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新生儿脓疱疮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以中草药甘草、川楝、银花煎水局部外洗结合抗生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所需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疗程较短,治疗效果好。结论中草药甘草、川楝、银花局部外洗,其药液易从皮肤吸收而起作用,结合全身抗感染治疗,达到抗菌、消炎效果,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张榕  徐宇 《华西药学杂志》1998,13(3):190-191
对羚翘解毒制剂中的银花、甘草、牛蒡子、连翘、桔梗进行了薄层色谱研究 ,并对不同批号及加速试验样品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甘草多糖是豆科植物甘草的主要成分之一。经研究表明,甘草多糖的药理作用广泛,如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凋亡、抗菌、抗炎活性。本文通过检索近些年国内外有关甘草多糖的研究报道,对其药理学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甘草多糖日后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草临床应用探讨及化学成份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甘草饮片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为临床甘草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结合临床使用经验及药理研究,总结甘草饮片的临床应用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结果甘草饮片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其临床应用依托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应用广泛;结论甘草饮片临床应用广泛,应结合其化学成分药理毒理,合理使用该药。  相似文献   

5.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芒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主要成份为三菇皂俄类黄酮类化合物[“。制剂有甘草片、甘草粉、甘草浸营、甘草合剂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调和诸药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院腹挛急疼痛、痈疽疮毒及缓解药物毒性。本文仅就甘草及其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作以简要阐述。l用于镇咳祛痰:甘草及其制剂的主要成份是甘草甜草和甘草次酸,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因而临床多用其制剂甘草片或甘草合剂作为镇咳祛痰剂,尤其适用咳嗽伴有多痰的病人,对于干咳也有一定…  相似文献   

6.
刘西良 《北方药学》2016,(9):156-156
甘草为历代医家及现代医务工作者临床应用和研究的重点药物,通过甘草的配伍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探讨甘草的临床应用功效和使用注意。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大青汤治疗泡性角结膜炎42例患者,收到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方药组成及用法大青叶、板兰根、银花、连翘各15克菊花、荆芥、防风各9克细辛1—2克甘草6克早晚各一次煎服,煎后将其剩余药残渣过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近年来大黄甘草汤的研究及应用概况,为扩大其使用和临床治疗范围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从大黄甘草汤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和应用展望4个方面展开,系统阐述其研究及应用概况。结果现有研究主要考察大黄甘草汤中蒽醌类化合物和甘草酸类成分在单煎液、合煎液中的含量差异以及不同煎煮方法、煎煮时间对其含量的影响。大黄甘草汤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肝损伤大鼠的胰腺及肝脏组织损伤、抑制平滑肌和解痉等均有一定作用。大黄甘草汤临床可以治疗呕吐、便秘、胰腺炎、胆石症等。结论大黄甘草汤在胃肠功能紊乱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纳米乳是应用前景广阔的纳米药物载体之一,大黄甘草汤及活性成分纳米乳有望对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甘草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中药之一,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有“国老”之美称。我国是世界甘草的主产地,在全世界24种豆科甘草中,我国分布有11种,其中药用甘草以胀果甘草为主流产品,我国甘草以皮细、色红、粉性足而享誉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0.
灵芝软肝颗粒是由灵芝、麦冬、甘草、白芍、枳壳、柴胡及银花等9味药材组成,具有疏肝、补气、活血化淤、清热解毒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为了有效地监控其成品质量,我们对其成品中主要成分灵芝、麦冬、甘草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薄层图谱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同煎煮工艺对行气祛瘀汤中一般煎煮药物丹参和特殊煎煮药物木香、砂仁的影响,以制订最佳煎煮工艺。方法分别以丹参酚酸B、木香挥发油、砂仁挥发油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改进煎煮工艺。结果行气祛瘀汤中丹参酚酸B的最佳煎煮条件为,在正常大气压下,药材浸泡30 min,然后在100℃沸水中煎煮40 min;木香挥发油的最佳煎煮条件为,在正常大气压下,药材浸泡30 min,然后在丹参煎煮20 min时投入,再煎煮20 min;砂仁挥发油的最佳煎煮条件为,在正常大气压下,药材浸泡20 min,然后在木香煎煮15 min时投入再煎煮5 min。结论煎煮时间对行气祛瘀汤中的丹参酚酸B、木香挥发油、砂仁挥发油的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浸泡时间,煎煮温度和煎煮压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庄延双  蔡皓  刘晓  刘静静  蔡宝昌 《中国药房》2012,(11):1048-1050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煎剂质量的因素。方法:从饮片质量、煎煮器具、煎煮技术、处方调剂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保证中药煎剂的质量。结果:饮片的道地性和炮制方法,煎煮器具的类型,煎煮、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处方调剂是否合理都会影响中药煎剂的质量。结论:有质量保证的中药饮片应是将道地中药材根据自身的性质合理净制、切制、干燥,并且用一定的方法加工炮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必须经过适当加水浸泡,用合适的煎煮工艺才能将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且中药饮片要经过准确及时的处方调配,才能保证中药煎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吴定慧  张国强 《中国药事》2020,34(9):1099-1103
目的:探讨医院招标采购中药饮片的方案,确保饮片质量,降低饮片价格。方法:采取综合评标的方式制定评分细则,委托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邀请招标。结果:通过此次招标,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中药饮片价格平均降幅达29.35%,且所供饮片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基于取得的成效,中药饮片的招标采购能够降低饮片价格、确保饮片质量,供其他医院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与现代煎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春  陈明  颜耀东 《中国药房》2008,19(6):478-480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法和现代煎药法对中药的煎出率和药剂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煎药的全过程到服药前药剂的存放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并以中药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为指标,多方面比较2种煎药方法的优劣。结果:现代煎药法操作规范,可从多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且煎出的药剂有效成分含量高,各方面指标均优于传统煎药法。结论:应进一步推广现代煎药法。  相似文献   

