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200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4-8月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L/kg加入生理盐水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剂(10~1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症状、体征好转时间。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其退热、皮疹消退、胃纳改善时间及病情显效情况均明佩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时起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牟淑芹  赵欣  姜治山 《中外医疗》2011,30(10):82-82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于应用利巴韦林及热度宁注射液治疗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以5d为1个疗程,显效3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8%,50例患儿无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0年5月儿科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8例,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热毒宁组(观察组44例)和利巴韦林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热毒宁0.5~0.8 ml/kg,1次/d,疗程5~7d;对照组应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1次/d,疗程5~7d。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75人,每日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ml/支),1~4岁静脉加注100ml氯化钠;5~10岁静脉加注250ml氯化钠,每日1次.对照组75人每日给予10ml/kg病毒唑,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观察退热、皮疹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一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总有效率65.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剂.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其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7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另外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水疱、皮疹、口腔疱疹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9%,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7.30%(X2=28.37,P〈0.05);治疗组水疱结痂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热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章 《中外医疗》2009,28(27):84-85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治疗组(A)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按0.5mL/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按15mg/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治疗组(B)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5mL/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对照组(C)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5mg/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每日1次。观察3组患儿治疗中的发热、皮疹消退及病情好转情况。结果痰热清同时联合利巴韦林的退热效果好,皮疹消退快,较单独使用痰热清或利巴韦林效果更佳。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痰热清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更佳,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田静  陈松  谭琳  王尉 《吉林医学》2011,(24):5032-5032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婴幼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方法:将12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两组同时均给予水溶性维生素,如合并感染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比较两种药物在5~7 d疗程内的皮疹消退的时间、退热、口腔溃疡愈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3%(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退热效果和皮疹消退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并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方法手足口病8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0.5-0.6ml/kg·d,加入5%葡萄糖100-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针(10mg-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转院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34例,转院6例,总有效率85%.二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3.914 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4.5±2.1)d,(3.2±2.8)d.对照组分别为(5.4±1.8)d,(4.6±2.0)d.二组热退时间、皮疹消褪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t=2.01、2.51 p<0.05、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轻症手足口病的有效临床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手足口轻症病例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潘生丁口服;对照组15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潘生丁治疗轻症手足口病可明显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赛莱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赛莱乐150mg,1次/d,2周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赛莱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肌麻痹(RMP)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洗胃、导泻等常规处理,阿托品化、病情稳定后改用长托宁维持,早期、足量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出现RMP后,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VAP治疗:两组均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2.25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6h 1次,疗程10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细菌的清除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熟毒宁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AOPP致RMP并发VAP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素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椎-基底动脉性眩晕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胞二磷胆碱0.75g,葛根素注射液400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两组均连用14d。结果:治疗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收缩期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1)。结论:葛根素联合胞二磷胆碱可有效控制椎-基底动脉性眩晕的急性发作,对血液流变学、血脂和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14%;治疗组的治愈率42.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余剑文 《河北医学》2014,(8):1319-1322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疗效。方法:对100例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均以头胞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及祛痰、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的疗效症状、体征、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动脉血气(PCO2、P0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及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更昔洛韦联合金银花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金银花颗粒治疗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实验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金银花颗粒治疗,更昔洛韦5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滴注5 d,同时口服金银花颗粒,每日3次(1~3岁患儿每次1 g,4~6岁患儿每次3 g),服用5 d。对照组予以阿昔洛韦15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滴注5 d。分别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1%(67/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3%(5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退热时间为(1.75±0.41)d,平均皮疹消退时间为(2.98±1.02)d,平均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3.12±0.86)d,总治疗时间为(4.32±0.87)d。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68±0.53)d,平均皮疹消退时间为(3.87±1.21)d,平均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4.09±1.42)d,总治疗时间(6.08±1.32)d。实验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总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9%和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12〈0.05)。结论:联合使用更昔洛韦和金银花颗粒治疗手足口病,能够显著减少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400mg溶于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溶于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均为14d。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热毒宁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病毒唑静脉滴注。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71.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疗程(2.88±1.03)d,对照组平均疗程(3.73±1.60)d,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抗炎、解痉、化痰、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兑入5%葡萄糖针250ml静滴,1次/d ,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肺循环阻力从而改善心肺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以痰热清注射液(10 mL.支-1),按0.25~0.4 mL.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按10 mg.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咳嗽、全身症状及精神食欲的临床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使用痰热清注射液24~72 h后显效率为50%,有效率为41.7%,无效率为8.3%;对照组在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24~72 h后显效率为35.3%,有效率为29.4%,无效率为35.3%。两组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等作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