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况与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同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结合意象法对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乳腺癌根治术伴焦虑、抑郁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干预组患者根据制订的干预模式(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意象法)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个性化心理干预结合意象法能有效地改善普外科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促进术后患者病体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天及术后一个月患侧上肢水肿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0天及术后一个月,观察组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前1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出院前1d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出院前1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异位妊娠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毛雪萍  徐勤蓉  徐幼平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66-1168
目的观察圆桌会议形式用于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6例乳腺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均予日常护理和常规宣教,对照组再予小讲课、座谈会形式对患者进行教育、安慰、鼓励、心理支持,观察组采用圆桌会议形式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在患者确诊乳腺癌第1周及干预5~6月后进行测评。结果确诊第1周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5~6月后,除躯体化、偏执、精神病性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两组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圆桌会议形式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应对各种心理痛苦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徒手淋巴引流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程度、上肢淋巴流量、上肢功能、上臂周径差值。结果术后12周,观察组淋巴水肿程度及上臂周径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上肢淋巴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徒手淋巴引流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淋巴水肿程度,促进上肢淋巴回流,改善术后上肢功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督导及心理干预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肩手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2次/d督导患者治疗及注意事项实施并给予心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上肢功能。结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对照组有效率5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简式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护理督导及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侧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前后应用Herth希望量表、心理困惑管理量表(DM)及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对两组希望水平、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心理困扰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能力及希望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行心理干预以及空气波治疗仪加压疗法对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128例,分为两组,其中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64例为对照组,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64例为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心理干预联合加压护理疗法。观察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以及12个月的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程度,并比较术前和术后患者的精神状况。【结果】试验组在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其程度明显较轻,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试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术后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联合加压护理疗法能够明显的减少乳腺癌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康复路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1—6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2例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康复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健康技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肢功能达优率高于对照组,上肢水肿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临床护理康复路径可以帮助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功能锻炼,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配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结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思维导图配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159例,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9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抬高患肢、加强手臂功能的锻炼、对患肢按摩、热敷、使用弹力绷带、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水肿减轻及消失时间、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水肿减轻及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肿胀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肢水肿,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吴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832-2833
目的探讨肢体压力泵用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将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按常规以肢体功能锻炼操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肢体压力泵治疗仪,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依存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肢体压力泵治疗仪用于乳腺癌术后预防和治疗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可提高患者肢体治疗依从性和控制治疗时间,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7例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双上肢周径差值、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双上肢周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秀率、优良率(82.3%、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27%)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症状,降低患肢皮肤感染率,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干预)各51例,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平稳度过围术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层级需求指导下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根据使用的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层级需求指导下心理干预。两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层级需求指导下心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降低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精神病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①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病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全面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60例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及上肢麻痹活动受限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8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前观看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DVD光盘并由护士指导练习,术后自病人清醒后开始直到出院后接受系列的功能锻炼;测量两组病人健侧与患侧上肢各部位周径,比较两组病人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模块式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及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包括信息咨询、优化疼痛治疗、肢体活动训练和放松技术干预的模块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疼痛强度、术后症状困扰进行评估,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干预的主观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自身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5);干预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79±0.65)d,低于对照组的(4.40±1.0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2,P<0.05)。干预组症状困扰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9,P<0.05),患者的胸闷、上肢水肿、疲劳、疼痛、活动障碍、肌力下降、焦虑困扰程度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972,2.370,3.144,2.559,3.408,2.674,3.732;P<0.05)。干预组患者对模块式护理计划评价总分为(14.18±1.82)分,在增进舒适度、缓解疼痛、促进功能、减轻疲劳评分均在3分以上。结论乳腺癌模块式复康计划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其术后症状困扰,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增强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