15.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黄芩饮片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延秋 《中国药房》2011,(43):4093-4095
目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对黄芩饮片的质量作一综合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提取黄芩饮片共有模式,选取共有峰,并以此为变量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达到降维的综合分析目的。结果:主成分分析法对黄芩饮片的总体评价客观、合理。结论:主成分分析技术应用于黄芩饮片的质量控制,方便、快捷,也可作为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苦杏仁煮散颗粒的煎煮工艺,并与传统饮片的煎煮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对苦杏仁煮散颗粒煎煮工艺的影响,以苦杏仁苷煎出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优化煎煮工艺;对比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的溶出曲线及煎出效率,评价苦杏仁煮散颗粒煎煮质量。结果:优化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10 min,煎煮2次,每次12 min;各时间点煮散颗粒煎液中指标成分的溶出量及干膏率均高于传统饮片,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煮散颗粒1 g的煎出效果约相当于传统饮片的1.2 g。结论:优选的煎煮工艺简便、快速,稳定可行,煮散颗粒煎出效果优于传统饮片。本试验可对煮散颗粒的研究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全国10个省(区、市)12家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处方剂量、药味数)进行调研;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2016年5月-2019年4月共计416100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处方剂量、药味数及处方中饮片使用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科室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探讨中药饮片处方临床应用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12家中医院的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为129.60~245.00 g,平均药味数为11.90~18.25味;儿科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均低于其他科室。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为242.21 g,剂量分布在201~300 g的处方数占55.75%,超过300 g的处方数占15.22%;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5味,药味数分布在11~20味的处方数占87.75%,超过20味的处方数占6.64%。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中使用频次排名前20位的中药饮片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剂量使用情况,超剂量使用频率最高的3味饮片为醋郁金(占85.51%)、麸炒白术(占82.10%)和白术(占79.13%);我院内科中药饮片处方数占40.84%;内科和外科中药饮片处方剂量超过300 g(分别占11.98%、18.69%)、药味数超过18味(分别占14.60%、9.53%)的处方较多;儿科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超过18味的处方占24.09%。结论:中药饮片处方整体剂量偏高、药味数过多,处方中单味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内、外科应着重把控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单味中药饮片用量以规范处方剂量,妇科需着重控制单味中药饮片用量,儿科应特别关注处方药味数的使用,以保证更加科学、合理地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优选养心方煎剂煎煮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缪红  王一鸣 《中国药房》2010,(19):1757-1758
目的:优选养心方煎剂的煎煮工艺。方法:采用中药自动煎药包装机,以养心方煎剂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煎煮条件。结果:对黄芪甲苷提取量影响顺序为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其中煎煮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养心方煎剂最佳煎煮条件为煎煮时间60min,加水量4倍,浸泡时间60min。结论:该煎煮方法稳定、可行、易操作,适用于基层医院规模化制备养心方煎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当归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当归标准汤剂中阿魏酸的含量,计算当归从饮片到标准汤剂的转移率,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当归标准汤剂的UPLC指纹图谱。结果当归标准汤剂中阿魏酸的平均转移率为67.71%,SD(标准偏差)为7.08%;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0.90)。结论建立的当归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稳定可靠,可用于当归标准汤剂的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国家中药饮片专项抽验质量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萍  李明华  石岩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8,32(10):1330-1335
自2012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对中药饮片进行专项抽验以来,针对质量问题较多的中药饮片品种,从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开展了系列探索性的研究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对提升中药饮片质量和安全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针对2017年中药饮片的国家抽验专项工作,对承检的中药饮片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与汇总,探讨目前我国中药饮片的总体质量概况。并针对抽验专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及建议,为药品监管部门下一步制定和实施监管措施提供技术支持,为提高和完善相关中药材及饮片标准提供技术保障,进而提高中药整体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