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压门控性钠通道是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和传播的关键因素,它在神经元的联系和信息整合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钠通道是否全麻药作用的靶位,尚未成定论。本文介绍了钠通道的分型,钠通道的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学特征,并就全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钠通道影响的近年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局麻药中毒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局部麻醉药有较多优点,常单独或与全身麻醉并用。施行局部麻醉时要经常留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以保证病人安全。本文概述对局麻药中毒的一些新认识。局麻药中毒的概念1.局麻药是钠通道阻滞药 局麻药是钠通道阻滞药:由二层磷脂构成的神经细胞膜,含有糖蛋白,其中一部分,具有特定的离子选择性通过的离子通道功能。其中产生及传导动作电位的离子通道有钠及钾通道,冲动到达后,随膜电位的升高,钠通道开放,钠离子由细胞外向细胞内流入的同时,产生去极化,接着钾通道开放,钾离子由细胞内流向细胞外。产生复极化。局麻药与钠通道结合,从…  相似文献   

3.
全麻药对中枢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学迅速猛发展,人们对钙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全麻作用的中枢机制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进展,钙离子通道工久以来被认为是全麻药产生全麻作用的可能作用位点,本文就近的来全麻药中枢神经系统中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的影响,以及目前所在有争议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鞘内注入局麻药是否会导致神经损害,以及这种损害与钠通道阻滞的关系。从而解释临床上偶然发生的椎管内麻醉后长时间存在的神经后遗症与电压闸门钠通道阻滞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cAMP信使系统和全麻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3‘,5‘-环腺苷酸(cAMP)信使系统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在外界因素调节细胞功能的过程中起着快速跨膜传递和放大信号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与麻醉关系十分密切。cAMP可通过PKA转导信息,从而影响突触的兴奋传递。cAMP通过PKA使钠通道磷酸化,减弱兴奋传递,也可使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磷酸化并增强其介导的兴奋性传递;cAMP对GABA受体影响的报道不一致。cAMP在全麻药作用机制中起重要的第二信使作用,但是否为一个重要靶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理想的局麻药应具备中枢毒性小、作用时间长、对自主运动影响小等特点,但目前临床用药无一满足。托尼卡因(N-β-苯乙基利多卡因)是一种长效钠通道阻滞剂,具有显著感觉-运动差异性阻滞特点,在临床麻醉中,尤其是分娩镇痛及疼痛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全麻药的作用比通常认为的更具有选择性,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极少的靶位相结合而起效,临床应用浓度全麻药为要作用于配体门控性(而不是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增强突触后抑制性通道的作用,这与全麻时进行的药理学观测非常符合,尽管第二信使系统在全麻机理中的作用尚未确定,但现已明确,全麻药可直接作用于蛋白质,而不是脂质。  相似文献   

8.
普鲁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麻药,具有钠通道阻滞作用,我们以前的研究已证实普鲁卡因通过抑制细胞膜缺血去极化、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抑制性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而具有脑缺血保护作用[2]。本实验主要对普鲁卡因脑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吸入全麻药作用的分子机制虽未完全明了,但目前认为其主要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电压门控型钠通道可能是吸入麻醉药的作用靶位之一,本文综述了其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cAMP信使系统和全麻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5,-环腺苷酸(cAMP)信使系统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在外界因素调节细胞功能的过程中起着快速跨膜传递和放大信号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与麻醉关系十分密切。cAMP可通过PKA转导信息,从而影响突触的兴奋传递。cAMP通过PKA使钠通道磷酸化,减弱兴奋传递;也可使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磷酸化并增强其介导的兴奋性传递;cAMP对GABA受体影响的报道不一致。cAMP在全麻药作用机制中起重要的第二信使作用,但是否为一个重要靶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GABAA受体与全麻药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全麻药与中枢GABAA受体的作用,认为GABAA受体是全麻药在分子水平的主要药靶,不同全麻药作用于受体的不同亚单位,受体及与之相关的细胞内信使神经递质有可能是全麻药作用的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1岁,55 kg,因子宫肌瘤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平素体健,无外伤手术史。术前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肌注。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后,即行腰-硬穿刺,推入0·75%布比卡因2 ml脊麻药后,再行硬膜外置管,整个过程顺利。测麻醉平面为T7,麻醉效果满意,手  相似文献   

13.
局麻药对突触前膜神经纤维冲动的传导、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突触电生理学均有抑制作用,不仅为Na^+通道抑制剂,亦可阻滞K^+通道。近年发现一类具有局麻药作用的新型阻滞形式Na^+通道激活剂,局麻药并非单一的非竞争性的开放性Na^+通道阻滞剂,由于存在强度与时相抑制之分,可能影响Na^+通道构形动态变化各环节,且至少存在两个用途部位。  相似文献   

14.
Na+通道是局麻药、全麻药作用的靶通道,但并非唯一通道[1]。本文运用膜片钳技术,采用内面向外式记录方法,观察了普鲁卡因对大鼠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胞体上延迟整流型K+通道开/关动力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方法 (一)神经元的急性分离2~5d龄的SD大鼠,雌雄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学迅猛发展,人们对钙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全麻作用的中枢机制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进展。钙离子通道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全麻药产生全麻作用的可能作用位点,本文就近年来全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的影响,以及目前所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酰胺类局麻药罗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对钠电流(INa)影响。方法 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罗比卡因对急性分离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河豚毒素不敏感钠电流(TTX-R INa)的影响。结果 在电压钳的状态下(钳制电压Vh-90mV,刺激电压Vt0 mV),罗比卡因(10~1000μmol/L)对TTX-R INa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其他局麻药不同的是罗比卡因使TTX-R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结论 罗比卡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TTX-R INa有抑制作用,且使TTX-R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这可能是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不同临床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阻滞局麻药温度与寒颤的关系陈炳鑫选择60例硬膜外阻滞阑尾切除术青壮年病人,60例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将局麻药加温至30℃左右,对照组局麻药降温在10℃以下。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2Oml+丁卡因4ml,含肾上腺素1:20万。术前常规用苯巴比妥钠10...  相似文献   

18.
近十多年来,全麻原理研究在亚细胞和分析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全麻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及通道蛋白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而发挥作用。这些发现对传统的脂质学说提出了严峻的质疑和挑战。并逐渐形成和提出了全麻机理的蛋白学说。本文仅就有关全麻药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全麻药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触传递是信息在神经元间传播及中枢神经功能赖以维持的重要环节,干扰突传递过程可能是全麻药作用的机理之一。本文仅就中枢递质的功能及全麻药对其合成,贮存,释放及摄取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镇痛拨管脑脊液外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1岁,55kg,因子宫肌瘤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平素体健,无外伤手术史。术前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后,即行腰一硬穿刺,推入0.75%布比卡因2ml脊麻药后,再行硬膜外置管,整个过程顺利。测麻醉平面为T7,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历时90min。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推入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5min后推入0.375%布比卡因6ml,测平面为T10,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术后第3天,拔除硬膜外导管,贴创口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