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氧乙烷灭菌和戊二醛浸泡消毒法可保证非耐高温的器械灭菌效果,但这两种方法灭菌消毒时间长,有毒性、不利于腔镜器械、精细贵重等手术器械用于连台手术,不利于洁净手术室的环保。为了确保腔镜器械、精细等手术器械的高效、快速、安全的灭菌效果,2006年底至今我院手术室使用美国生产的快速低温灭菌器消毒灭菌,解决了腔镜连台手术的器械及精细贵重手术器械灭菌问题。现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的灭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STERRAD)是一种新型的低温灭菌设备,主要用于各种高危险器械的灭菌如腹腔镜、膀胱镜。我院于2005年11月起先后在手术室及供应室引进2套STERRAD设备,用于对诊疗器械的快速灭菌。为保证灭菌有效性,我科对灭菌过程实行质量管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医院手术室与供应室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前后效果比较,探讨实施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等一体化运作管理来实施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模式。结果:实施一体化管理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及灭菌合格率与实施器械一体化管理模式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可降低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器械清洁质量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通过对比改进后医院手术室器械清洗制度和流程,和改进之前手术室内镜器械灭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医院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清洗以及消毒方式。方法:实验组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器STERRAD100S实施灭菌,灭菌时间为1个小时,对照组采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灭菌10h,灭菌时间为1天。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灭菌效果,发现对照组灭菌需要的时间明显比实验组短,且灭菌后的有效时间明显比实验组长。经过统计学进行处理,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的灭菌方式有效快速且有效延长灭菌时间,此种方式作为提高灭菌质量的重要手段,值得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5.
内窥镜灭菌器对腔镜器械灭菌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用内窥镜灭菌器是国内先进的高科技医用灭菌设备,能有效杀灭细菌、芽胞,安全可靠;操作便捷,灭菌快,器械周转快,可确保器械使用随时满足手术的需要,延长器械的寿命,减少器械的维修和更换;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为一种腔镜手术器械灭菌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器械集中消毒的质量。方法对手术室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有明显提高,灭菌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均达100%,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结论腹腔镜器械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能提高腹腔镜器械清洗、灭菌质量,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手术室器械处理合格率,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选择某院需要进行清理的2000件手术器械,并分为接受常规消毒灭菌的对照组(1000件)、接受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实验组(1000件),对比两组手术室器械处理效果、感染发生率以及手术医生对器械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处理合格率、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消毒灭菌,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处理手术室器械时具有器械合格率高、感染发生率低等优势,建议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8.
郭宇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69-269
目的 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对关节镜器械与设备的管理,保证了关节镜的器械的清洗质量及无菌使用.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对从手术室接收下来的关节镜器械进行了浸泡、清洗、干燥、保养、消毒、灭菌及培养.结果 保证了器械的清洗质量及无菌使用.结论 通过消毒供应中心对关节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减少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关节镜的清洗质量,降低了手术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检诊的场所。为此,加强手术室各环节的质量管理,防止手术室的院内感染,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是手术室工作的核心。而进入手术室的病人卫生条件相对差,而工作人员的走动,敷料的抖动,均可使空气中含有微生物的尘埃飘落在切口、灭菌器械或灭菌敷料上,它直接接触患者的组织,从而造成切口感染。针对手术室容易形成的感染源,笔者采取了以下防控管理措施,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精细手术器械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对术中精细器械的灭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器械价格昂贵,尤其是内镜摄像系统、光纤等均属不耐高温、不耐湿的设备,因此其灭菌方法受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以其快捷、高效、安全、无毒及对精细仪器损伤小等特点在手术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潘惠颜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90+192-190,192
通过对层流手术室腔镜器械的准备、清洗、灭菌、储存,并设立专门的使用登记本等管理流程,来规范层流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管理,提高了管理质量及手术医生、器械护士的满意度。良好的洁净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流程,使手术过程更顺利,手术配合工作更规范、科学,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对不耐热眼科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方法对该院手术室使用的不耐热眼科器械189份运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结果189份不耐热眼科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灭菌,所有的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均变色合格,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均为阴性;所有器械均无损伤。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灭菌面广、灭菌迅速,灭菌效果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手术室器械是用4~6层包布打包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或直接把器械放入2%戊二醛液中浸泡灭菌,或放进甲醛熏箱熏蒸消毒。而化学消毒剂由于毒性大,尤其挥发性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吸入高浓度的甲醛气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害,可导致肺水肿。  相似文献   

14.
在手术室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以往对该类物品的消毒灭菌通常采用高效化学消毒剂(戊二醛、甲醛)浸泡或熏蒸。化学消毒剂因其灭菌时间长,对工作造成不便,不利于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对器械具有腐蚀性,缩短其使用寿命;本身的毒性又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许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342-3343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敷料集中供应的经验。方法合理运作手术室器械敷料集中供应的操作流程。结果提高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利于控制感染,发挥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化功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结论手术室器械敷料集中供应模式顺应了供应室现代化专科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护理工作分配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刘玲 《中国实用医药》2012,(33):264-265
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我院新的管理模式实施心得论述了为有效地保证手术室器械灭菌的质量以及各项工作如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怎样从源头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手术室器械消毒对手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胡玉荣 《北方药学》2011,8(9):93-93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手术室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更加洁净的手术室是外科手术发展的必然需求。手术室与供应室合作前,手术后器械一般由器械护士手工清洗,耗时较多,而且清洗不彻底,影响了器械的灭菌效果,进而为医疗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为了规范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减少手术环境污染,我院二期工程采用了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模式,实现了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外来器械追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室2016年1月至12月间接收的579件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外来器械管理流程进行管理;自2017年1月至12月将手术室643件外来器械作为试验组,按照PDCA循环法进行外来器械追溯管理。对比两组器械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器械有效验收、清洗质量合格、器械灭菌后湿包以及术后器械去向明确等均高于对照组,数量缺失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外来器械追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中使用的精密器械越来越多,不耐热器械的消毒灭菌不能用传统的高压蒸汽灭菌,戊二醛浸泡消毒存在着灭菌时间长、有毒、对器械腐蚀、污染环境等缺点,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低温、快速、环保、保护器械、无毒无害、操作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以上物品的灭菌问题,受到了广大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广泛好评。我院2009-03新购进STERRAD100S型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一台,主要用于非耐热物品的灭菌,使用效果良好,现将应用及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本院外来手术器械在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法通过1年多来对本院外来器械的跟踪、了解,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的对策。结果制定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制度,加强了手术室人员对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管理。结论加强外来器械的管理以减少手术交叉感染,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