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医疗支出的经济负担方面的差异,在押青少年中丙肝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2003年印第安那州猴痘病毒在接触获感牧羊犬人群中的传播,绒膜羊膜炎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Keyur  Patel  Andrew  J  Muir  John  G  McHutchison  张静 《英国医学杂志》2006,9(4):231-236
在未来10~20年中,与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病并发症将增加.需要贯彻预防策略,减少高危人群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通过抗病毒治疗,可能维持病毒清除状态,预防疾病进展,目前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根据基因型和病毒学反应,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治疗24~48周,针对丙肝病毒感染的新型特异性靶向抗病毒治疗正在临床研制中.  相似文献   

3.
背景:本研究目的是阐明无慢性病毒感染及酗酒史的肝细胞癌(H CCs)患者的病因学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曾行肝切除术的H CC患者分为3组:无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组(NBNC),共13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 BsAg)阴性,丙肝抗体(H CV Ab)阴性,无酗酒史;B组(25例)为仅有H BsAg阳性者;C组(116例)为仅有H CV Ab阳性者。进而分析了各肿瘤和宿主相关因素的特征,以及NBNC组患者的预后。结果:NBNC组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不如其他组严重。除NBNC组血清α-甲胎蛋白水平较高外,各肿瘤相关因素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复…  相似文献   

4.
正问:肝癌的发病有哪些高危因素?答: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爱吃霉变花生者、活动性肝硬化患者、一级亲族中有肝癌史、男性多于女性,尤其年龄超过40岁者。这些都是好发因素。肝硬化患者每年有1%-6%会发生肝癌,五年累计发生率15%-20%,病毒水平高,持续活动的肝硬化较快发生,但少数静止期肝  相似文献   

5.
多种肝损害因素混杂而导致的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情形,不同地域肝硬化、肝癌的原因构成不同,酒精因素、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以及代谢性因素是美国、欧洲、日本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而亚洲、非洲的肝硬化、肝癌主因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围生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儿丙肝病毒(HCV)感染率。设计:采用横断面研究。机构:美国41个地方进行了多中心研究。受试者:从某大型长期随访研究中随机选择围生期感染HIV的儿童。主要观察指标:HCV抗体和HCV RNA阳性作为丙肝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结果:进入研究的530个儿童中525人进行了HCV检验。受检者83%是少数民族,男女平均分布,年龄中位数为10.7岁,75%的受试者CD4.+ 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525名感染HIV的儿童有8名(1.5%,95%CI 0.7%-3.0%)复合感染丙肝病毒, 而国家健康营养普查时对2 700名6-11岁儿童进行了HCV血清学检查,感染率为0.2%(95%CI 0.04% -0.6%)。本研究表明感染HIV后复合感染HCV的儿  相似文献   

