003年共收治92例严重肱骨髁间骨折,随访80例,行切复内固定,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多发生于成人,治疗这类关节内骨折要求很高,对骨折片必须准确的复位,稳妥的固定,还要求关节能早期活动,以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郑干轩  林本丹 《广东医学》2008,29(10):1752-1754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骨折多为粉碎性,复位固定困难,固定后容易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影响关节功能,临床处理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临床上已提倡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其中对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骨折固定方式有多种不同的见解,相应疗效亦有不同,现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做一复习.  相似文献   

14.
内固定结合CPM,四肢洗方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丁  陈忠伟 《浙江医学》1997,19(5):305-305
严重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难治性关节内骨折,这种骨折无论采用闭合手法整复还是手术开放复位,都会引起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不满意。我们应用内固定结合肘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及四肢洗方薰洗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1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双侧肱骨髁间窝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优势及手术疗效。方法12例肱骨髁间骨折Ⅱ度2例,Ⅲ度4例,Ⅳ度6例。全部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及肱骨髁间窝钢板分别固定肘关节滑车断面和肱骨髁断面,使各骨折断面整体复位固定。结果随访1~2年,按Cassebaum评价,优9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该方法既复位良好,又有坚强内固定作用,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黄巍峰 《广西医学》2009,31(1):102-103
目的评价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18例肱骨髁间骨折病例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1/3管形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双钢板固定技术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术后18例随访1-2年,平均1.5年。18例均骨性愈合,无肘内翻畸形、骨化性肌炎。术后肘关节功能按改良Cassebanm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好6例,可2例。神经损伤全部恢复。结论经此方法进行肱骨髁间骨折的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固定切实,骨折复位满意,伸肘装置完整,术后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肱骨髁间骨折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肱骨髁间骨折是少见且严重的关节骨折之一.近年来,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尽快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余冬梅  杨明  胡庆华  方立 《浙江医学》2006,28(9):724-725
肱骨髁间骨折是骨科中较难治疗的关节骨折之一,骨折不易愈合,可影响关节功能。即使行开放复位内固定,仍然不易固定,从而会影响关节功能。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解剖钢板对23例肱骨髁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有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通常是由较大的暴力所致,因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复位、固定较困难.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近年来对青壮年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自2002年至2008年,作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重建钢板、A0拉力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部的一种严重损伤.近年来对于青壮年有移位的髁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自1998年~2001年,笔者采用肱骨下端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