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研究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ICU气滞血瘀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来该院治疗的气滞血瘀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5例,将其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n=33)和比对组(n=32)。实验组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对组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下肢股静脉阻塞情况、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下肢股静脉阻塞情况显著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ICU气滞血瘀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下肢股静脉阻塞情况,应用和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初次接受单侧THA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组)和对照组(正常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从术前1天开始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150mL/次,Bid),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1/2正常剂量,qd),对照组从术前1天开始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正常剂量,qd),均持续至术后第35天。术后第14天检测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发生DVT 2例,对照组发生DVT 3例,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肢大腿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轻。两组患者术后14天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能减少THA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降低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拟进行THR的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肝素组,肝素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并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结合组在肝素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静脉点滴。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和术后14d血小板含量。结果:结合组2例DVT阳性,DVT发生率6.67%;肝素组8例DVT阳性,DVT发生率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结合组对THR术后DVT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THR后DVT发生率,且在该作用剂量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东莞市长安医院100例妇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预防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及术后5 d的各项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术后3 d及术后7 d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 d、3 d及5 d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及术后7 d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络逐瘀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予自拟活络逐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4天的DVT发生率、凝血功能、下肢肿胀情况。结果:治疗第14天的DVT发生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14天的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1天与第14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4天下肢肿胀率均低于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逐瘀方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龄眼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高龄眼科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参多酚酸盐,对两组患者术后血流情况及相关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术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较对照组8.33%(4/4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改善高龄眼科手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预防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在术后6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两组均于术后10~14天内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下肢DVT形成情况,并监测治疗期间血常规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术后10天两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对照组16.25%、观察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俊豪  招健明  张帅  孙小东 《新中医》2015,47(7):167-169
目的:观察中药桃红四物汤联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与西药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形成的效果。方法: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联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对照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连续应用7天后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结果:2组血浆凝血酶原的时间(PT)、血小板计数(BPC)、D-二聚体(D-dimer)在术后第7 d与术前第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T、BPC、D-dimer在术后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出血量和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盐酸川芎嗪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形成相对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来说,其安全性相近,但具有更好的延长凝血时间和抑制血小板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丹参多芬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妇科术后患者7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4月间,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单一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的单一组,另一组为采取丹参多芬酸盐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的联合组,每组37例,分析两组的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股静脉血流峰速度。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凝血原时间显著高于单一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显著;联合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70%,单一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22%,差异显著,联合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为(25.61±6.11)cm/s,单一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为(18.49±6.49)cm/s,差异显著,联合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术后患者实施丹参多芬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中西医结合的预防方法。方法本组263例随机分为2组:低分子肝素钙(LMWH)预防组132例和丹参与低分子肝素钙结合预防组131例。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液流变学、血浆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①DVT的发生率LMWH预防组为6.81%,丹参与LMWH结合预防组为2.2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丹参与LMWH结合预防组用药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LMWH预防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丹参与LMWH结合预防组用药后APTT和PT明显延长,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与LMWH预防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结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邵启峰  杨平 《光明中医》2014,29(1):148-149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血管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50例62条下肢随机分成两组,A组31例于围手术期应用丹参川芎注射液10ml联合低分子肝素钙0.3~0.4ml,B组31例于围手术期只应用低分子肝素钙0.3~0.4ml。术后第4~7天常规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A组无一例发生DVT,B组3例(9.6%)发生DVT,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川芎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预防下肢血管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印丽莉  刘志军  丁青 《中医正骨》2011,23(11):24-25,28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予以加味桃红四物汤和低分子肝素钙,观察指标为术后第8天行DVUS检查,观察DVT的发生率;安全指标为血小板和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DVT阳性5例(5/32,15.6%),对照组DVT阳性7例(7/32,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凝血指标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万爱雪  林恩胡  郭秀媚 《新中医》2015,47(9):240-24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内服联合穴位艾灸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就诊前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DVT预防性措施,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 L皮下注射。观察组采用艾条以雀啄灸法灸患肢三阴交、血海;同时给予血府逐瘀汤内服。2组均连续治疗20天。观察DVT发生情况,统计DVT发生率;观察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检测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2组患者术后第1天DVT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DVT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0天观察组DVT发生率8.75%,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0天,观察组患者PT和APTT时间较对照组同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0天的APTT时间较对照组同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天,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艾灸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预防。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 LMWH)围术期应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疗效和安全性。将150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A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B组术后5~7天内患侧下肢行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A组5例(6.67%)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为20例(2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出血量(495±196)ml,B组(472±183)ml,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围术期应用可安全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6 000 IU每天2次皮下注射;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0天.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术后引流血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术后下肢最大肿胀率.结果 对照组5例(16.1%)发生DVT;联合组2例(6.5%)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天后两组患者APTT和PT均缩短(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缩短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0天后对照组患者APTT和PT均较给药前缩短(P<0.01),联合组较给药前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给药10天后血小板计数较给药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不仅能够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并能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对于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踝泵运动疗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0.9%NS 250 mL+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滴注1次/天,并且配合踝泵运动训练;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腹壁脐周注射1次/12小时.结果:实验组发生DVT为9例,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发生DVT为17例,发生率为28.3%,2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踝泵运动疗法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50例,依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治疗和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预防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T和APTT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不仅可降低DVT发生率,且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利水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采用内服行气活血利水方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对照组73例采用单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术后记录伤口引流量,于术后第3、7、12 d分别行下肢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评价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 2组病例手术后48 h刀口引流量均在正常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结论行气活血利水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安全、有效预防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西医结合辅助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82例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2 h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000IU抗凝,连续半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半个月。疗程结束后,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异常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测量患肢小腿周径情况。结果:术后第3d,治疗组患肢消肿情况较对照组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治疗组患者患肢消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d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PT异常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DVT形成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PLT和APTT值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治疗组患者PLT和AP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符合研究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7例给予三七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检测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7 d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统计2组术后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血浆D-D、FIB、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2组患者血浆D-D、FIB水平及PT、APTT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2组患者血浆D-D、FIB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3 d(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APTT、PT均明显长于术后3 d(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三七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可明显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各项凝血指标,降低术后DVT发生率,且出血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