7.
元顺女 《吉林医学》2011,(8):1520-1522
目的:了解吉林省延吉市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延吉市丙型肝炎防治提供基本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就诊于延边大学福祉医院的体检、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血清中HCV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延吉市人群丙肝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2.54%;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64%,女性阳性率为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丙肝抗体阳性率分析,医护人员最高。并且HCV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延吉市丙型肝炎感染率与年龄和职业相关。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研究模型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过去较长时间内,由于缺少合适的丙型肝炎病毒研究模型,对丙肝病毒感染机制、生活周期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对丙肝病毒的认识不足严重阻碍了相关预防性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制。近年建立的丙肝病毒全基因体外培养系统是一项重大突破,这将促进人们对丙肝病毒的全面认识和丙型肝炎防治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110例丙肝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向另外200名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总结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丙肝病毒感染患者,30.91%有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史,24.55%从事易造成皮肤损伤的职业,17.27%有输血史,10.91%有外科手术史,10%有内窥镜检查史,6.36%有母亲丙肝史。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输血史患者,易造成皮肤损伤的职业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外科手术患者(P<0.05),是造成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从事易造成皮肤损伤的职业及输血是丙肝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相关生化检验指标。方法:选取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按照病毒感染类别分为慢性乙肝组及慢性丙肝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检测对象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淋巴细胞则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患者各指标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患者A/G及ALB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ALT及TBIL指标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慢性乙肝组患者的A/G及ALB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丙肝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规行相关生化指标检验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有助于患者的临床诊治,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前 ,慢性丙型肝炎 (以下简称丙肝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但对丙肝治疗的报道尚不多。自 1995年 6月~ 1998年 5月 ,笔者辨证治疗丙肝 4 6例 ,并设西药对照组 35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人 ,按住院号奇偶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6例 ,男 30例 ,女 16例 ,年龄 12~ 6 8岁 ,平均 4 0 .5岁 ;对照组 35例 ,男 2 4例 ,女 11例 ,年龄 11~ 6 5岁 ,平均 39.7岁。1.2 诊断标准 按 1990年 5月上海第 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关于丙肝病毒感染诊断标准。HCV -RNA阳性或抗 -HCV阳性 ,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武威市无偿献血者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乙肝、艾滋病检测结果,有效预防输血后传染病的发生。方法: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进行抗-HCV、TP、抗-HIV、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筛查及相关确诊实验。结果:无偿献血人群不同年龄段感染率不同,以30-39岁人群居多,20岁以下人群感染率较低;HBsAg阳性率最高,与其他病毒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感染率越低,大学文化程度与小学文化程度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武威市献血人群中病毒感染率较高,需要加强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杜绝血源性传染,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31岁,停经25+3周,第二胎活胎,第一胎自然分娩,未有输血史。孕期体检:乙丙肝、梅毒、艾滋病、生化常规。结果:肝功能正常,梅毒、艾滋病阴性,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HCV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抗HCV抗体强阳性,同一批号,同一盒反应板复检丙肝强阳性,随后诊断该患者为丙肝病毒感染。留取血清-20度保存。四个月后,患者停经40周,重新抽血复查丙肝,不同批号反应板结果HCV抗体阴性,冰冻血清复检结果 HCV抗体阴性,排除了该名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和CA199在老年丙肝相关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35例老年丙肝相关肝细胞癌、45例老年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对照组血清AFP、CEA和CA199水平,分析老年丙肝相关肝硬化和丙肝相关肝癌病变不同阶段血清AFP、CEA和CA199水平变化,绘制ROC曲线和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评价各指标在老年丙肝相关肝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丙肝相关肝癌组和丙肝相关肝硬化组中AFP、CEA、CA199血清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癌组高于肝硬化组(P0.05)。AFP、CEA和CA199在丙肝相关肝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51.4%和62.9%,而三者联合检测诊断丙肝相关肝癌的阳性率提高至94.3%,联合检测阳性率在丙肝相关肝癌组、丙肝相关肝硬化组和对照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EA和CA199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17,高于各单项检测的AUC(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正确率提高至83.8%。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和CA199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老年丙肝相关肝硬化与丙肝相关肝癌提供有效的参考,有助于提高丙肝相关肝癌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丙肝感染现状及阳转情况.方法 选取2007年—2015年广西平乐县美沙酮门诊收治的吸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进行丙肝病毒血清学基线检测,每年再对既往丙肝检测阴性者进行随访监测,分析其丙肝感染现状及阳转情况.结果 接受过注射吸毒、最近吸毒采用单纯注射方式等吸毒人员丙肝病毒阳性率明显较高(P<0.05);从人口特征学角度分析,男性、年龄30岁~40岁等吸毒人员丙肝病毒检测阳性率更高(P<0.05);2007年—2015年丙肝基线检测共检测573人,阳性366人,阳性率63.9%;随访检测共检测936人次,阳转58名,阳转率6.2%.结论 丙肝在吸毒人员中感染率较高,阳转率也较高,在临床实践中要做好吸毒行为特征识别,对于存在易感因素的收治者要针对性进行干预,进而降低阳转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与发生哮喘相关的人口普查中社区的社会经济和住房因素、个人的社会人口学因素。设计:对市区初级医疗机构网络中年龄为5~18岁的儿童进行横断性研究。机构:2000年,位于印第安那州马里恩镇的市区初级诊所网(印第安那州大学医疗组)。参与者:总共2544例受试者,1541例黑人  相似文献   

17.
背景:研究发现许多肠道病毒及丙型肝炎与心肌病有关。但是,这些证据尚存在不确定性。方法:对1998~2001年就诊于本社区医院肝病门诊的丙肝患者进行队列分析。通过PCR方法确定病毒感染,心脏超声检测患者的左室(LV)功能。结果:108例患者被确诊为丙肝。其中50%心脏超声结果异常。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10岁;女性占45%,而男性为55%;32%具有左室肥厚,13.8%右室收缩压增高,4%显示收缩功能障碍。所有病例中未发现扩张型心肌病及肥厚型心肌病。结论:丙肝患者的心脏超声结果异常并不少见,但是现有的并发症很容易解释以上这些发现。右室收缩压增高,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病例研究显示抑郁症可能是干扰素治疗丙肝病毒(HCV)感染的一种副作用。然而,由于这些研究一般没有包括治疗前抑郁症的预先评估,因此不能确切地认定抑郁症是干扰素治疗的一种副作用,还是一种与丙肝病毒感染共存的症状,或是易受丙肝病毒感染个体的共同特点。为了更多地收集有关该问题的资料,在自述有抑郁症的用药者中将未受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与未感染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受验者为309人,目前基本上未盲目接受治疗,并正在参与国际药物滥用研究所的一项研究项目。受验者已完成了抑郁症流行病学(CES~D)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患者对感染丙肝相关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探索适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模式,提高人们对丙肝危害的认识。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前来义诊的患者进行感染丙肝危险因素的认知调查。结果有198例(93.3%)义诊患者对输血及手术易感染丙肝知晓,186例(87%)对接受血液制品易感染丙肝知晓,132例(62.3%)对共用剃刀、牙刷、不洁性行为易感染丙肝不清楚。结论普遍认为输血及手术、接受血液制品是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而对共用剃刀、牙刷、不洁性行为、纹身等潜在的危险因素认知不足,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法,不断改变健康教育模式,使更多的人认识丙肝,重视丙肝。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年龄组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率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亚红  周建丽 《农垦医学》1999,21(5):343-344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感染一直是影响人类健康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人们已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减少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的传播。作者对来我院作健康体检的1440例人群分为五个年龄组,利用ELISA方法对各年龄组人群进行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学龄前儿童(2~6岁)250例,学龄儿童及在校青少年间一18岁)310例,均为来我院作入学体检的小朋友及学生,青年人(19~35岁)280例,中年人(36~55岁)30O例,以及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包括55岁)300例,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