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促进清洗质量提高。方法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和由器械厂商提供的自行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采用放大镜下目测和残留蛋白测试两种方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结果放大镜目测检查试验组合格率99.65%;对照组合格率66.67%。蛋白质残留测试,试验组合格率98%;对照组合格率30%。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灭菌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体化管理对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外来骨科器械12 1836件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外来骨科器械28 5905件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将自行清洗的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直接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按清单核对器械数量、名称,查看器械的质量、清洁程度,并登记在专用登记本上,由器械公司业务员包装后灭菌.观察组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与护士进行交接,纳入供应室器械一体化管理,从接收、消毒、清洗、包装、灭菌及监测、储存、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持续记录与质量控制.观察实施一体化管理前后器械处理不合格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外来骨科手术器械不合格率从7.1%下降到2.6%,灭菌的植入性器械100%落实生物监测.结论 重视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的质量安全,将其纳入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随着手供一体供应流程的实施,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流程也走向手供一体化的模式[1].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开放床位达1452张,日均手术量达90台左右,所用各类手术器械包达160份,需处理器械量大,种类多且复杂.传统的手术器械处理流程难以高效、快速地完成手术器械的清洗和包装.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要求,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由过去的分散式管理转变为集中式管理,我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实施过程中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在器械拆装、组成以及消毒灭菌要求等专业知识的缺乏,使手术器械损毁、组件丢失以及功能损坏等情况时有发生,不能保证器械供应质量[2].我们设计制作了手术器械图谱并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小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417-4417
目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严格执行准入制度,设专人管理,做好与供应商业务员交接清点手续。外来器械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经过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结果保障器械灭菌质量,保证手术安全。结论规范了植人物及其手术相关器械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体化规范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外来手术器械150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外来手术器械150件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的外来手术器械采用一体化运作规范的管理方式,对照组中的外来手术器械未采用规范的管理方式.比较湿包的发生率和医生、护士的使用满意度.结果 两组中的外来手术器械进行器械清洗之后,检查其清洗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中的器械清洗合格率较高,使用满意率较高,对照组中的器械清洗合格率较低,使用满意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的器械经检测,灭菌效果较好,合格率较高,而对照组的灭菌效果较差,合格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一体化规范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外来手术器械上的病原微生物,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医疗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优越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6月全院实施集中式管理的复用医疗器械300件,在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等方面与分散式管理进行比较。结果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集中组100%,分散组97.3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包装质量合格率集中组100%,分散组95.3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复用医疗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保证了器械的清洗、包装和灭菌质量,避免了因手术器械灭菌质量不合格造成的院内感染,保证了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统计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外来手术器械48套284件,其中23套116件由公司人员清洗,25套168件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按流程清洗。清洗质量由护理部统一检查验收。结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外来手术器械平均合格率为99.43%,公司人员清洗器械平均合格率为89.97%。结论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应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贯彻落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推动消毒供应规范化建设.方法 采用集中供应和手供一体化管理方案,改进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运行机制.结果 全面运行了集中式CSSD管理标准,使其建筑布局合理,设施、设备更新,手术器械纳入CSSD一体化管理,严格了外来器械管理.结论 CSSD集中式和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器械消毒灭菌和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回收清洗等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统筹管理外来手术器械,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控制医源性感染.促进资源共享,降低医院成本;也利于促进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程质量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简称院感)中的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将全程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对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以控制院感前后的效果,综合评价全程质量管理在控制外来手术器械引发院感方面的作用.结果 结果显示,对外来手术器械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后,外来手术器械无菌或微生物限度检测一次合格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实施后依靠外协器械手术按照计划执行率为98.3%,实施前为92.4%,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显著;依靠外来器械手术后院感发生率为0.88%,实施前为6.5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对外来手术器械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外来器械使用的效率,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明显降低院感发生率,值得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管理方法,提高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体系中,按标准化流程进行器械交接、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监测,比较标准化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灭菌效果。结果标准化管理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目测法的4.89%下降到1.09%,蛋白残留监测法由12%降低到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灭菌后湿包发生率为0.006%,与普通手术器械湿包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灭菌过程生物监测及灭菌器械细菌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外来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器械清洗、灭菌质量,保障了器械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室的手术器械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管理,比较加强质量管理前后,随机各抽取脊柱手术器械300件,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无锈渍、无血渍、无污垢、器械洁净光亮,器械咬合面及关节处清晰完整、无损毁、不松动为合格,对清洗质量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好性合格率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加强质量管理后,脊柱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好性合格率有着显著性改善,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加强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是指由外单位(厂家)带来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各种骨科植入物、内固定手术用的操作器械等。由于这些器械在不同医院频繁流动,给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清洗及灭菌效果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管理.以保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为规范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我院于2008年1月起,将所有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经专业清洗灭菌处理后,送手术室备用。现就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来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方法及程序.[方法]从2010年4月起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完善外来器械的准入、管理制度,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向骨科医生及手术室工作人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外来器械不论从清洗质量还是包装质量都得到了手术室及骨科医生的认可.[结论]外来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保证了器械的质量,控制了手术感染率,保障了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5.
孔磊  黄志灵 《山西护理杂志》2010,(12):3161-3162
介绍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回收清洗等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统筹管理外来手术器械,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控制医源性感染。促进资源共享,降低医院成本;也利于促进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萍  唐丽萍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0):1019-1020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 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结果 改进后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外来器械合格率明显提高,同时完善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点、发放、使用等管理措施。结论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规范管理流程,提高了满意度,保证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腹腔镜手术器械集中管理灭菌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腹腔镜器械1778件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分散式管理腹腔镜手术器械1250件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器械灭菌效果、器械损坏情况及器械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灭菌、包装合格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器械损坏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械管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手术器械集中管理有助于器械再生过程的质量控制,并减少器械损害,提高维护质量,改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方法选取某器械厂商提供的骨科置入手术器械各100件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管理,对照组则由器械厂商负责清洗。采用放大镜目测检查法、蛋白质残留测试法检测两组的清洗质量。结果放大镜目测检查发现观察组清洗不合格2件,对照组不合格45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6,P〈0.01);两组各抽检30件进行蛋白质残留测试,观察组清洗不合格3件,对照组不合格21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7,P〈0.01)。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器械清洗流程。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定期沟通。结果手术室的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管理后,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保障,器械得到很好的保养。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进一步加强。促使手术室的器械清洗专业化,避免手术器械引起的医院感染,有利于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为医院节约成本。同时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规范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的管理要求及其流程,包括外来器械的接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回收、质量追溯,保障对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的专业化.方法 设立外来器械由手术室自主消毒为对照组,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消毒为观察组,通过两组数据例证对比,得出统计学结果.结果 无论合格率还是外来器械处理的具体流程细节方面,外来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消毒明显优于手术室自主消毒.结论 外来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消毒更具针对性、专业性、科学性,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