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以往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的差异,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陈伟 《吉林医学》2014,(3):465-46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5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择21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开腹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郑慧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792-379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7例和开腹组68例,分别实施腹腔镜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2组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和肌瘤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2组子宫肌瘤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对腹腔干扰轻,可加快术后恢复速度,但其并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好,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佟卫兵 《中外医疗》2016,(12):106-107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到该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56例,其中28例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排气时间(1.4±0.7)d、住院时间(5.4±1.6)d与开腹组(2.6±1.1)d,(10.2±2.1)d相比,均比开腹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得,阴道出血、肩背部酸痛两种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便秘、切口感染、肠粘连4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来看,腹腔镜组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好,条件允许情况下推荐临床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切除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6.
罗红琳 《微创医学》2012,7(2):146-14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朱景华 《当代医学》2016,(18):54-55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78例,主要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较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较快以及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5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3种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本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阴式组)、同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开腹组)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腹腔镜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开腹组手术时间最短(93.13±27.38)min,与腹腔镜和阴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阴式组最少(125.25±100.30)mL,与开腹组、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阴式组最短(22.62±6.65)h,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阴式组最少(9.3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起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开腹组50例,应用传统的开腹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50例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术后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方面比较,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小,创伤小,患者的疼痛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差别。方法将我院267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观察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术后恢复快,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开腹手术组30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30例。观察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情况,观察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切口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切口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42例,所有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平 《吉林医学》2011,(4):681-68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9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1例的临床及围手术期资料特点。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笔者所在医院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疼痛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阴道、开腹、腹腔镜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36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经阴道组(40例),开腹组(49例)与腹腔镜组(4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经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迅速,无不良反应,与开腹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患者疼痛更小,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龚敏 《河北医学》2013,19(5):690-69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低于传统开腹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和患者手术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及手术技巧,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开腹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腹腔镜组术后发热率、需要使用镇痛剂少于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腹腔镜技术与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探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0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组(n=52)患者接受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组(n=52)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发热8例(15.4%),高于腹腔镜组的2例(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开腹组2例(3.8%)肌瘤复发,腹腔镜组1例(1.9%)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理想的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术式,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